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申玉明 《创造》2002,(9):26-27
一、保山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保山边境贸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对外开放水平得到发展提高,全区对外贸易已初步形成了边境贸易、互市贸易、易货贸易、境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工贸易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全区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主要表现为:1、边境贸易继续增长,对地方财政增幅较大。2001年,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240万美元,其中边境贸易完成2105万美元,一般贸易完成1027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完成108万美元。分别占全区对外进出口贸易的64.97%,31.73%,3.33%。边贸进出口总额仍居全省八地…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少数民族沿边地区边境贸易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如立法滞后、效力层级不高,缺乏统一性、协调性与透明度,对贸易主体的界定过于狭窄和保守。概因国家在此领域长期以来依靠一些非公开的内部文件、行政指示、内部通知、批文等调整,在立法方面尚付阙如。因此,国家须加强立法,通过中央与地方多位一体的立法策略,完成国家政策的法律转化工作,丰富边境贸易主体,充分利用区域贸易安排,并完善现有的仲裁与调解制度,构建少数民族沿边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享有自治行政权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是在民族自治地方特定的行政环境中存在和运行的政府,是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与民族自治机关的统一,既具有一般地方政府的基本属性,又具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特殊的民族属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特别行政区机关、经济特区机关本质的区别,在于它享有《宪法》、  相似文献   

4.
边境贸易是我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贯彻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主要内容。我区的边境贸易起步较早 ,在四、五十年代就同原苏联和蒙古国已开展了边境贸易往来。但是从 196 3年至 1983年与上述两国中断了长达 2 0年之久的贸易往来 ,其原因是中苏关系紧张造成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983年我区开始恢复了同原苏联的边境易货贸易 ,1985年开始恢复了同蒙古国的边境易货贸易。边境贸易额从 1983年开始恢复时的 110万美元 ,发展到 1993年创记录的772 0 3万美元 ,占当年全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近二分之一 ,占全国对俄罗斯贸易的近十…  相似文献   

5.
谢柱军 《当代广西》2004,(11):15-16
边境贸易是国家正常贸易的重要补充, 而且也是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广西与越南有 102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云南对越南、老挝、缅甸三国都有边境贸易,各国的检验检疫要求不一样,情况比较复杂。国家设在广西、云南的检验检疫机构与东盟国家有边境贸易检验检疫业务关系。但是,在边境贸易通关模式和检务管理方面,目前国家质检总局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局的做法存在较大差异。同是对越南的边境贸易,广西和云南的做  相似文献   

6.
1984年12月,对外经济贸易部经国务院批准颁布《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开了边境贸易专项立法的先河。尔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有关省区,先后制定了一些法规和规章,用以调整边境贸易关系。边境贸易的恢复与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的良好的法律环境。但无可否认,边境贸易立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尽快完善边境贸易立法,对维护边境贸易的正常秩序,加强沿边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加强边境贸易立法必要性的认识1、从改善边境贸易环境来看,离不开法。发展边境贸易,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贸易环境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把周边国家的经济组织和商人引  相似文献   

7.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职责(一)维护国家统一,保障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的职责第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二)发展经济文化,不断提高各民族生活和科学文化水平的职责第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领导各族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落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民族自治地方市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以法律手段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深化金融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我国的现行法律和政策对民族自治地方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为此,应以多种立法途径和方式来创新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金融管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胡小杰 《前沿》2010,(15):57-60
财政自治权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和发展权的财力保障和物质基础。建国后我国先后实施了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包干制财政体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在这三种财政体制下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自治权的实现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由于分税制的相关立法与配套政策存在不足,使得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自治权并未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应当完善与分税制相关的配套立法工作,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于健宁 《人民论坛》2014,(8):104-106
政府援助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跨越式发展的关建环节。为了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浙江省创新援助体制机制,采取专项政策扶持等措施援助景宁畲族自治县,对其他民族地区援助发展具有借鉴指导作用。同时,为了提升民族自治地方的援助水平,还需要加强和完善援助机构建设、提高援助的法制化水平、探索多元化援助方式。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基本法律,充分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精神,贯彻实施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乃至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着极其重大的政治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贸易引力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实证检验并测算了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双边贸易的流量与潜力,结果表明: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GDP、人均GDP和吸引台资额,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之间的绝对距离,以及"两岸贸易热络区"等解释变量,是影响两岸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各有不同。由于双边贸易的紧密程度(贸易依存度)不同,大陆各省市(自治区)与台湾的贸易潜力也不一样,对台出口和自台进口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差别。因此,海峡两岸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消除双边投资和贸易的制约因素,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3.
依据我国的承诺,我国将逐渐取消对外贸权的限制,以登记制代替许可制,这意味着我国现行的外贸代理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建立在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外贸代理制将成为发展方向,依据世贸组织的规则,参照相关国际代理公约,废除外贸代理方面的一些行政规章,完善我国民法关于代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有关代理的特别立法,将是我国外贸代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是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通过数据分析厘清二者关联,得出自治立法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的结论。由此并进一步发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在法律总量、立法质量、民族特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结合现状和研究结论对民族自治立法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提出新认识,探索法律助力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实现保障中华民族共同繁荣、携手共进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外贸代理制始于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其突破了民法通则有关代理关系的规定 ,致使其一产生便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处境 ,导致实践中做法混乱 ,问题百出。文章阐述、评析了为解决外贸代理问题的种种立法努力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析了现行合同法对外贸代理的法律调整。  相似文献   

16.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推动了中国加工贸易规模增长、依存度提高和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这一对外贸易结构性特征反映了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对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改善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仍是一项急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外贸救济法和WTO法律均设有外贸听证制度,欧盟依救济措施的不同分别设置规则,美国基本上循依行政主体而提出相应的听证规则.WTO法律对于外贸听证没有划一而细微的要求,但它要求为利害关系方提供陈述事实进行辩解的机会(包括听证会和其它形式).中国虽在外贸救济立法中设有听证条文,但程序缺漏,内容尚不全面,亟需参考发达国家做法和WTO的规则给予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达地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牵引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审视,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总量快速增长,但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经济效益不高,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端。以往依靠税收优惠和稀缺土地资源进行的招商引资,在带动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张和外贸粗放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成本上升和资源无法支撑外贸继续发展的副作用。频繁遭遇的各种贸易壁垒,则从国外市场的需求和生产技术国际标准方面,构成了对长三角地区外贸发展模式的倒逼机制。增强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积极探索引资方式的创新,稳步推进“走出去”的多元化战略,建设和完善高效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才能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民政府边疆民族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中国的民族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汉族主义到五族共和,到大中华民族,再到中华民族一元理论,经历了小民族观到中民族观,再到大民族观的演变过程;由民族歧视和不平等变为民族平等。这些思想和理念的变化深刻影响了国民政府的边疆民族政策,形成了以民族平等,扶植边疆民族自治能力,发展边疆经济、文化事业为主要内容的边疆民族政策。本文以档案史料为依据,对民国时期的民族思想和理念,国民政府边疆民族政策内容及历史价值等做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20.
边境旅游市场分析与开发战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丽 《思想战线》2001,27(5):63-66
边境旅游市场起步晚,但发展快,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边境旅游市场要继续加大开发力度,也需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制定"内联外拓"等发展战略,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和合作,规范边境旅游管理秩序,加强边境口岸管理,充分发挥边境地区的各种优势,促进边境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