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乡土》2015,(1):65
林之本,福建省建瓯市人。《耕山曲》、《果园丰收》入选全国美展。《荷塘清趣》获中国画欧洲巡回展佳作奖,《山村晨曲》获加拿大"枫叶奖"等。有《林之本山水画集》、《山水画教程》等十余种画册专著出版。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福建省海峡百姓书画院副院长、福建民盟书画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2.
西欧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新动向张世鹏1997年9月27日出版的德国《明镜》杂志刊登了一篇来署名的记者专栏文章《分裂的社会》。文章写道,席卷西欧的大规模结构性失业和随之而来的贫困化“现在已经冲击到了中间阶层:功名心极强的职员、精明能干的独立经营者、还有收...  相似文献   

3.
《南诏图传》是南诏遗留至今历史最悠久的文物,我国古代民族瑰宝之一。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陆续地对这一件文物珍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各人对它的定名却很不一致:或称之为《南诏图卷》,或称之为《南诏中兴国史画》,或称之为《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或称之为《南诏史画卷》,或称之为《中兴图传》,或称之为《南诏图传》。由于《南诏图传·文字卷》(以下简称《文字卷》)的重新被发现,我们得以知道《南诏图传·画卷》(以下简称《画卷》)的绘制时间肯  相似文献   

4.
隐士也叫"幽人"、"逸士"、"逸民"、"高士"等,《后汉书》有《逸民列传》,《晋书》、《唐书》、《宋史》、《明史》等都有《隐逸传》,《南齐书》有《高逸传》,《清史稿》有《遗逸传》,嵇康、皇甫谧有《高士传》,袁淑有《真隐传》,称呼不一,写的都是同一类人.  相似文献   

5.
<正>"荷塘"对于陆春涛来说,是空间概念,是时间维度,亦是一隅折射当代人精神诉求的"心象风景"。陆春涛长期坚持水墨艺术的当代探索,以"荷塘"系列为母题,不断拓展对"荷花"这一传统题材的表达边界。他从水墨出发,在东方精神意蕴和西方审美旨趣之间构筑了个人独特的笔墨语言。诚如这幅《映日荷花别样红》,它不同于传统以留白为主、表现"荷"的方式。首先映入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作为昆曲"义工",白先勇不断游走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他率众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深受年轻人青睐。而他最重要的一项写作计划——为父亲白崇禧写传却迟迟没有完成。在为父亲写传的过程中,白先勇搜集了几百张照片,从北伐战争到台湾的最后岁月,白先勇说,"这些照片很有历史价值,把它们串起来,就是我父亲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周孙武撰。考《史记·孙子例传》载,武之武十三篇,而《汉书·艺文志》乃载,《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故张守节正义以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杜牧亦谓武书本教十万言,皆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然《史记》称十三篇在《汉志》之前,不得以后来附益者为本。牧之言固未可以为据也。此书注本极多,《隋书·经籍志》所载,自曹操外,有王凌、张子尚、  相似文献   

8.
<正>章开沅先生写的《张謇传》,我读过多次。首先是因为张謇这个人物,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他的特殊性,要用一句话去概括的话,他就是一个过渡时代的一个伟大的过渡人物。其次是因为作者章开沅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是我们国内研究张謇的第一人,是张謇学的开创者;这本书带有历史学家的严谨性、厚重感,我们读他的书,读到的都是真材实料,不带任何的偏见,具有全面性。  相似文献   

9.
唐元 《求索》2016,(4):162-166
《春秋》三传,都是解释《春秋》经的解经文献,但是它们的解经倾向不同,《公羊传》《穀梁传》以义理见长,《左传》以叙事见长;它们的解经体式也存在差异,《公羊传》《穀梁传》保留了师徒讲授的问答形式,而《左传》则重在记载性的陈述。解经观念和体式的差异互为表里,也影响到三传对许多问题的不同看法,以《春秋》的结尾“西狩获麟”为焦点,可以看出三传的体式差异,以及解经体式对经学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廖平《春秋》学的特点,是以礼制为其根荄,从《谷梁》入手,兼治三传,所谓“三《传》镌后,别为《折中》”。认为三传同源,所说经义大同小异。旧来说三传者,“不务大同,专竟小异”,实际上完全蒙蔽了三传的真意。由此,廖平兼治三《传》,主张会同,甚至否定了经学今古的壁垒。  相似文献   

11.
范爱理 《传承》2010,(9):146-147
大过自古称"棺材卦",凶象昭著,大过有非常之意,非常人物在非常之时,往往有扭转乾坤的非常举动。《彖传》里说:"大过之时大矣哉",孔子在《彖传》里给政治家们指出了处大过之世的行动准则,即用则独立不惧,毅然前行;舍则遁世无闷,不见知而不悔,自守以待时。《周易》的这一深刻思想,甚至在现代也可以感受到它的伟大活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酒品     
《乡音》2007,(11)
在饮君子而言,酒自然是个好东西。诗仙李白有云:"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可见酒中自有趣在。常见人自诩千杯不醉,但实际上对于饮者,所求的恰是一个醉字,醉中之趣,是不能为醒者传的。尤其对于艺  相似文献   

13.
<正>起源据《后汉书》卷七八《蔡伦传》记载,1900多年前,蔡伦在古代已有的幡纸(古代裁剪成一定规格,用来写字的绢帛)、丝纸(古代作为"纸"用的一种帛)及赫号纸(树皮布纸)或毂布纸(古代用于装饰车轮的手工纸)等树皮布纸基础上发明了轻而廉价,平整光滑,便于书写,省工又易生产的真纸——"蔡  相似文献   

14.
正吴大(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意斋。江苏吴县人,与翁同是同乡,官至湖南巡抚衙门。从吴大一生成就来看,他更以文字学、金石、考古学而著名。在甲午战争中,是自愿请缨却不精军事的败将角色。文人本色英武雄心《前湖南巡抚吴君墓志铭》《续碑传集》所载,吴大青年时代"即慨然有经世之志"。他入都应京兆试,上书条陈时政。秉公直言、无私无畏  相似文献   

15.
正又是一年槐花盛开的季节,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甜香。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季羡林先生写的《槐花》:"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在先生眼里,一棵一棵的槐树,枝叶交错,连成一片,堆琼砌玉,洁白如雪,满目嫣然,芳馨氤氲,将一身的清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期川籍儒者周洪谟"居显位,有文名,而又深于经术",其《春秋》学思想主要散见于所著《疑辨录》中。周氏对《春秋》"经文文本"、"周正时月"以及"训经之传"进行了辨疑,所论多出新意。他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常事不书"、"书以记异"等《春秋》书法观;另一方面也发挥了《春秋》"尊王"、"崇礼"、"奉天道为政"等经世大旨。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作家、学者王宏甲曾以《无极之路》《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人民观》等作品,获得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全国性奖项,并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近日,王宏甲携新作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天眼·南仁东传》(下称《南仁东传》)来到海南,参加第十一届海南书香节,并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为主题作首场读书报告会。会后,王宏甲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0,(9):169-169
<正>《传承》杂志创刊于1982年,原名《广西党史》,由广西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传承》以"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为主旨,大力发表红色精神、文化传  相似文献   

19.
杨树达先生曾推尊皮锡瑞云:"乡先辈善化皮鹿门先生,博闻强记,经学湛深,为吾湘二百年来所仅见",其今文《尚书》学为晚清学术之瑰宝,皮氏融合各种辑本,全面疏证《尚书大传》,明定条例,还原汉代《书》经。清代今文《尚书》学之研究,至皮氏达峰顶,为后人讨论两汉经学、思想发展,奠定了详审健全的资料库。然因晚清今文经学之主流在于阐发《春秋公羊》,皮氏于《书》又未能再发新义,加之其时学术出现新方法新材料,皮氏未能逮之,故其今文《书》学日渐式微,后继乏人。  相似文献   

20.
文廷海  谭锐 《求索》2010,(3):217-219
东汉《春秋》三传传授方式各异,《公羊传》的颜、严二家通过博士官学、家族私授和独立研修等方式;《左传》通过家族私授、独立研习;《穀梁传》则无专家之学,传业讲习者少。为争取统治者的重用,《春秋》三传间爆发了光武帝云台《左传》立博士之争、汉章帝白虎观会议经今古文学之争、汉灵帝何休与郑玄《春秋》三传长短之争。因此,东汉《春秋》学体现出《春秋》三传的兴衰与官方的重视相联系、《春秋》学受时代学术影响而谶纬化明显、《春秋》学章句逐渐趋于简省、《春秋》学对后世影响大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