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苗族亲属称谓文化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苗亲属称谓是汉、苗民族制度文化某种层面的反映。汉族的亲属称谓丰富庞杂 ,体现出汉族社会家庭的多分性结构、等级观念、古婚制习俗等 ;苗族亲属称谓共同语较多 ,反映出苗族社会的鼓社制、舅权、姑舅表婚等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2.
谈亲属称谓语的外化用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霞 《前沿》2003,(8):143-144
亲属称谓语是有血缘亲族关系的人互相之间称谓的用语。社会交际用语中存在一种现象 :即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这种称呼方式叫做亲属称谓语的外化用法。本文试图从亲属称谓语外化用法的特点、原因、注意的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永华 《前沿》2006,(7):210-212
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文化。任何语言都有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折射出其民族的文化本质和价值观念。本文将阐述汉、英亲属称谓的不同之处,并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民族志材料中,反映百越民族原始社会残余现象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母权制亲属称谓制度的保持,女儿继承制——“姑娘田”及姑舅表优先婚的盛行,无疑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残余现象。 百越民族母权制亲属称谓制度,同“普纳路亚”的亲属称谓制度一样,姨表兄弟姊妹称为兄弟姊妹,互相间不能开玩笑,严格禁止通婚,而实行姑舅表优先婚,舅爹的儿子有优先娶  相似文献   

5.
称谓是特定文化的产物,称谓词语就是这种特定文化的反映。本文通过对汉越两种语言中的亲属称谓词语及其用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试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及由此所反映出的两种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傣族社会历史文化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表现在亲属称谓上有明显的特征。 文章对傣族社会历史上最高领主与平民、贵族“翁”与平民,贵族“召庄”与平民3对等级之间亲属 称谓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初中时开始学英语,很快就接触到这两个单词:aunt和uncle,与它们相对应的汉语分别是姑姑,婶婶、姨妈、舅母、伯母和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当时非常不解的是,为什么在汉语里如此丰富的亲属称谓,到了英语里就变成了笼而统之的aunt和  相似文献   

8.
王琪著,中华书局2008年2月版黄金贵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介绍:"本书据古代宗法,立亲属称谓系统:按纵向从上而下分祖先—父母—父系—母系—夫妻妾—夫系—妻系—兄弟属—姐妹属—子女属—后代,共11类。每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从侗语亲属称谓的构词、抽象词的构成、形象词的构成、自然现象和方位观念的构词以及一词多义的构词等几方面的语词构成中,试探侗民族的造词心理过程及其有关的文化现象。如婚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初民们对自然现象的揣测与方位观念及侗族文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晚近诸多工具论观点的民族认同研究成果,关注人群民族认同的流动性及祖源等共同体集体记忆的不确定性。以白族为例,许多研究利用族谱文本,分析元明以来大理白族的南京祖源记载与变动,指出受中央王朝政权更迭的影响,当地普遍存在通过变更族谱更改祖源的现象。相对于此,从人类学取径出发可以发现,工具论者视祖源为行动者的理性选择工具,容易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与推论上强调流动性,而忽视祖源是人类追溯自身存在的根基性认同,常为个人或群体所坚持。相对于历史文本分析而言,亲属称谓与亲属实践更具有稳定性,由人类学取径开展的相关研究,可以呈现不同的解释观点与事实。  相似文献   

11.
房名是嘉绒藏族最基本的社会单元。最初的房名获得来源于土司统治下的份地制度。房名以长子继承为主,无子则长女继承,表现为父系血缘和母系血缘亲属均可继承的两可继承关系。亲属称谓和房名继承,均表现出血缘和居处原则共同发挥作用的特点。村落内的社会关系,由房名这一基本社会单元的互动关系建立。山神信仰是家屋整合为村落的纽带,也是区域社会结合的思想基础。房名制度的存在,体现了嘉绒藏族家屋社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缘起 中国的家族企业存矣?亡矣?荣矣?枯矣?经济学家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中国的家族企业并不以经济学家的评论和指导为转移,该发展的自在发展,该倒闭的自在倒闭,且总体上逐渐走向繁荣。 企业冠名以家族,必然和“家”有关。中国的“家”文化,可谓世界第一。据说有人将《红楼梦》译成英文,碰到的最大的难题是偌大的一个家族的亲属称谓,在洋文里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由此可见中国家族文化之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然而当我们阅读资料时总会遇到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称谓语尤其如此.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亲缘关系是很重要的,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更是频繁.关于父亲的称谓,不同的地区、民族、时代都有不同的叫法.通过对古今父亲称谓语的探讨,使人们了解更多关于父亲称谓语的说法,丰富人们的知识,开阔人们的视野,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使语言在人类的信息交流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蓝希瑜 《思想战线》2012,38(1):21-25
"认表亲"是赣南畲族的一种民俗事象。从亲属称谓来看,认表亲既综合了姻亲的"表"又结合了血亲的"亲",它所建构的是一种拟制亲属关系,"认而不亲"是其特点。通过认表亲,"生人"变"亲属",个体间的关系仅"家人"、"熟人",没有"陌生人"。而作为畲族"大帮好事"的人群分类,屋下人、内亲、家庭、百客的划分并非社会等级结构的区辨。这样的分类客观上会影响、规范、引导、调整人们之间的生活交往和社会交换,最终形成结构意义上的"差序格局"。不过,这里的"差序"是指通过寻横向分类之"差",立纵向等级之"序",由此建构"差而有序"的社会,以安天下。  相似文献   

15.
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依赖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非亲属称谓系统的变动敏感地反映着社会的变动,“师傅”和“同志”这两个称谓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师傅”和“同志”是社交场合使用较多的两个称谓,197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注释的,“师傅:①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②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老师傅、厨师傅、木匠师傅;”“同志:①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②某些国家人民之间的称呼。”事实上,在许多社交场合,“师傅”和“同志”是可以相互  相似文献   

16.
左翼政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尤其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在左翼政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在左翼政党关于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多成果。综合研究这些成果.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一般论域,包括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障碍、政府的职能、动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策和措施。其次,分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专门视角,包括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及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论域。最后,对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古典诗学在诗学史研究、诗学文献研究、诗学个案研究、诗学流派与社团研究、文化诗学研究、地域诗学研究、接受诗学研究、诗学范畴研究、诗学学术史研究、域外汉诗学研究十大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或可见的成绩。这标示出我国古典诗学研究的强劲态势 ,也预示了我国古典诗学研究在本世纪前几十年间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以解放后我国双语教育研究状况为脉络,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将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划分为3个时期,并展示了各个时期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特,点;最后笔者将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纳入我国教育学、教学理论体系中加以展开,力图洞开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复原力的研究在西方已进行了多年 ,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在我国研究还较少。本文介绍了复原力研究的进展状况 ,并提出今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对复原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