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孟龙  余扬帆 《法医学杂志》2002,18(2):107-107
斑蝥中毒常见于用含斑蝥的偏方治疗癌症、月经不调、预防狂犬病、堕胎或壮阳等,也用于治疗风湿痛、牛皮癣及神经性皮炎等,但毒性大、目前较少应用。而用于治疗慢性溃疡,口服含斑蝥虫体中药引起的中毒死亡,尚未见报道。笔者就以斑蝥虫体入中药,口服中毒死亡1例报道如下。1案例某男,39岁,体格健壮,营养较好,左小腿患慢性溃疡1月,在某游医处治疗,口服内含斑蝥虫体(15g)中药一剂,患者服后,15分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全身乏力、腹泻,继而出现腰痛、尿少等症状,尤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著,6小时后患者死亡。2尸检尸…  相似文献   

2.
斑蝥中毒常见于用含斑蝥的偏方治疗癌症、月经不调、预防狂犬病、堕胎或壮阳等,也用于治疗风湿痛、牛皮癣及神经性皮炎等,但毒性大、目前较少应用.而用于治疗慢性溃疡,口服含斑蝥虫体中药引起的中毒死亡,尚未见报道.笔者就以斑蝥虫体入中药,口服中毒死亡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口服中药"轻粉"发生汞中毒的案例在法医鉴定中较为少见,本人遇到 1例现报道如下。 1案例   被鉴定人因患"牛皮癣"去某卫生所就诊,医生给予中药治疗,方剂 1中有一味中药为轻粉 3g;方剂 2为方剂 1的解毒药,服药的次序为方剂 1后 2小时再服方剂 2。在服药的第 6天开始发热、胸闷、心慌、口腔有溃疡。即去原诊所复诊,经治医生给予林可霉素 1.8g、维生素 C 2.0g、氟美松 5mg加 5%葡萄糖盐水静滴,治疗 7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因"牛皮癣"未治愈,诊所医师又以上二方的中药让其继续服用。服药后又出现第一次服药后的不适症状:头痛、头昏、…  相似文献   

4.
斑蝥在我国是一种常用的剧毒中药材,如果使用剂量适量、方法得当,疗效显著,可治疗多种疾病;如果使用不当,可致中毒甚至中毒致死。因斑蝥可入药,对癌症、皮肤病有一定疗效,常有不遵医嘱自行滥用斑蝥治疗某些疾病的事件发生,民间也常有轻信谬传误用斑蝥当作偏方治疗用药。法医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因滥用斑蝥导致中毒或死亡的案件,为此对斑蝥的药性、临床应用、检测方法及发展方向作了介绍,并对滥用斑蝥导致中毒或致死的案例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5.
1案例资料严某,女,45岁,农民。生前全身大部分皮肤患有严重的银屑病(牛皮癣),经长年多方医治无效。敌百虫可以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但经皮肤吸收较口服、呼吸道吸入慢而不完全。据临床中观察,由敌百虫引起死亡者多见于大量口服,而本例却在第一次皮肤涂抹用药后16h突然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并在24h内死亡,实为少见。分析与短时间内用药剂量大、涂擦面积广有关。笔者认为在法医学检案中,对涉及到外用药致死的案例,重要一条要查清用药的配制成份和毒性及用药方式、数量等,同时结合临床中毒症状,生化检验和毒化检验和个人体质、年龄…  相似文献   

6.
在服毒自杀案件中 ,口服催眠镇静药、有机磷农药及杀鼠剂等致死比较常见 ,而口服大量抗菌消炎片自杀的报道较少 ,现将作者在工作中遇到口服甲硝唑而死亡 1例报道如下。 1案例 1.1案情   某女, 24岁 ,因与男朋友发生口角生气后口服甲硝唑 90余片 ,经医院洗胃、解毒等治疗 ,于第 4天出现无尿、乏力、恶心、意识恍惚 ,并逐渐出现抽搐、意识障碍 ,实验室检查尿中有蛋白、血浆尿素氮高达 49.58mmol/dl,血肌酐升高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血清钾高达 7.5mmol/L,经血液透析等治疗无效 ,于服毒后 5天死亡。 1.2尸检   死者发育正常、营养中…  相似文献   

7.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宋某 ,男 ,39岁 ,体重 84kg。生前患有肝硬化 ,并行脾切除术。 2 0 0 2年 4月 6日 ,刘某 (无照非法行医 )用斑蝥虫、半夏、白狼毒各 2 0 g ,用米醋调成糊状 ,涂在宋的头部、四肢、背部等患处 ,为其治疗牛皮癣。用药后 2 0min ,宋某开始疼痛并出汗 ,涂药部位出现水泡 ,触碰时水泡处破溃 ,有淡黄色粘稠液体流出。采用氯丙嗪、强地松、镇痛宁、杜冷丁等进行止痛 ,并饮水 4 5 0 0ml,小便 5次 ,有咖啡色大便。用药 6h后开始呕吐 ,2 0h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昏迷等症状。在用药后 2 2h ,呼吸先于心跳停止死亡。尸体检验 死后…  相似文献   

8.
咳必清即枸橼酸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Citrate)。是人工合成的含胺基非成瘾性中枢镇咳药,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剧烈干咳和百日咳等引起的剧烈咳嗽。毒性较低,且较少蓄积性,不易发生中毒,仅在一次大剂量内服才会造成急性中毒。口服咳必清中毒或死亡较少见,口服咳必清自杀尚未见报道。1案例某女,25岁。因夫妻关系问题,在家中口服大量“安眠药”(实为咳必清约100片),其丈夫发现后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入院时已昏迷。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尸检死后两天进行尸体解剖。尸斑呈暗紫红色,口、鼻腔见淡红色液体流出。指甲床发绀。未…  相似文献   

9.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女,20岁。因"咳嗽、发热5天"于某年1月23日到某县人民医院就诊,自诉10天前口服3粒"蛔虫卵胶囊"减肥,5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刺激性干咳,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1℃,医院诊断为"支气管炎,肺炎,药物中毒(蛔虫卵)",1月24日嘱患者口服肠虫清2粒,无效。因病情加重,1月25日转入市级医院,治疗无效于当日死亡。  相似文献   

10.
赵成军  赵军 《法医学杂志》2001,17(3):183-183
1 案 例   某男, 24岁,因患“牛皮癣”半年到当地卫生院购皮肤病外用药,医生为其开了一瓶 200ml的皮肤病外用药“康肤灵”,嘱其 1天 3次外涂。其涂擦 3天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冷汗淋漓不断, 胸闷, 呕吐物为咖啡渣样, 遂送往当地卫生院检查治疗。 入院查体: T40℃, P120次/ min, R20次/ min,Bp100/ 60mmHg。痛苦面容,精神差,躯干及四肢密布 1分至 5分硬币大小不等的“牛皮癣”皮损,表面粗糙并有褐色痂皮, 双瞳孔等大等圆,四肢皮肤湿冷。入院后行吸氧、输液、降温、止血、抗炎对症支持治疗无效死亡。 2 尸…  相似文献   

11.
<正>钩吻为民间治疗疥癞、疖肿、湿疹、风湿、跌打的草药,具剧毒,一般仅作外用药,口服极易导致中毒。本文作者遇到1例误服钩吻中毒,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外伤后发生疝或嵌顿疝的法医学鉴定涉及伤与病的关系,较为复杂,现报道 1例。 1案例   某男, 42岁,右腹部被他人踢伤后发现右侧阴囊肿物,不能还纳腹腔,第 2天经医院诊断为右腹股沟嵌顿疝,否认既往有腹股沟疝病史(案例材料亦证实既往无疝病史)。急诊入院,在局麻下行嵌顿疝松解修补术,探查见:嵌顿肠管暗红,水肿,未破损,蠕动、动脉搏动可,观察约 1min将肠管还纳、修补。第 17天因嵌顿肠管坏死、破裂并发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再次行剖腹探查术,切除坏死肠管,第 20天治疗无效死亡。   法医鉴定时,对…  相似文献   

13.
口服胆矾方剂急性中毒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1.1案情某男,39岁。某日上午10时至12时许,分三次口服胆矾方剂(胆矾12g、白矾15g、胆星4g、木香5g、皂角7g)后出现呕吐、烦躁不安、四肢无力、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状,于末次服药后3h死亡。1.2法医学检验1.2.1药物检验按照新版国家药典和中药鉴定学中规定的中药材及其主要毒性成分的鉴别与检验方法,采用标准药材和主要毒性成分做对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送检的5种中药材分别为胆矾、白矾、胆星、木香和皂角,与公安机关提供的处方和卷宗笔录相一致;送检的死者用福尔马林固定的肝脏中含有胆矾、白矾、胆星、木香和皂角等5种中药材成分,其中…  相似文献   

14.
在法医实践中,判断是否中毒往往不是依靠服用药、毒物的量,而是考察实际吸收的量。出现中毒时血中药、毒物的浓度或引起死亡的血中药、毒物的浓度对判断是否中毒或中毒引起的死亡具有实际意义.文献报道的许多动物实验结果;对于了解药、毒物的作用和毒性大小很有意义,但动物和人的反应毕竟不一定相同。我们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1-4],中毒或死亡案例的个案报道和自己的工作,将常见的毒品、农药、化学试剂和治疗药物临床治疗血液浓度、中毒血液浓度、中毒死亡例血液浓度以及人体内半衰期以表格的形式加以汇总。影响毒作用的因素很多,且…  相似文献   

15.
芬氟拉明 (Fenfluramine) ,又称氟苯丙胺 ,属食欲抑制类药物 ,是新型苯丙胺类药 ,治疗量有轻度中枢抑制及抗交感作用 ,无苯丙胺的中枢兴奋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肥胖症 ,久用可导致成瘾和耐受。急性过量可引起苯丙胺中毒的中枢兴奋症状。本文作者报道2例年轻女性口服大量芬氟拉明导致急性中毒的死亡案例 ,旨在为这类药物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案例资料例 1 女 ,16岁。某日 19时左右买方便面 ,吃完后约 19时 4 0分胃痛 ,服了一盒利君沙 (2板 2 4片 )和一盒芬氟拉明 (5板 6 0片 )。因难受于 2 0时30分到医院急诊。查体 …  相似文献   

16.
安痛定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 ,规定皮下或肌肉注射 ,每次 2ml ( 1支 ) ,每日 3次 ,极量每日 10ml[1] 。偶见大量肌注引起中毒死亡的报道[2 ] 。但违反操作常规 ,用药途径错误 ,静脉滴注过量 ,安痛定引起中毒死亡尚未见报道 ,现报告如下。1 案例资料 1 案情和病历资料白某 ,女 ,4 3岁。 1999年 3月 2 3日 17时 ,回家后周身疼痛 ,发烧 ,口服两片安乃近后出汗 ,自觉轻松。 2 0时许 ,又吃了两片扑热息痛。翌日晨仍发烧。约 6点许 ,白的丈夫找来本村开诊所的个体医生 ,测体温 39 5℃ ,给予 4支病毒唑 ,3支丁胺卡那加入 2 50…  相似文献   

17.
GC/MS法检验人体组织及体液中八角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角枫为八角科八角枫属植物瓜木,其有效成分为毒藜碱,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目前也有口服八角枫中毒的案例。本文利用GC/MS方法对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八角枫进行检验,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一般发生速度快,多在用药后数分钟内出现症状,死亡病例常在出现症状后数小时内死亡。黄飞骏等[1]报道四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致死,死亡时间为出现症状后0.5~5小时。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后迁延数日死亡的案例较罕见,本文报道一例。病情摘要某女,42岁,农民。因下颌长一皮肤疖肿,在一私人诊所内求治。于7月1日晚10时未作皮试即肌注青霉素160万单位,lmin后立即昏迷,血压为零。经肌注肾上腺素处理,10min后转某市医院门诊抢救。IO时4O分钟血压仍测不出,10时50分血压开始回升至60/40mmHg,遂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收住…  相似文献   

19.
去痛片中毒死1例报告张国华,李德祥,张喜轩去痛片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去痛片中毒死亡案例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报告一例急性去痛片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并对其死亡机制和病理变化进行探讨。某女,32岁,某药厂工人。因家庭琐事夫妻吵架,口服大量白色药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阅了钩吻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钩吻中毒的中毒情况、中毒症状及死后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钩吻中毒死亡案例报道较多,但死后毒物学数据较少,本例死者中毒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血液中浓度分别为77.4、30.3、37.1 ng/mL;脏器组织病理检验发现窦房结动脉狭窄、窦房结区心肌纤维化,钩吻中毒的典型特征。急性钩吻中毒,脏器组织病理检验难以发现典型特征,但中毒死后毒物检验数据的积累可为死因判定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案件的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