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深化川渝黔经济合作的意义 ——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夯实重庆的市场腹地,更大程度地发挥直辖效应 ——有利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和库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正把握战略机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构筑区域协商合作新平台,推动长江上游地区一体化发展,合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经济增长极。"自2017年以来,四省市发展改革委切实加强沟通,统筹协调环保、交通、人力社保等相关责任部门,深化务实合作,协商解决跨区域重大合作事项,共同推进三大重点工作方案63项工作落到实处。"7月26日,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持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对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做好总体规划,创新合作模式,建立合作机制,聚力"五通"建设,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疆特殊战略作用并打造核心区。  相似文献   

4.
分治10年后,川渝"两兄弟"再度牵手.   2007年4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川渝就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展开实质性合作.这一天注定会载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史.因为,川渝合作已不仅仅是川渝两兄弟的携手,而是整个中国大家庭的一件大事--川渝打造的"一极",将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后劲.   ……  相似文献   

5.
探访乌江源     
正贵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国家首批、长江上游唯一的生态文明试验区。作为贵州第一大河,横贯贵州的乌江生态保护怎么样?记者沿乌江一路前行,走近乌江源头。2021年,贵州坚决扛起上游责任,把高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任务纳入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全力打造长江珠江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作为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乌江(古称延江、黔江)历来是贵州极重要的水上通道。  相似文献   

6.
正春为岁首,携希望和梦想出发。《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下好共同深度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手棋"。一张蓝图擘画渝黔两地新未来。这是历史性决策、战略性谋划。重庆、贵州同处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中共中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时期对重庆而言,生态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接下来,我们要重点打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组合拳",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保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趋势,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积极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思考与运用》2007,(8):F0003-F0003
2007年8月30日,备受关注的首届“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高层论坛”在我市隆重开幕,中央国家机关、川渝两地有关专家学者,有关方面负责人聚集一堂,研讨统筹城乡发展大业、共商川渝合作发展大计。探索统筹城乡之路,共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共同打造国家重要增长极……历史赋予了重庆和四川诸多共同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李裴 《当代贵州》2021,(13):26-27
贵州地处长江上游,全省66%的国土面积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贵州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担当所承。贵州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协同推进、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努力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为研讨加强川渝合作,共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共同打造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探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路,2007年8月30日,由重庆市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政府承办的首届“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高层论坛”在重庆市举行。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川渝两地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两地省(市)级机关和部分区县负责人、部分大型企业负责人以及特邀代表120余人出席了论坛,中央财经办副主任唐仁建等12位嘉宾作了主题演讲。现将本次论坛有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意义重大。"奎-独-乌"区域地处新疆沿天山北坡城市经济群发达地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中心区,在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必然涉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等重点合作领域。同时,"奎-独-乌"区域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制约生态文明发展的因素。正确处理"奎-独-乌"大气污染治理,确保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建设稳健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川滇黔三省携手共建长江源头航运中心论坛"在成都市锦江宾馆成功举办,会议就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共建"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等一系列主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从川滇黔三省资源连片开发,依托长江建设四川经济支撑带等各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会议达成了《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川滇黔三省携手共建"长江上游航运物流中心"八市(州)共识》,这一共识将对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帮助。本文是这次论坛的会议综述,对这次论坛取得的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对该区域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十四五"时期,陇南市将秉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融合甘陕川元素的特色城市、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宜居宜游宜商的美丽家园. 一是更加注重发挥生态优势,努力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用心呵护绿水青山,深入挖掘绿色价值,大力提升山地特色农业、文旅康养产业、电商物流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2013年,四川经济如何全方位发展?本刊特邀专家分别就生态建设、产业转移、天府新区提出建议。一议"生态建设"王益谦(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成都市政府参事):四川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明确提出了"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成效"这一总体目标。2012年,四川的生  相似文献   

15.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下简称"伊犁州")处于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特殊地位,具有撬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良好条件,将伊犁州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的地位定为"核心支撑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伊犁州能否发挥好核心支点作用,关乎到新疆乃至全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全局。伊犁州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应实施外向型经济战略。要将对外经贸产业和国际旅游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和动力源,巧用欧亚区域市场经济板块,依托巨大的中亚和欧洲市场来拉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6.
田代贵 《探索》2006,(3):147-150
加快川渝黔合作,构筑长江上游增长极是三方政府的战略选择。川渝黔山水相连,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在对川渝黔空间发展战略、主要产业、资源条件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领域、战略目标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握手,1+1>2     
这一刻,注定会载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史:2007年4月2日,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和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代表两省(市)签署《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8.
黄海 《当代党员》2006,(10):F0002-F0002
被人们誉为“渝西明珠”的荣昌县,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腹心地川渝接壤处,是重庆三大经济区之一的渝西经济走廊的桥头堡.是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所在地。荣昌位于成渝两地之间.区位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传统产品独具特色.机械工业发达.作为“渝西明珠”上最亮丽的光环.畜牧科技城经过7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是硕果累累:畜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畜产品加工基地初具雏形.饲料兽药生产基地发展迅速,畜牧科技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9.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3,(11):26-28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如何涵养发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涉及三峡库区、秦巴山区等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重,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建设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也是我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生态的现状却是:集丰富、独特与脆弱于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