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今年美国当地时间5月1日深夜,奥巴马总统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在“9·11”恐怖袭击发生近10年之后,事件元凶——“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终于在巴基斯坦阿巴塔巴德市被美国海豹特种部队击毙。拉登时代已经结束,但是这并不等于恐怖主义和“基地”组织的消亡。其实早在这之前,美国人眼中的世界“头号恐怖分子”已经易主。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使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的神话被打破,直接改变了美国对安全环境和现实威胁的判断,“反恐”迅速成为美国国际战略的主轴。“9·11”事件六年来,美国反恐战略历经了继承、重塑、调整、完善四个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反恐战略以及相关的反恐机制与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以前,国际金融机构大多看好非洲经济的中短期前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01年非洲经济将增长4.2%,2002年将达到4.4%。9·11事件使美国经济遭到重创,势必殃及全球。……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关于未来国际体系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美国在遭受“9·11”事件的打击之后,能否继续维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在世界建立“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甚至新式“美利坚帝国”。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使美国清醒地认识到恐怖主义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从2002年起,在美国颁布的历届、历版各层级安全战略中,官方无一例外地将恐怖主义列为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  相似文献   

6.
“9·11”是影响21世纪国际关系的重大事件。它凸显了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改变了美国人的心态,影响了美国的国内政策及外交战略,进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9·11”十周年之际,有必要对这一事件进行总结反思。小布什总统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人物,而美国目前对他的评价有失公允。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来反思这一事件的根源及影响,客观看待中美关系发展、中国崛起等一系列问题,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在经历反恐战争的美国人继续在忧虑中前行。“9·11”事件五年多来,反恐毫无疑问成为美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但时至今日,恐怖主义非但没有被有效遏制,反而呈现出“越反越恐”的态势。实际上,反恐战争究竟何去何从一直是美国政界、学者、民众争论的焦点,伊拉克乱局更让布什政府内外交困,美国国内逐步开始反思反恐历程,审视现实。伴随着伊拉克局势呈现“内战化”和美国在伊拉克进退维谷的窘境,要求布什政府重新调整反恐政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的反恐政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20日,布什上台执政,美国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对巴、以冲突采取了“超脱”态度。9·11事件后不到一个月,即’10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谈到中东和平构想时表示,在尊重以色列生存权的前提下,建立巴勒斯坦国是美国经常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21日,东非国家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生恶性恐怖袭击事件,一名为西门(Westgate)的大型购物中心遭遇持续四天的暴力恐怖袭击,造成69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事后,索马里青年党声称对该事件负责,这是继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遇袭以来肯境内发生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  相似文献   

10.
访美游思录     
当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的时候,我们乘坐的飞机终于在美国洛杉矶市平稳落地。这并非是一次普通的旅游,这是自美国“9·11”事件后,中国文联应美国洛杉矶市文化局邀请首次组团与美方进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一、“9·11”事件与美国情报改革的启动 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对美国进行了袭击。这场悲剧造成3000多美国民众遇难,使美国公众遭受了史无前例且异常深刻的心理冲击和精神震撼;表明美国情报界在新形势下根本无力将威胁阻于国门之外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并将美国情报界推到美国舆论谴责的风口浪尖之上。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世界对9·11事件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发生后,尽管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区,数千巴勒斯坦人上街欢呼庆祝,一些伊斯兰极端组织成员宣称这是美国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支持以色列政策的报应,但阿拉伯各国政府对于美国本土遭受袭击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它们都严厉谴责这起恐怖主义事件……  相似文献   

13.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对美国华人社会而言,不仅是一次灾难,也是一次团结起来让美国人重新认识华人社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9·11”恐怖袭击后,恐怖主义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美国为此在安全、军事、民用等领域投入巨资,在国际上发动以其为首的反恐战争。今年8月19—25日,“9·11”事件十周年之际,国际政策舆论项目(PIPA)就恐怖主义及反恐战争相关问题,对美国公众舆论进行调查,以期为美未来反恐与安全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使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的神话被打破,直接改变了美国对安全环境和现实威胁的判断,"反恐"迅速成为美国国际战略的主轴."9·11"事件六年来,美国反恐战略历经了继承、重塑、调整、完善四个阶段,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反恐战略以及相关的反恐机制与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9.11”事件后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的胜负判断一直是颇具争议的焦点问题。2007年9月1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称美国已经取得反恐战争的重大胜利。但次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就播出了一盘记录基地组织各营地军事训练和生活场景“盛况”的录像带,以事实反驳布什“胜利”说,更借此证明基地组织不仅未被击跨,反而在进一步发展壮大。究竟美国是胜是负,恐怕不由布什总统个人说了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全面评估了“9·11事件”以来10年所谓“反恐时代”对美国内政外交的重大影响,认为美国在过去10年“超越反恐”的种种做法虽产生一定收益,但从长远看极大消耗了美国国力,导致其今日的内外困局及发展方向迷失。终结“反恐时代”虽然成为战略必须,但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否因此而重新确立,从奥巴马“新政”实践中仍难有明确答案。近期看这将取决于2012年大选,但最终则取决于美国能否丢弃霸权心态,理性看待自身和变化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后,美国军事力量进入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使欧亚大陆中部的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美国反恐的基地,该地区的战略地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艾琳 《欧亚观察》2001,(3):F003-F003
9月11日恐怖主义分子袭击美国事件发生,马上引起全球关注。上海社科院欧亚所也充分发挥研究所长,于9月25日及时就这一事件对中亚和中东形势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展开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闰瑾 《亚非纵横》2001,(4):12-15
今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受到严重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举世震惊。有的美国议员甚至惊呼,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世界各国政要纷纷谴责这一惨无人道的恐怖主义行径,支持美国打击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美国政府在政治、外交、法律、金融等方面迅速采取措施,并于10月7日与英国一道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9.11”事件对美国和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