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道德与诚信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建立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是道德建设和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坛》2012,(6):44-45
李英锋2012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法治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根基》认为,加强法治诚信建设至关重要,有了法治诚信,才会有法律公平,才有社会诚信和社会公平。当前,社会失信问题广为诟病,不夸张地说,对每一个社会失信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法治诚信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答案、症结。  相似文献   

3.
在2012年7月10日《人民日报》撰文《以法治建设推进社会诚信建设》认为,社会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多方力量、形成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在社会诚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立法、司法、执法、普法等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一是要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社会诚信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4.
万敏 《理论月刊》2004,(6):111-113
道德与诚信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建立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是道德建设和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陈秀萍 《群众》2012,(2):55-56
近年来,“老人摔倒没人扶”、“好人被冤枉”等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同时也刺痛着公众的道德神经。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加速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时代任务。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应当积极发挥法律对于社会诚信的能动作用,通过立法、司法推动社会诚信建设,使法律成为社会诚信的...  相似文献   

6.
古罗马人把诚信概念引入法律体系中,并且成为古罗马法的法律原则。诚信原则既是实体法的原则,也是程序法的原则,既是私法的原则,也是公法的原则,既是国内法的原则,又是国际法的原则,诚信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中。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当下我国社会诚信问题诱发的根源,不仅有道德,也有制度.不合理的制度以及制度不管用,都会诱发非诚信行为。制度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其规定合理与否至关重要。一旦制度规定不合理。就会“诱逼”虚假失信行为,产生大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制度变通”现象,导致“集体性”非诚信行为泛滥。另外,制度失效也会诱发不诚信行为。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对非诚信行为不能实现严惩,消解的是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瓦解的是社会成员的法律信念和信仰:社会诚信建设,不仅仅是社会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8.
“诚信”既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尽管从价值上看,诚信是法律制度的重要道德基础之一,但是从社会规范的角度上看,诚信规范与法律规范又是性质不同的行为规范,有着不容忽视的区别。另一方面,诚信与法律又有着功能上的互补性。我们应当根据二者的特点,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为社会中的普遍信任关系建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道、为政之策,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然而,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学术不端现象频现,社会诚信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并且缺乏法律体系的保障和支撑,社会诚信服务市场及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等。有效、可靠的社会诚信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制度之一。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在社会发展中“诚信”始终占据着格外重要的位置。 段祺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法律工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相关工作的体会,在许多场合总是呼吁:应当抓住时下社会各界都在关注诚信建设的有利时机,把建设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转化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社会信用体系,为正在构筑中的社会诚信形成一套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法律移植在我国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对国外法律制度的移植缺少对于法律精神层面的认同,也就是说法律规定与现实生活相脱节,而导致法律难以发挥其在社会中应有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法律移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行新的法律的环境,一种有效的资源——法律意识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  相似文献   

12.
法律行为是法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法学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法律行为理论却是我国法理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尤其缺乏对法律行为的性质、特征及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模式的系统研究,不能为各部门法学研究具体法律领域的行为提供一般理论。同时,现有的理论与部门法理论又很不一致,这无疑会影响我国法律调整的效果,影响法治进程。如何使法律行为成为各部门法行为的共同上位概念,实现对部门法的指导,改变法理学与部门法学脱节的状况,为未来我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我国法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法制含量是电视法制节目区 别于其他节目的根本标志,是法制节 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电视法制 节目法制含量的有效途径不是数量上 的增加节目的法制内容,而应研究如 何有效地让节目所包含的法制内容最 大限度地为观众所接受。法制含量是 否得到强化,其标准主要是看观众是 否得到更多、更有益的法制内容与服 务,最终落脚点是观众身上。只要我们 慎重选择题材,精心策划,并善于运用 表现形式,再辅以各种电视技术的合 理运用,就可以将法制事件以及其所 涉及的法律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完整、 准确地展示给观众。  相似文献   

14.
监狱工作法制化,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只是基础性工作,落脚点是必须要认真去遵守.这种遵守不但是针对监狱工作本行业的法律制度,而且是针对整个法律体系.法制化应包括法律制度的形成,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程序和法律文化的建设.监狱工作法制化的终极目标应是监狱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4条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定位,给我国民事理论和实务带来混乱.基于对法律行为的内涵的正确认识,合法性不应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必备要件,而只是评价已经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考量要素.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对法律义务冲突的探讨就是为了给法律义务冲突的解决提供可资参考的方法和建议。既有的解决方向只要求在冲突的法律义务中选择一个适宜的法律义务履行,就可能阻却因没有履行另一个法律义务而造成的违法或者应承担的责任。既有的基本解决原则是对冲突的法律义务在价值上排列顺序,履行一个价值高(或相等)的法律义务是舍弃另一个价值低(或相等)的法律义务并免除相应责任的正当理由。不论是既有的解决方向,还是既有的解决原则都存在值得我们反思之处。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习惯法文化是土家族长期生产生活积累所成,虽然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法治思想和法律制度,在民间仍然产生了若干经验性的法治观念,族规家法,民约民规。它对土家族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和观念上具有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是一种重要的法文化本土资源,是支撑土家族习惯法存在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8.
法律行为理论是法理学基本范畴之一,随着行为法学传入中国,我国学者亦重视对法律行为理论的研究。为了避免重复性研究,笔者不揣法陋,对法理学意义上的法律行为理论从研究意义、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的结构、分类、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9.
析当前法律类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中国法律人才的需求状况及中国法律教育在数量与层次方面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法律类高职教育的发展困境,对法律高职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针对当前法律类高职院校发展困境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大陆法系法官所奉行的演绎推理下的三段论思维模式面对简单案件是有效的,但是在疑难案件的审理中,由于三段论推理所要求的逻辑严密性,普适性的法律规则难以保证三段论推理中大前提的"真理性",因此需要对三段论的思维模式进行改造,在法律适用中区分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在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互动中,推动法律适用的进程,从而保证判决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