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青年婚变增多趋势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市场经济对农村家庭婚姻的影响表现为:它使几千年来靠父母包办,以过日子为目标的家庭婚姻模式有了变化,农民开始了对婚姻质量以及家庭生活质量的关注。笔者通过对离婚案件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归纳,发现当前导致农村青年婚变增多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社会进步,人们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婚姻的传统角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我国的婚姻家庭度过了“经济共同体”和“生育合作社”的阶段,中国人不愿再将婚姻看作繁衍后代和维持生计的工具,而是…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社会学的视角,从宏观上对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女性独立意识增强,传统婚姻观念淡化;社会流动性增强,传统婚姻模式异化;婚姻替代资源增加,夫妻信任危机频发;交换资源减少,夫妻间吸引力弱化;离婚成本降低,婚姻解除方式简单化等.  相似文献   

3.
“80后”青年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并肩成长,多元文化的土壤塑造了其思想开放,观念活跃,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创业中依托对高科技敏感占有的专利,彰显个性,追求人生潜在价值,同时充分享受时代馈赠的时尚生活,造就了“很我”的风格。他们是时代前进中的风向标。“80后”青年群体特征越来越被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并已成为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解读“80后”青年群体特征的价值观、创新精神、创业方式、生活方式,可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络,因为青年是时代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的“三高”青年女性所面临的婚姻问题是当前我国出现的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三高”青年女性的婚姻问题主要表现为婚前的择偶难和婚姻不稳定两个方面。导致“三高”青年女性婚姻问题的原因一方面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  相似文献   

5.
青年群体的环境关心水平受制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文章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利用三期CGSS数据,探寻在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青年群体环境关心的影响因素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替变化的。研究发现,青年环境关心的历时性变迁,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转轨、生态环境状况和政府环境治理等时代特征密切相关:1.经济收入对于青年环境关心的影响呈现倒“U”形曲线,出生于20世纪60—80年代的个体,收入对其环境关心水平的影响效应整体上在波动增强,对于“80后”的青年群体,收入的影响效应在持续减弱。2.政府环保工作评价对青年个体环境关心的影响效应则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进而减弱。以上发现对于国内环境关心经验研究的整合与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婚姻是社会稳定的粘合剂,是维持家庭幸福和个人事业发展的基础与平台。随着社会进步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军人对婚姻质量的关注、婚姻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近期,笔者通过对部队580名24—30岁的适龄官兵开展的“关于部队青年官兵婚恋观问题”的问卷调查表明,青年官兵的婚恋观正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他们在对待婚恋的问题上,日益凸显出成熟、理性和客观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于1980年代,是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步伐而逐步成长的。近年来,社会学视角的青年研究迅速发展,在青年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性位置,社会学取向的青年研究往往引领着青年研究的主流走向。社会学对青年研究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同时也反映在研究主题上。"80后""90后"群体研究、青年群体的社会分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与社会融合、互联网与青年文化和社会参与、社会变迁冲击下的新婚恋观和行为等是当代中国青年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郭清秀 《人民论坛》2023,(22):107-109
当代青年被认为是网络社会的原住民,相较于其他群体,其更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近年来,青年“摸鱼”行为引发了大众持续关注与讨论。个别青年“摸鱼”是欲达而不求速、从众的比较、“反卷”的表达等社会心态的反映,源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思政课参与不足以及错误义利观误导等因素。个别青年陷入“摸鱼”误区,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整体环境因素。助力青年走出“摸鱼”泥淖,需要国家、学校、家庭等多方合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5—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十期数据,使用HAPC模型分析了我国青年群体中,高等教育在主客观社会地位回报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年龄越大,青年高等教育的地位认知和收入回报就越大,在青年中后期,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收入下降更晚,地位认知回升更快。高等教育对社会地位回报的时期效应呈“V”字型,地位认知回报后期增强趋势不如收入。高等教育的收入回报有显著的队列效应,随着高等教育扩张,“80后”和“90后”青年收入回报大幅下降。此外,随着年龄和近年来时期变化,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回报增加趋势高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而高等教育收入回报贬值在新一代东部青年群体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年以80后、90后为代表充满争议,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群体,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却存在令人不太放心的一面,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社会和教育工作者应辨证分析青年边缘性问题,积极寻求青年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把握青年群体特点并加以引导,使青年真正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1.
解析残疾青年婚姻缺失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呈现残疾青年群体中普遍婚姻缺失的社会现象,尝试解析这一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的共同原因,最终归纳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即经济困难、自悲心理、法理和道德二律背反的困境和多变的婚姻气候,并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它们是如何成为残疾青年走上婚姻红地毯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代船民的婚姻都呈现出同质婚姻的很多共性,这也验证了布劳的同质交往原则的适用。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方离婚率迅速上升的情况下,船民却仍然保持着非常低的离婚率,而船民们保守稳定的同质婚姻和稳定的家庭结构或许能给高离婚率背景下的人们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不仅扩大了人的自由,而且增加了社会风险和生活压力,造成以青年群体为主的严重的社会焦虑,这种焦虑集中表现在生存与发展、人际关系、身份认同和爱情婚姻等诸多方面。青年的社会焦虑不仅与他们相对宽松的成长经历有关,而且与社会转型时期大量的不确定性紧密相关。深入进行配套改革,强化社会公正和社会保障,是缓解青年群体社会焦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罗昊 《中国青年研究》2023,(6):78-84+14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青年职业农民的兴起已经成为当前最为显著的乡村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鄂东北S县青年职业农民的调查,分析了青年职业农民自我发展所面临的制度环境与实践困境,重点探讨了这一群体应对困境的能动策略。研究发现:青年职业农民的生存境遇受到政府扶持“帮能”不“帮弱”、关系用工日益异化和后致性竞争加剧带来的个体能力困境三重因素的影响。作为应对方式,青年职业农民积极建构出依附政府部门、专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等公共组织的“组织性依附”行动策略,获得了来自外部世界的雇工、技术和价值认同,在绕开村庄社会的基础上促进了个体的自我发展。关注青年职业农民的发展状况,重新厘清这一群体与乡村组织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乡村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菊华 《探索与争鸣》2023,(9):111-124+179-180
在中国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转化的现代语境中,离婚率逐步升高,维持婚姻的稳定性从刚性需求演变为弹性选择。新中国经历了三次离婚潮,离婚是多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女性主导性逐渐变强。每次离婚潮都与当时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宏观层面的制度和结构要素改变了旧有的离婚制度,同时形成了依旧残留旧制度痕迹的新的离婚模式。其中,跨越式的现代化之路与传统性别制度的叠加,形塑出不利于“甲女丁男”的婚姻制度,“三低”男性和“三高”“两难”女性被排斥在婚姻市场之外,进而生成“再婚困境”。婚姻家庭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分不愿再婚和难以再婚群体,辨识性别差异,洞悉经验数据中的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6.
“80后”群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8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群体特征。“抗震救灾”等公共事件凸显“80后”大学生“值得信赖,敢担重任”。科学发展观对“80后”大学生教育有重要引领作用。“80后”大学生教育的路径选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成才为根本。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家杨东平说,20世纪中国人婚姻进化的历程,最简洁的描述,就是从结婚自由到离婚自由。从80年代以来,我国离婚率直线上升。1980年我国结婚719.7万对,离婚为34.1万对,离婚率0.7%。至1995年,结婚为929.1万对,离婚则达到105.5万对,离婚率为1.8%。15年间,离婚率上升了近3倍。1997年,全国离、结婚比率为13100左右,而1980年这一比例仅为4.75%。从纵向看,我国离婚率上升比较快,但从全世界范围内看,我国尚属低离婚率的国家之一。对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婚姻法明确规定“准予离婚”,以保障当事人的离婚自由。对男女一方要求离…  相似文献   

18.
青年的婚姻问题不仅影响青年自身及家庭,也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当今适婚人群的主体,当代青年的婚姻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北京青年为调查对象,试图探究新世纪以来青年婚姻变迁状况。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角色分配对当代青年婚姻的影响最大;父母对青年的择偶决定有重要影响;性成为调节当代青年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仍有重要影响;出现"试婚""闪婚""裸婚"等婚姻时尚;夫妻之间良好的互动方式对直接提升婚姻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婚姻质量应明确角色分配并共同履行婚姻的责任和义务;理性看待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影响;重视性生活并对性保持理性的态度;树立合理的婚姻观;加强伴侣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变革与精神消费升级催生了数字内容的生产,青年群体通过会员消费成为数字内容的主要消费群体。通过对青年群体会员消费的剖析,可以发现,青年群体会员消费具有“唯快不破”的即时性获取、“体验至上”的情感性满足、“层级差异”的可见性供给等特征。青年群体会员消费的实践逻辑,在个体层面体现为时间控制和轻歇体验,在群体层面体现为圈层区隔与自我归属,在社会层面体现为动态诱导和非会员排斥,从而在会员消费过程中给青年群体带来情感满足、圈层归属以及碎片化消费、身份焦虑的双重影响。为了避免青年的盲目消费,也为了会员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建构会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从青年自身、网络平台和国家治理三个层面共同完善会员消费市场,引导会员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群体的流行语折射出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当代的青年群体作为中国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过渡人"这一角色的同时,又承担着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人"这一特殊角色.面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青年群体的民族心态、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姻爱情心态、生活心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顺向的社会心态变迁呈现主导地位,而逆向的变迁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