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充与王符元气论之比较李少惠元气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思维成果之一,产生于汉代,并由王充和王符予以整理和系统化。二王批判地继承《管子》、《淮南子》的元气学说,抛弃《纬书》的意志之天,吸取其中“元气产生天地”的合理内核,对“元气”范畴重新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2.
《求索》1986,(6)
所谓“中国传统自然观不发达”的流行见解,与中国古代科学曾经领先世界的事实相悖。华东师大博士研究生李志林认为,中国元气论是可以与西方原子论相媲美的。两者虽具有自然观的一些共同性质,但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背景、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和思维方式,差异也十分明显:①作为世界本原的元素——原子与元气的含义不同:个体性或整体性,间断性或连续性,有形性或无形性,结构性或功能性。②形成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同:组合或生化(派生、  相似文献   

3.
1、“文气说”:文学生命论中国古代文论很强调文学作品如同有机生命体,应当充满健旺的生命力。所谓“文以气为主”、“诗文者,生气也”,倡导的就是这种生命力。中国古代的“文气”说,导源于哲学的“元气”论。元气论认为,气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它是自动的,它起初是混一的,后来分化为阴阳,再后来分化为天地男女、四时五行(这一环节,各家描述稍异),再后来化生万物;人禀“精气”而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国在现代世界中居于什么地位?从现代历史至今天现实,此种地位有何变化?学者们因不同意国外把中国在现代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贬得太低,一再起而抗争,于是引发了关于二战起点(是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还是日本全面进攻中国的“七七事变”或更早些的“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世界现代史的分期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5.
"愤青"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对外关系有内在的联系。什么是"愤青",中国千年外交史上有"愤青"现象吗?古代"愤青"与现代"愤青"有哪些相似和相异之处?怎样看待现代"愤青"现象?分析和梳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办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大国外交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什么是"愤青"现象】"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的天人合一论,有两种走向,一是依主与客二元观建立的"命题性"天人合一论,二是拿"天人合一"当作基本概念(范畴)的解释性天人合一观.而中国古代思想文献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是道德形而上学化的结果,天人关系具有泛道德化的统一性.用后一种天人合一观来解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亦无不可,但用前一种命题性天人合一论来概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质,就会产生思想史无法厘清的混乱,遮蔽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男人是女人的什么?这个话题,从古代到现代,是真正的保留话题,永不过时,只要人类存在。在这个世界,女人比男人更加注重情感,更加喜欢比较。女人最重视的,往往男人忽略了,而男人的一个不经意,往往令女人惊天动地……  相似文献   

8.
1937年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以后现代系统思想有了种种发展。那么,在西方的现代系统论形成之前,中国历史上有无系统论思想?在我们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回顾一下毛泽东对系统思想的运用、发挥(包括其局限性),是有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并且寻找一下它的历史必然性。 西方现代系统论产生之前,中国历史上不但具有丰富的系统思想,而且是系统思想之故乡,因为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社会,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历史发展呈连续性,即系统性强,不像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古希腊罗马、古代印度历史,它们的历史间断性较为明显,所以古代中国的系统思想相当丰富。如:大一统思想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则,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系  相似文献   

9.
深化生活世界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活世界理论的目的,是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观为基础,以现代西方和中国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为资源,以当代人类生存基本问题为依据,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世界观理论。要深化当前的生活世界理论研究,有三个方面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生活世界转向究竟对现代哲学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它体现了现代哲学的什么样的基本精神?生活世界与实践观的内在关联,怎样以实践观为基础建构生活世界的理论大厦?如何把生活世界理论与当代人类生存实践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价值导向的现代生活观?  相似文献   

10.
历代儒家先哲中,北宋著名的唯物主义儒学大师张载所提出的气一元论、“天人合一”论和“民胞物与”论,汇集了中国古代儒学生态智慧的精华,其立论的体系性、命题的鲜明性以及它与现代生态伦理内容上的贯通性,都代表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智慧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论摘编     
中国曾是世界经济中心吗? 近一二十年来,部分西方学者过分夸大中国前近代经济发展水平:麦迪森认为,从11世纪至15世纪,中国经济就人均收入而言一直领先于世界,这个说法很靠不住。因为就现有史料而言,要计算中国古代的人均收入是很困难的。弗兰克认为在1800年以前,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秩序中处于中心地位,这种观点也缺乏实证材料的支持。中国古代和某些外国的朝贡贸易,并不意味着中国是世界经济秩序的中心。在世界各国尚未形成“整体的世界史”的前资本主义时代,有没有一个“世界经济体系”的领头雁或支配中心,是大可怀疑的。把这顶桂冠加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头上,更显得不伦不类。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只是现代哲学在特定的条件中提出来的。由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只是哲学存在的合法性问题,这样就决定了现代哲学只能局限于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来寻找其答案。必须跳出哲学与科学的二元关系,把哲学置于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之中,从而把握哲学的独特性。与此同时,也必须改变问题的提问方式,不应再局限于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追问“什么是哲学?”而应追问“如何哲学地思考?”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反思性维度,哲学就是哲学地思考,简称“哲思”。  相似文献   

13.
真理的客观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承认不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之所在。然而,究竟什么是真理的客观性?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真理为什么具有客观性?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重新认识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一段时间,史学界掀起了一场批判西欧中心论的风潮。世界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无不同的中心?什么叫“西欧中心论”?关于批判“西欧中心论”有何问题值得提出来研究的?这一联串问题,至今仍有讨论的必要。人类各地区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在不同阶段,必然存在着不同的中心。前四千纪至前二千纪,整个世界都处在原始社会,仅古代东方进入文明时代。埃及文化、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快速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各国学者见仁见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机遇论"、"中国责任论"轮番出台,不一而足。中国的发展,到底是世界的机遇还是挑战?30多位来自中、美、俄、日、德、英等国的前政要、议员、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一、语言、思维和现实什么是语言?语言与人类思维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什么?语言是否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这是所有注重语言,把语言作为核心问题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所关心的共同问题。总的说来,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语言与思维之间有朕系,在总体上不可分割,但在具体分析二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上,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什么文化能够引领中国乃至世界不断发展和进步?建设"一带一路",什么文化先行?是和文化。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了一个普世真理:人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国和万事成、天和日月明、地和万物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总结起来,离不开12个字:厚德做人、和合做  相似文献   

18.
文艺美学诞生在中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一段时间我曾经不断思索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说在“古代”范围里 ,中华民族的学术思想对世界贡献多多 ,比世界其他民族毫不逊色 ;那么到了近代和现代 ,譬如就限定在近一百年左右 ,而且限定在美学和文论这个领域 ,中国学者对世界有些什么创造性的学术贡献呢 ?俄国学者拿出了“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学者拿出了“新批评” ,法国学者拿出了“结构主义”以及后来的“解构主义” ,德国学者拿出了“现象学”、“存在主义”、“接受美学” ,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等等提出了他们关于资本主义晚期艺术文化的“西马”理论……那么 ,中国学者拿出了…  相似文献   

19.
正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中国为什么能成功?改革的亲历者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告诉你答案。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正在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不过,历史是连续的,40年前,中国很穷。1978年,中国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子?究竟有多穷呢?众所周知,现在世界上最穷的地方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均GDP为  相似文献   

20.
异化并不仅仅是经济学、社会学概念,它更是概括人与世界的现代性关系,表达现代人类生存论的哲学概念。异化是现代生存论哲学发展中的一个主题性话语,只有把异化提升到现代生存论哲学基本范畴的高度来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异化思想所包含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人类生存矛盾视角看,人的“存在”和“意义”的矛盾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