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广泽 《工会论坛》2014,(3):137-139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学生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很注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原有的学生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有必要对原有管理模式加以改进。新的管理模式要符合现代法律的精神,同时顾及学生的需求。要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使学生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与完善学生管理监督以及救济机制,加强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管理中去,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国高校的管理制度由传统化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迈进,最终使学生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在当下,管理工作需要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积极研究对策,努力探讨适应形势发展和要求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同时,要注意加强组织管理者自身建设,科学正确把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科学高效的学生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警察类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尝试使用柔性管理法、5S管理法、PDCA循环管理法以及SWOT分析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切实提高警察类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等各种变革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服务国际化的办学趋势。其深层动因在于柔性管理理念隐匿而产生的存在性危机。因此,柔性管理理念的澄明及复归是走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困境的关键。管理制度柔性化的培育为柔性管理理念复归开辟了路径,而柔性管理理念复归与重塑的要义在于对“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大学人文精神的捍卫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公民出入境管理法本身存在瑕疵,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导致我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陷入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我国现行的公民出入境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出入境管理法律体系。制定出入境管理法;建立统一的法律监督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试论艺术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森  高玮玮 《工会论坛》2007,13(2):110-1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使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新形势下学校外部环境、学生主体、学校及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出发,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北京高校学生法制化管理的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均应以此为指导,健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实行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发展教育和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所以,要从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关系入手,探究高校学生管理中易争议的八类纠纷的可诉性,提出厘定旧章、完善新规的工作方向,推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现代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上跨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构建适应警务化要求的学管工作系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能和质量,是公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当务之急。建立这一系统应以学生管理为核心,应实现与其他信息系统共享信息,还应当满足各个层次角色的需要,进而发挥系统对警务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与拓展作用。系统设计规划时还应注意保证数据权威性、正确性,注意合理地对工作进行分解,以保障系统可持续地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仍然存在多以刚性管理者为中心,而忽略柔性化管理的现象.本文在阐释柔性管理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契合点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柔性管理是未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发展绝不仅仅是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城市管理工作必须认真分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城市品位提升的新要求,科学定位城市管理工作的新任务。区域性特大城市快速推进对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理念、内涵与城市管理者心态、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现行的城市管理工作方式、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必须探索建立一套适应区域性特大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的功能定位科学化、管理主体的社会化、管理机制系统化、管理形象人性化、管理节奏高效化。  相似文献   

11.
论警务化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哲学观,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公安高校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公安人才的重任。为此,公安高校学生警务化管理工作更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完善原有的警务化管理的体制和方法,这样,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公安人才以服务于公安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功能定位上,警务工作整体的动态的需要是公安队伍管理定位功能和发挥作用的根本依据,要在此前提下实现队伍管理功能的“外应”和“内合”。在模式选择上,要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添加人文关怀,实现能动的科学管理和有序的人本管理的统一。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机会公平优先,兼顾结果公平”的原则,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公安管理的切入点是针对公安队伍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进行的。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对加强公安队伍建设,解决公安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贯彻“五条禁令”、加强公安内部管理工作应据此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狠抓贯彻落实;同时,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打牢民警的思想基础,把集中排查整治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安教育改革的要求使公安行政法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积极有效应对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的组织运作为例,研讨集行政法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执法技能为一体的公安行政法新型教学模式——“执法场景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整体构想。以期达成让学生接触公安实战工作具体情况、复习巩固公安行政法相关知识、锻炼独立思考能力、模拟运行公安行政执法程序、综合运用公安行政法理论和规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治安行政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努力推动治安行政管理在理念、法制、体制、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取消行政审批后,公安机关以往对场所的管理模式必然难以为继。公安机关要顺应改革,把握场所治安管理的主动权,转变管理模式,采取动态管理模式、等级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行业协会管理模式、联合执法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公安行政执法工具的限制是我国行政法治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然而,我国现行行政立法在规范行政权时疏于对公安行政执法工具的规范,致使公安行政执法工具规则规定的公安执法工具的范围过窄,要么就事论事,要么内容无序,要么操作性弱,等等。为此,必须加强对公安行政执法工具的法律控制,扩大对公安行政执法工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治安管理处罚是公安机关依法强制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名誉、财产或其他权利的行政法律制裁。《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以及针对外国人的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治安管理处罚种类重构对治安管理处罚中的问题的解决、公安机关的依法行政、公民权利的保护以及处罚种类的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种类执行适用中存在相关问题,应调整警告处罚的执行方式、建立罚款与拘留的转换易科制度以及增加"社会服务罚"和社区矫正两种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的公安行政管理中,公安机关享有大量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公安行政执法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要求公安执法者正确认识执法中“合法”与“合理”的关系,以合法原则为先;要求公安执法者在自由裁量权“度”的把握上应注重实现立法的目的、遵行公正公开原则的要求、考虑社会环境中正当的“情”与“理”。为保证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应加强公安行政立法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公安执法者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安执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全球性的行政改革浪潮给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重塑了传统的政府行政理念。政府治理模式由管制行政转向服务行政,由“机构导向”转向“顾客导向”。基于中西方行政改革的大背景和世界警务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境外公共部门的成功实践和例证,深入分析我国公安机关实施“顾客导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公安机关实现由生产者、管理者向提供者、服务者转变提供全景式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