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瘟免疫预防的关键在于免疫程序是否合理。研究表明 ,仔猪接受免疫后 ,一部分疫苗毒被母源抗体中和 ,达不到抗原刺激阈值 ,因而常造成免疫失败。为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目前大多数猪场实行仔猪超前免疫 ,即在仔猪出生到吸吮初乳前进行免疫接种 ,此方法已被证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为解决青海省集约化养猪场免疫猪发生免疫失败的问题 ,笔者采用Dot ELISA对新生仔猪猪瘟疫苗免疫后于不同时间吮乳的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猪 青海省大通种猪场和青海省畜牧科学院种猪场新生仔猪。1.2 猪瘟弱毒疫苗 中牧…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新生仔猪在吮吸母猪初乳之前、后,给予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待60日龄后测定其抗猪瘟中和抗体效价,以观察母源抗体对仔猪免疫的干扰。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猪:选自本省渭源县莲峰乡农户饲养的健康杂种母猪7头于分娩前一个月免疫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每猪1头份量)。然后,将其所产仔猪共65头供试验用。随机分为7个组, (1)哺乳前免疫组(简称A组):给刚出生的仔猪颈部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产  相似文献   

3.
不同免疫程序免疫母猪及其所产仔猪母源抗体监测金锋(贵州省思南县兽医防治检疫站565100)为提高猪瘟的免疫效果,笔者观察了对母猪加强免疫后所产仔猪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为合理制定仔猪的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动物用怀孕母猪及其所产...  相似文献   

4.
1983年,通山县种畜场因从外地引进猪致使哺乳仔猪发生猪瘟,虽采取紧急预防接种、加强免疫注射,仍然控制不了疫情,死亡仔猪186头。后采用初生仔猪哺乳前就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简称初免,以下相同)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就控制了疫情。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免疫效果,从1983年秋到1985年底,我们使用这种初免的方法,先后在通山县种畜场、咸宁地区种畜场接种了205窝2009头初生仔猪。实践证明,初生仔猪哺乳前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行之有效的免疫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往,我们对仔猪曾先后采用40~65日龄、20~60日龄的程序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注射,但仔猪在哺乳期因患猪瘟死亡的仍间有发生。在3日龄和8日龄死亡的仔猪均可见较典型的猪瘟病变。为了解不同日龄哺乳仔猪在免疫注射后对猪瘟强毒的抵抗能力,以企探索较理想的仔猪免疫日龄,而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用攻毒试验对猪瘟ELISA抗体与免疫保护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0倍稀释血清ELISA OD值>0.3的疫苗注射猪,攻毒100%保护;0.30≥OD值>0.20的疫苗注射猪,攻毒75%保护;OD值≤0.20时,若为非疫苗注射猪(母源抗体),则攻毒不保护;若为疫苗注射猪,则仍有少数可以保护。从而进一步证实,应用HRP-SPA-ELISA不仅可以评价疫苗免疫效果,而且可以监测群体免疫水平,估测群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7.
2000年1—2月,张掖地区某大型集约化猪场哺乳仔猪发生了一起以整窝猪突然发病、出现神经症状、死亡快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仔猪伪狂犬病与猪瘟混合感染。1 发病及流行情况该猪场建于1993年,年生产猪3万头。新生仔猪于35日龄断奶,其哺乳期免疫程序为3日龄免疫富铁力疫苗1头份,10日龄免疫猪瘟疫苗2头份,20日龄免疫仔猪副伤寒苗1头份。生产母猪免疫程序为产后21d免疫猪瘟苗4头份,28d和35d分别免疫猪肺疫疫苗、猪丹毒疫苗各1头份。2000年1月6日有1窝6日龄仔猪突然发病死亡3…  相似文献   

8.
用猪流行性腹泻 (PED)和传染性胃肠炎 (TGE)弱毒二联疫苗 (下称二联苗 )免疫PED和TGE抗体阴性的妊娠母猪 ,仔猪出生后第 7、14、2 1和 2 8d抽取仔猪血样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检测血清抗体。结果 ,免疫母猪所产仔猪通过哺乳获得了相当高的血清抗体 ,在出生后第 7d时接近母体的中和抗体水平 ,并随日龄增大而下降。二联苗免疫母猪所生仔猪和相同株的PED、TGE疫苗株免疫母猪所生仔猪的血清抗体变化基本相似。用二联苗免疫PED和TGE抗体阴性的 10日龄仔猪 ,并于免疫后以 7d的间隔 ( 1月龄内 )或半月 ( 1月龄后 )间隔采取血样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用二联苗免疫抗体阴性的 10日龄仔猪 ,抗体在免疫后第 2 1d(TGE)或第 2 8d(PED)达到最高值 ,但抗体下降缓慢 ,在免疫后第 5月 ,免疫猪血清中仍能检测出抗体。相同弱毒株的PED和TGE疫苗免疫组的结果与之基本相同。提示 ,PED和TGE弱毒株联合免疫在诱导妊娠母猪和小猪产生抗体以及母猪产后向哺乳仔猪传递抗体方面未见有相互影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关于幼龄动物从母乳中获得对某种传染病被动免疫力及其防病意义,已有不少报道。在猪瘟方面,日本林重美等证明猪瘟结晶紫疫苗免疫母猪所生仔猪,生后三天出现来自于母体的中和抗体。等报道,注射过结晶紫疫苗的母猪,其赋予仔猪的被动免疫力能持续2~3周。至于用猪瘟兔化疫苗免疫的母猪,其仔猪被动免疫的程度,曾证实,在生后12~15天的仔猪具有从母体获得较强的被动免疫力。亦认为,在生后3~4周的仔猪,有抵抗猪瘟强毒攻击的能力。至于这种被动免疫力在实际防疫上究竟能持续多  相似文献   

10.
对猪瘟威胁区仔猪不同首免日龄、不同免疫剂量及不同免疫次数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仔猪 2 8日龄首免比 2 5日龄首免的抗体水平略高 ;首免剂量 2头份仔猪的免疫效果不及 4头份和 6头份的仔猪 ;2 8日龄首免 4头份、5 5日龄二免 2~ 4头份 ,免疫仔猪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效价均较高 ,抗体持续期亦较长 ,3 5日龄一次免疫 4头份仔猪的免疫效果不稳定 ,平均抗体效价低于 1∶16。在猪瘟威胁区以 2 8日龄首免 4头份、5 5日龄二免 2头份的免疫程序免疫效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1.
防制猪瘟的超前免疫法蔡一鸣,周永连,孙善发骆科念,林军(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阳550005)(遵义县南白畜牧兽医站)本文报道了猪瘟超前免疫在实验室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采用新生仔猪在0~2小时哺乳前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在贵州山区农户较集中的自然村寨进...  相似文献   

12.
对20日龄仔猪用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同时分别颈部皮下注射亚硒酸钠(Na_2SeO_3)3mg或6mg,并设免疫不注射Na_2SeO_3的对照组。分别在试验前和25,32,39,46和53日龄采血,检测全血Se、血液学指标、淋巴细胞转化率、α-醋酸萘酯酶(ANAE)活性、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注射Na_2SeO_3可有效的提高仔猪哺乳期内的血Se水平,且补Se量越大,血Se水平越高;Se对仔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没有影响;Se对ANAE ̄+细胞含量影响不大;补Se虽然没有改变20日龄前后血清IgG水平下降的趋势,但试验Ig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补Se可显著提高猪瘟抗体水平,因此进行猪瘟疫苗免疫的同时补Se,可有效提高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尽快控制和消灭猪瘟,我们于1982~1985年,在我县进行了猪瘟窝防免疫程序试验。认为该程序的实施是控制消灭猪瘟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猪瘟窝防免疫程序的依据 1.我国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期为1.5年,而商品肉猪的出栏期为0.5~1年,所以仔猪从断奶至育肥出售,免疫一次是可行的。 2.罗马尼亚研究中国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提出免疫母猪产的仔猪应在6周以后注射第一次疫苗。法国梅里厄研究所、动物病毒学部主任皮埃尔、普力科斯塔提出免疫母猪产  相似文献   

14.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人类和家畜在自然感染疫病或人工接种疫(菌)苗后,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体液免疫的母源抗体(Ig)在人类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一些哺乳动物可通过初乳传递给初生动物,在禽类则通过卵黄传递给幼雏。这种抗体的传递对保护婴幼儿和新生仔畜以及幼雏抵抗感染疫病有着良好的作用。这在人类和家畜的多种传染病中,如猪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病、猪瘟、口蹄疫等都已得到充分的证明。但不容忽视的另一个事实即由于这种母源抗体的存在对婴幼儿和哺乳仔畜以及幼雏在一定时间内的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从而在儿童的免疫接种,除了一些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外,  相似文献   

15.
以猪瘟病毒石门株E2囊膜糖蛋白基因序列为基础,构建了3种重组杆状病毒rAc-E2、rAc-E2oKm和rAc-HE2oKm。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这3种重组杆状病毒均可正确表达重组E2蛋白,与E2蛋白和His的单克隆抗体均有良好的抗原反应特性,其中rAc-HE2oKm可分泌表达重组E2蛋白,可形成病毒样颗粒,可诱导免疫仔猪产生高水平抗体和中和抗体,免疫效果与猪瘟活疫苗相当,为猪瘟病毒E2蛋白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研制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具有安全、产生免疫力快、免疫时间长等优点,用其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猪瘟的主要措施。 猪瘟防疫规程中规定40天内吮乳仔猪不予注射。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规定,在受猪瘟威胁的地区,可对吮乳仔猪接种疫苗,但必须在断乳后,重复注射一次。 近年来,为了加强猪瘟的防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在免疫预防工作中,存在着混乱现象。如初生仔猪,不问是否为免疫母猪的后代,一律于一周龄开始注射猪瘟疫苗,结果常因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日龄与母源抗体水平的鸭和鹅,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消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观察,结果,初生水禽3日龄首免即可对禽流感疫苗(H5亚型)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雏鹅母源抗体几乎以每4d下降1个HI抗体效价单位的速度消退;母源抗体对H5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加强免疫鸭和鹅所产生的H5HI抗体水平及其维持时间与仅免疫一次的鸭和鹅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鸭和鹅免疫H5禽流感疫苗后第25~30dH5HI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以下简称猪瘟犊睾细胞苗)750个对兔感染量(以下简称感染量),在配种前40天至配种后45天内免疫母猪,所产亲代仔猪在20~28日龄时猪瘟间接血凝滴度(IHA)4~×( )占10/32、8~×占11/32、16~×占10/32、32~×占1/32;41~43日龄时,IHA滴度4~×占11/43、8~×占21/43、16~×占9/43、32~×占2/43;在55~58日龄时,IHA滴度4~×占9/33、8~×占17/33、16~×占7/33。用600、760、900、1500个感染量分别给20~28日龄、41~43日龄、55~58日龄仔猪实施免疫,免疫后6~8个月时,监测其抗体水平,结果表明:IHA滴度16~×以上者达100%。750个感染量免疫20~28日龄仔猪组,注苗后持续6个月,IHA滴度32~×以上者达100%;8个月时32~×以上者达87.5%,16~×占12.5%。用猪瘟石门系强毒攻毒,获100%保护。试验首次发现:用猪瘟犊睾细胞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母源抗体明显低于猪瘟乳兔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的母源抗体。对猪瘟犊睾细胞苗免疫母猪所产亲代仔猪在20~28日龄用该苗一头剂(750个感染量)进行免疫,8个月之内能抵抗猪瘟感染或强毒攻击,突破了以往认为仔猪用猪瘟乳兔苗免疫应在45日龄以后的常规,为猪瘟犊睾细胞苗的免疫提供了新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9.
以蚀斑克隆化和温度诱变育成的伪狂犬病毒(PRV)闽A弱毒冻干苗,免疫产前1个月孕母猪18头,观察其哺乳仔猪被动免疫效果:乳猪71头击毒后绝对保护率为84%;免疫母猪初乳和23天常乳的乳清中和抗体平均指数分别为Log_(10)=4.13±1.14和Log_(10)=1.43±0.88;初生仔猪吮吸初乳前的血清中无中和抗体,3日龄内哺乳猪和断乳猪血清中和抗体平均指数分别为Log_(10)=3.30±0.43和Log_(10)=1.17±0.49,证明PRV闽A弱毒疫苗对怀孕后期母猪和乳猪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猪瘟兔化弱毒珠的细胞培养物浓缩纯化后,致敏戊二醛鞣酸处理 的健康绵羊红细胞,制成冻干猪瘟间接血凝诊断液,用以检测血清中的抗猪 瘟抗体效价。经室内外376份免疫猪、45份非免疫猪血清检测结果表明符合 率高达98%。检测猪瘟抗体消长动态的结果证明,接种冻干猪瘟弱毒疫苗后第3~4天出现特异抗体,第15天抗体效价进入高峰期并维持到接种后的第3个月,然后缓慢地下降,于接种后的第11个月消失。该法操作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特异性强不与其他传染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凝集;快速,2小时内可判定检测结果;重复性好,不同批次诊断液检测同一血清样品结果一致;保存期长,冻干的诊断液4℃贮存一年半有效。液体诊断液4℃贮存6个月效价不降,37℃存放14天对诊断液质量无影响。适合广大基层现地进行猪瘟弱毒冻干苗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和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监测,以便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充分发挥疫苗的预防效果,确保养猪业的安生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