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9月中旬爆发于美国的民众“占领华尔街”抗议示威活动不仅迅速在全美蔓延,而且不断向世界扩散。比较直观地看。美国民众与金融业的矛盾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和阶级矛盾激化、两党政治矛盾和恶斗是引发抗议活动的主要因素。目前,抗议活动尚处于内聚人气、外溢影响的发展阶段,未来能否发展成为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活动尚待观察。但从时代背景看,抗议活动暴露了资本主义的深层危机和美国政治经济模式的深层弊端,也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趋势。抗议活动虽不可能发展成为美国大规模社会动乱.但对美国政治、社会乃至内外政策的影响将会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2.
受到中东变局波及的中东国家,尽管结构背景大同小异,但各国爆发的社会运动带来的国内影响却截然不同,如突尼斯和埃及发生了较为平和的变革,而利比亚、叙利亚却爆发了内战。社会运动在不同的国家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抗议者能否形成跨阶层动员以及军队的立场选择。抗议者形成跨阶层动员,是社会运动得以持续并实现规模扩大的前提;在大规模社会运动面前,军队内部是否发生分裂,则决定该国是否爆发内战。就此而言,社会运动演变为内战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形成跨阶层动员,一个是部分军队支持抗议活动或在抗议活动中保持中立。这一分析模式有助于研究者对社会运动是否会演变为内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中东、北非一些国家的骚乱,必将对地区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此番 骚乱的爆发虽有西方国家长期渗透和干预的背景,但主要还是当事国内部矛盾长期积累并最终激 化的结果。近年来,“金砖四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在骄人经济成就的背后,也积累了诸多社会 矛盾。中东、北非一些国家的社会骚乱,凸显了社会发展对一国政权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性,为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提供了重要启示。“金砖四国”需要正视和及时解决经济 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创新社会管理,为政权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2019年拉美15个国家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浪潮。有的抗议导致总统辞职、政府垮台;有的抗议引发社会动荡、流血冲突;有的抗议招致全国"宵禁",政府被迫放弃主办重大国际会议。一时间,多国动荡并发,同频共振,乱象丛生,被国际媒体称作"拉美之乱"。"拉美之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为最近40年罕见,构成2019年全球乱象的一部分。它既是拉美国家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更反映了百年变局中拉美国家对发展道路的迷茫。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国家希望通过结构性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10月23日,莫斯科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人质劫持案件。事发后普京政府采取断然措施迅速解决了危机,并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赏。然而,该事件深厚的国内外政治背景引人瞩目,它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和俄罗斯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关系乃至普京本人的政治威信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9.11事件至今,俄罗斯通过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和宽松的国际环境,但是要想彻底地摆脱危机,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俄政府的当务之还是要通过正确的策略来解决车臣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勤 《亚非纵横》2005,(4):45-49
2005年5月13日,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市爆发了一场导致169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严重政治骚乱事件。起因与乌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积重难返及国外势力插手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突尼斯爆发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执政长达23年的本·阿里总统迅即下台.2011年1月25日,埃及发生了抗议示威活动,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此后,中东其他国家政局也出现动荡,如也门、利比亚、巴林、沙特和叙利亚.中东剧变后,不少国家进入了政治转型期,而该地区长期处于蛰伏状态的政治伊斯兰势力异军突起,成为中东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8.
今年初,受突尼斯和埃及乱局的影响,约旦这个中东地区“民主化程度较高”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也接连发生大规模示威活动。尽管约旦政府紧急采取降低物价、补贴民众生活等措施,但反政府抗议活动并未得到有效抑制。民众诉求由经济改革扩展至政治变革,阿卜杜拉二世的统治基础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约旦国情毕竟不同于突尼斯和埃及,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9~ 1 0月 ,玻利维亚爆发大规模的群众抗议活动 ,反对政府的天然气出口计划。由于政府的镇压 ,群众的抗议活动升级 ,最终导致洛萨达总统下台。此次的天然气管道风波之所以引发剧烈的政治动荡 ,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 ,是近年国内经济、社会及民族矛盾长期累积的结果。洛萨达总统的辞职并没有使国内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矛盾得到解决。这些矛盾对玻利维亚政治的发展仍构成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来临之际,西欧经历着重大的社会变迁。 在这一背景中,移民 问题、抗议政治、社会衰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及经济利益等都为极右翼政党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与此同时,极右翼政党自身利用政治机会结构,从本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寻求对自己的支持,适时 地抛出吸引选民的政治议题,使其政坛地位日益凸显。要解释极右翼政党的兴起,必须构建一个多 元、多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因为它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豪俊  李思叡 《南亚研究季刊》2023,(3):62-79+157-158
在新冠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发达国家“加息潮”等外部冲击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国家受持续的外部冲击和内部发展矛盾影响,陷入债务危机甚至国家破产,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也是“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十周年。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分析了巴基斯坦债务问题的演变、成因和影响,发现巴基斯坦内部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政治局势长期不稳,制度薄弱治理不善,贪腐和恐怖袭击等问题频发,导致国家发展落后,长期依赖借债维持国家发展。本次债务危机严重冲击了巴基斯坦外国投资和对外贸易等多个方面,短期内化解债务危机困难,巴基斯坦政府应从全局出发,从短、中、长期谋求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东陷入几十年来未有的政治动荡。这场动荡“震源”起自今年初突尼斯爆发的民众抗议活动,此后迅速“传染”了整个中东。中东维系多年的威权模式正面临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1983年8月21日,菲律宾政府的反对党领袖,前参议员贝尼尼奥·阿基诺在流亡美国三年之后返回菲律宾,在大马尼拉国际机场遭到了暗杀。这一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些政府政界人士也表示了愤慨。本文试图分析阿基诺事件之所以会掀起菲律宾社会反马科斯政府浪潮的社会背景以及该事件对菲律宾政局的影响。 (一) 阿基诺事件使菲律宾社会陷于动荡不安之中,各界人士义愤填膺,把阿基诺之死归咎于马科斯政权。数千名大学生举行了抗议集会,数百万人为阿基诺送葬,由反对派组  相似文献   

14.
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几种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人称朝鲜战争为“韩国战争”或“6·25战争”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韩国从权威主义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化,人们开始反省权威主义时代的历史,在这种背景下,韩国人对朝鲜战争也有了新的认识:李承晚为了摆脱政治危机,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在南北关系上推行恐吓政策,在公开场合大肆鼓吹武力“北进统一”,对这场战争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朝鲜战争对韩国政治的影响非常深刻,可以说其余波至今犹存。美军在朝鲜战争期间的暴行被披露后,在韩国引发了一场反美浪潮,现在韩国人的抗议重点转向《驻军地位协定》,驻韩美军的日子将会越来越不好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菲律宾作为拥有全球第三大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中国家,其非政府组织的缘起、总体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并认为目前菲律宾NGO对国家和地区政策的影响仍然不大,但通过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互动,有可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影响政治决策。  相似文献   

16.
直到最近缅甸军政府强力镇压了2007年9月的和平抗议之后,这个国家才重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这个事件只是专制政权的领导导致灾难性问题的最新事例。几十年来,军政府的治国之策导致国家穷困,完全无视缅甸人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韩日领土与历史争端和韩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3月,韩日独岛(日本称之为“竹岛”)之争和日本国内频发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事端在韩国内引发大规模抗议日本的浪潮。这一系列事件直接导致韩日关系的急剧变化,迫使韩国改变对日政策,进而调整对外战略,以致可能改变东北亚战略格局。韩国进行战略调整的原因是近些年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国家关系等各种因素]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蒋真  郭欣如 《西亚非洲》2023,(1):85-109+158-159
巴扎商人是伊朗历史上除王权、教权、知识分子阶层之外影响伊朗历史发展的第四大力量,该经济群体的政治参与也是伊朗近代社会政治运动中的突出现象。巴扎商人作为伊朗传统社会的经济中心角色,构成该群体政治参与的经济基础。从1891~1892年烟草抗议运动到1905~1911年立宪革命,巴扎商人均通过大规模罢工、抗议示威等方式深度参与其中,但该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地位也经历了从领导中心走向政治边缘的位移。巴扎商人自身政治参与的局限性和逐利本质、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现代知识分子的兴起,构成了巴扎商人群体政治边缘化的内在逻辑。而巴扎商人政治参与从中心到边缘的位移,则体现了传统经济阶层在伊朗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深度与限度。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安全局势动荡因素增多,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前景未明,经贸领域泛政治化与泛安全化逆流涌动背景下,金砖国家始终秉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初衷,机制韧性经受考验并实现历史性扩员,进入转型升级新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金砖国家内外发展动能同步增强,将继续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可持续崛起探索新模式,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安全。中国积极践行金砖精神,与金砖成员团结自强,以务实合作更有效落实“金砖方案”,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爆发的《沙尔利周刊》巴黎总部恐袭案令举世震惊,欧洲的伊斯兰问题再度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而在此前几个月,德国已兴起了一股反伊斯兰运动,其声势不断壮大,几起游行示威规模之大令人始料未及。相关事件触及了穆斯林移民这根欧洲社会的敏感神经,成为影响德国社会安全的一大隐患,从而引起了德国政府乃至欧洲政界的警惕与普遍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