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文化产业合作不同于普通的国家间经贸合作,文化宣传、文化交流、文化产品走出国门是蕴含着文化属性的,这必然会带来国家间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交汇与融合.近年来,中俄文化产业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前景广被看好.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同与近年来频繁的中俄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文化产业合作.而两国的文化差异也并非只携带着负能量,它在中俄文化产业合作中是一把双刃剑.规避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中饿文化产业合作就可以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雷丽平  李渤 《东北亚论坛》2011,20(4):112-122
中俄两国是最大的邻国,有着世界陆地上最长的海岸线,边界长达4 500公里。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为礼仪之邦。加强中俄两国的文化研究,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只有俄罗斯人懂得汉语,理解中国的文化载体,才能了解中国,才能成为中国的朋友,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加强文明间的对话,才能减少偏见,消除隔阂和误解。俄罗斯的汉学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国际汉学界独树一帜。对俄罗斯汉学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不仅有益于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各领域合作,更能全面认识中俄关系,进一步促进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国际汉学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亚洲政治结构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印度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印度的印度教文化分别在两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主流文化地位,它们所体现的特有政治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两国的外交政策选择上,使政治层面烙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4.
美墨关系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两国关系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模式.美墨之间传统的地城关系深嵌于两国广泛而又复杂的关系中,但又超越了边界问题,由于两国关系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因而不存在简单的解决之道.美墨交流在不断加强,互相影响的力度也与日俱增,但彼此在心理和意识形态上的刻板印象,却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对双方的相互交流与理解造成了障碍.价值观与传统是理解民族认同运行方式的核心要素,也是美国和墨西哥在社会层面上深入探讨合作方案的基本问题.国家间的互动不应仅仅停留在商品与人员交流的层面上,还应该将文化价值观的交流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俄关系日趋紧密,两国经贸合作从形式到内容有了很大进步,但"政热经冷"现象没发生本质变化。文化认同与接纳是影响中俄合作进一步深化的重要因素。加强中俄文化合作,必须扩大文化交流的主体结构,巩固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积极开发文化精品,打造民族品牌;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150年前,随着明治维新的展开,中日两国在来自西方的"近代"和"文明"标准下渐行渐远,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更使两国关系发生了逆转,日本仿佛一夜之间"由中国文化的崇拜者和模仿者,转而变成中国文化的质疑者、否定者乃至中国国家的打击者"。~①150年后的今天,当彼时的"近代"标准已不再构成中日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历尽劫波的中日两国却并未重拾曾经有过的"文化认同",中日间的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分离--对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族主义具有分离性,现代政治民族则具有团结统一性.从长远看,文化民族向政治民族方向发展,用现代政治文化意识取代传统的民族血缘意识,以"国"立"民族"取代以"民族"立"国",并在此基础上向更高阶段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民族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 ,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在全球化过程中 ,现代性并没有带来文化的同质性 ,反而更凸现了各个族群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差异性。与其他族群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诉求相比 ,多元文化和差异政治对马来西亚来说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既定的历史存在。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在现代化的同质性过程中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并没有被同一性所消融 ,反而更凸现了其文化的差异性。在全球化过程中 ,马来西亚国家文化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对话机制下 ,能真正享有使各族群文化能够自由发展的多元文化社会。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  相似文献   

9.
拉美历史文化所具有的重视开放和创新、追求自由和独立、崇尚个人主义、注重民族主义和团结精神以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兼备的特性,赋予拉美企业文化以强调个人能力、善于吸收新事物、富于冒险和创新精神、重“契约”轻感情、强调民族主义等丰富内涵.拉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中拉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使两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成为必然.中国企业走进拉美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企业能否深刻地理解中国与拉美企业文化差异的根源,并主动了解和学习拉美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又有其共同的和不同的文化内涵。两国的饮茶习俗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文化的背景。正是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反映了两国人民在个性上、心理趋向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