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专家证人制度是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其功能是弥补法官在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帮助法庭查明案件中遇到的专业性问题.我国民事诉讼率先引进了类似于专家证人的制度,以补充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不足.本文试从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形态入手,分析引进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带来的影响及其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革新 《前沿》2003,(5):79-81
专家证人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特有的一种证据制度 ,我国在民事诉讼中也确立了这一制度。本文通过对两大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鉴定人制度和证人制度的比较 ,论证了专家证人制度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人制度有着不同的解释与特征。专家证人制度的内容包括专家证人主体制度、专家证言的质证和专家证言的采信。在我国,以新《刑事诉讼法》第192条为基础,构建和完善刑事诉讼专家证人制度必须厘清以下问题:专家证人的性质、专家证人的资格条件、专家证人的选任程序、专家证人的权利义务、专家证人意见的开示和专家证人意见的采信标准。  相似文献   

4.
专家证人在英美法系国家司法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作为专家证人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发源地,英美法系国家在专家证人理论和规则等方面均有着重要地位。我国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专家辅助人制度,通过专家辅助人参与到法庭审理,对鉴定意见提出合理异议,能够提高鉴定意见质证效果。但鉴于我国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规范尚不充分,实践中仍有诸多问题不够明确,因此可以在分析英美专家证人制度之得失基础上,总结完善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资格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英美法系专家证人资格的介绍与评论,力图从中获得启示,以针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现存的突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英美法意见证据规则 ,普通证人意见不可采 ,专家证人意见具有可采性 ,但在适用上都有例外。我国意见证据立法对普通证人意见规定有限可采原则 ;关于专家意见的采信 ,首先建立专家资格认定制度 ,赋予被告人委托鉴定人权利 ,是否采信由法官决定 ;无论普通证人还是专家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接受交叉询问。  相似文献   

7.
张才长 《前沿》2006,(6):137-141
大陆法系的鉴定制度和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各有优劣。目前,这两种制度有相互借鉴、逐步融合的趋势。我国现有的鉴定制度漏洞百出、问题严重,更应向这一趋势靠拢,借鉴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的鉴定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而专门辅助人制度的确立,无疑是这一借鉴、融合过程中的良好开端和成功典范。本文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专门辅助人制度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8.
中外司法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选任合适的鉴定人。英美法系一般采取当事人委托鉴定制度;大陆法系多采取司法官委托鉴定制度。鉴定人的诉讼地位,英美法系的国家将鉴定人视为证人;大陆法系的国家将鉴定人与证人区别对待,诉讼地位高于证人。鉴定人资格,英美法系采用鉴定人主义原则;大陆法系采用鉴定权主义原则。鉴定人资格审查,英美法系采取事后审查方法;大陆法系采取事前审查方式。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英美法系国家将鉴定人归于证人,权利和义务都包含于证人的权利与义务之中;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基本上采取司法官委托鉴定制度,鉴定人资格采取鉴定权主义原则,鉴定人资格审查未制度化,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我国的诉讼法未做具体规定。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的司法鉴定人制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被称为证人特权规则 ,是外国证据法中一个法治原则的体现。文章通过对外国证人特权规则适用的主体范围、特权规则内容的对比、总结 ,探讨在中国当前增设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又在其第192条增设了"专家辅助人"制度。这两处修改引发了对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疑惑。我国原有的"鉴定结论"源于大陆法系职权主义模式下的鉴定人制度;而"专家辅助人"又来源于英美法系对抗主义模式下的专家证人制度。上述两处修改的立法目的不明确,亟需司法解释对其做出明确的规定,以增强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英国的专家证人制度,近些年来在我国诉讼体制改革过程中掀起了一波浪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已有呈现。专家证人制度积极的法律价值是我国引入该制度的动力,但作为国外一项历史悠久的证据制度,它也有自己的缺陷,将其移植入我国,会因法律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不兼容反应。因此,探析专家证人制度在我国施行难的原因,对于促进专家证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范铭超  陆佩华 《求索》2007,(1):97-100
在我国商事仲裁中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必须关注并解决以下问题:专家证人的资格问题、仲裁庭对于专家证人制度启动的决定权问题、专家证人的选定程序问题、专家证人的回避问题、专家证人证词的质证问题、专家证人对于仲裁案件的保密问题。在借鉴外国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立法现状,应当对上述问题作出详尽的规定。从而保证该项制度的顺利运行,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宁林  潘星明 《人民论坛》2014,(1):143-145
专家证人拥有专门的知识、能力或者经验,在刑事司法中越来越注重证据说话的今天,建立专家证人制度是适应刑事司法文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我国当前建立专家证人制度的基本思路为:一是明确专家证人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确专家证人的选任和作证程序,三是明确专家证人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4.
专家证人拥有专门的知识、能力或者经验,在刑事司法中越来越注重证据说话的今天,建立专家证人制度是适应刑事司法文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的需要。我国当前建立专家证人制度的基本思路为:一是明确专家证人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确专家证人的选任和作证程序,三是明确专家证人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5.
证人的事实能力与法律能力是证人能力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现形式,两者之间的错位也决定了证人资格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并存的必要性。证人在大陆法系中被视为“法官的助手”,具有相对的中立性,法官对证人资格的审查奉行职权主义;证人在英美法系中被视为“当事人的助手”,具有一定的党派性,法官对证人资格的审查奉行当事人主义。我国证人资格制度存在严重的程序缺失,导致公权力运行的失范和私权利缺乏有效救济,应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设置证人资格的预先审查程序与开庭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16.
中美刑事诉讼有关证人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刑事诉讼是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主要代表之一,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在许多方面吸取了当事人主义的做法和经验。这种吸收在哪些方面值得肯定,在哪些方面仍然存在缺陷?本文仅就中美刑事诉讼有关证人问题作些比较研究,希望以此推动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进一...  相似文献   

17.
与国外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相比,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人证言这一证据形式规定得极为简略粗疏。为了恢复证人证言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证据地位,杜绝虚假证言,应当对目前证人询问规则加以所谓"科学化"、"规范化"的整体改造。我们必须借鉴英美法系国家成熟的"交叉询问",建立证人询问程序和证明力判断标准,充分激励代理律师,加强对证人的询问,努力向法庭展示案件事实,推进我国民事诉讼的庭审改革。  相似文献   

18.
拒绝证言权是指证人在司法机关要求其提供证言时基于法定的事由而得以拒绝的权利。各国刑事诉讼中多有此项证人权利的规定。大陆法系国家规定的拒绝证言权的对象和范围相对英美法系国家宽泛。立法者承认证人有拒绝证言的权利 ,是在实体真实与正当程序间价值权衡的结果 ,在逻辑上和学理上是沉默权延伸的必然结果。因此 ,拒绝证言权不仅仅是证据法上的一项抗辩权 ,更应属于基本的人权范畴。拒绝作证权在我国有实行的必要 ,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证人拒绝作证权制度 ,包括拒绝自陷其罪权、亲属之间拒绝证言权和职业、公务上的拒绝证言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举证责任、法院的职权取证、证人制度的规定存在着不足和缺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一些成熟的、司法实践中已证明行之有效的学说和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些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刑事诉讼中 ,证人出庭作证是法庭认定案件事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确保刑事证人出庭作证 ,使案件得到公正审判 ,必须在制度上对出庭刑事证人的法律地位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