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璐燕 《求索》2012,(4):156-158
"反英雄"的创作范式,解构了少数民族自古有之的"英雄情结",同时为少数民族文学人物与时俱进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反英雄"在态度上表现的是少数民族文学对真实生活的追求,而其丰富的类型诉说的则是民族价值、民族精神外在的表现。从积极向上的平凡一族到被驯化了的小人物,从麻木、迷茫的一代到空虚荒诞的一代,他们虽有不同的表现,但都同属一类。新疆当代"反英雄"经典人物的创作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从真实的描述到深刻的反映,从隐匿性的内涵到显性的表征,从读者的接受到读者的共鸣,它为新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增添了有益的成分。  相似文献   

2.
自然—人—社会及其相互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的逻辑起点,三者是"三位一体"的。他们基于自然、人和社会的"三维化"思维达到了对所处时代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界定和正确认识,提出了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两大思路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破解生态环境问题"三维化"终极追求是"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全面内在统一,在本质上,自然主义是强调遵循规律而非自然权利或自然价值的科学主义,人道主义是强调以人为本、遵循人性发展规律的人文主义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共产主义则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自觉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社会。"三维化"诠释的价值在于有利于我们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范水平 《求索》2011,(6):201-204
文学是人学。现实主义认为,"人"的社会属性高于自然属性,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自然主义认为人的身体和生理本能决定着人的行为,而且认为人的生存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对人亦有着莫大的影响。李健吾深谙自然主义理论,他的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无论对作家的批评还是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批评,常取病理学、生物学、种族学的角度;在考察环境对人的影响时,坚持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辩证地研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重新审视其文学批评的自然主义倾向,对于我们当前的文学创作与批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寻根"是人类对基础文化结构进行追根溯源的一种认同与追思,而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是对少数民族文学现代感的强化,对中国文学的表述形式、中华文化的多元图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格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此为了确保少数民族文学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探析,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少数民族与世界文学的接轨,对当前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族》2013,(9):5-6
《珠江源头》以曲靖七个世居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元素为核心,进行艺术提升和整合,同时辅以近年来曲靖本土原创与表现主题密切相关的优秀作品,完整、艺术、生动地展现曲靖各少数民族特点鲜明、充满勃勃生机的民族文化、民族风采及珠江源头红土地的独特文化气质。晚会紧扣还原各民族对生命、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个立意,深层次地展示了维系各民族生存、延续灵魂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台具有主题独特、艺术表现独到、表现内容新颖丰富的散居少数民族地区代表性音乐舞蹈作品。  相似文献   

6.
获奖作品:纳西族作家和晓梅的《呼喊到达的距离》、白族诗人何永飞的《茶马古道记》和佤族作家伊蒙红木的《最后的秘境——佤族山寨的文化生存报告》9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民族宗教委、省文联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云南获奖作家作品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与会人员围绕3部获奖作品,深入研讨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文学事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金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云南文学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特定的认知范式密切相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其实就是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与后现代主义认知范式之争.中国许多少数民族认知范式的核心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同源共祖",在他们的观念中,人类与自然万物是同母所生或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是亲密的亲人和伙伴,人类与自然都不是世界的中心,真正的中心是超越和凌驾于人类和自然之上的、冥冥之中主宰人类和自然命运的一种神秘而又无处不在的"力量",其化身便是用现代汉语话语系统表述的"神灵".因而.这些少数民族不是"实体中心论"者(即人类与自然都不是中心),而是"虚体中心论"者(即左右和决定人类与自然的"第三方力量"是中心).这种生态哲学观采用的是"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蕴含着独特而非凡的科学智慧和哲学智慧,为我们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从"实体中心论"走向"虚体(非实体)中心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伦理自然主义以自然主义人性作为哲学基本前提,坚信人普遍具有内在的自然善性基础;人类的同情、互助的先天自然性印证道德自我善性的社会基础。性善论得到文化基因说的理论确证以及人类互助法则的支持。基于伦理自然主义的理念,传统文化重视反求诸己、返身而诚的道德修养求证之道,追求化德性为自然的道德境界。伦理自然主义是确证道德自我的本源价值与提升道德自我修养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邸利平 《前沿》2009,(11):30-33
如何理解"自然"是人类认识世界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与建立在外在对立和征服前提之下的近现代"自然主义"理解范式不同,古希腊哲学考察了宇宙生成、人类灵魂和城邦生活的自然本性,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古典"自然主义"观念,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一体,而且表达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美好秩序的追寻,从而具有更加丰富、合理的理论旨趣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宗教意识是宗教信仰的核心要素,在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可以发现创作者融入了少数民族的宗教思想,而不同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所表达的宗教意识各不相同。结合彝族、傣族、藏族、维吾尔族、鄂伦春族和赫哲族题材美术作品,分析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的宗教意识,并进一步揭示了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宗教意识的内涵,指出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的创作者希望通过其作品表现"万物皆有灵"、"万物皆美"、"轮回因果"以及"天人和谐"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11.
汪皎英 《前沿》2002,15(11):130-133
自然主义是近代以来的一种基本的时代精神。它认为世界上存在和发生的一切都是自然的 ,都可以用自然方法和原理加以说明。由于这种自然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 ,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出现了三个认识上的误区 ,本文试对这三个误区进行澄清 ,阐明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逾百年时间内,英美两国共有7位少数族裔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接近获奖者总数的40%。文章结合这些少数族裔作家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分析了他们的文学主题和创作视域,对其文学创作中的诸多异同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少数族裔作家频频获得诺奖委员会的认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他们在创作题材、创作技巧、文学视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也反映了诺奖委员会在诺奖评选中的价值导向。同时也表明,人类正以更加包容的姿态面对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各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主要表现在色彩纷呈的名特菜点和多姿多彩的酒文化方面。在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正在展现其特殊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道家思想以"自然无为"为本,崇尚返璞归真,其鲜明的自然主义哲学将"道"作为万物之本。"道通为一",认为人和自然万物是平等共生的,对于克服"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很有裨益;"人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助于缓解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紧张冲突关系;"守真节欲"的思想有助于克制自身贪欲私心,养成勤俭节约、绿色生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李晓娜 《求索》2012,(10):124-126
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与浪漫美学传统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关系。他在作品中抒发强烈的个人主观感受,强调创作的自由性,感悟人类生存的精神困境,描写爱欲与死亡的心灵挣扎。村上塑造了具有的魔幻直观性、神秘性、超验性的"异质人物",体现出浪漫美学想象力的敏锐、怪诞和神奇,表现出都市文明中生活的现代人对自然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始终。从其解决方式来看可分为以对人的欲求的压抑为条件的自然主义解决方式 ;以人类欲求的膨胀和对自然的掠夺为基础的人类中心主义解决方式 ;以企图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式。当今人类的生态危机已使人类别无选择 ,可持续发展解决方式尽管举步维艰 ,但它以其合理性成为当代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的唯一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探讨近20年来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创作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从台湾少数民族主体这一相对边缘视角言说历史的再现与批判潜能,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相关文学创作与诠释所折射出的台湾政治文化变迁。台湾少数民族与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在处理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时的切入视角与美学策略有显著差异:台湾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追溯被汉文化入侵、改造和收编的历史,反思部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命运,并通过召唤部落文化传统来重建族群认同;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为扭结呈现创伤记忆,一方面流露出某种赎罪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淡化历史上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倾向,以共构入史的策略将台湾少数民族的悲情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本文认为,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分析应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社会背景的考察相结合,才能还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在当代台湾的兴起与质变过程,进而把握近20年来文学领域对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所呈现的历史眼光与意识形态心理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体育场域的游戏化形态摆脱了现代竞技的焦虑,代表着人类最原始的运动冲动,其超越性内涵与感性表达方式提供了观者幻想世界的快慰,构建了体育场域中的人境、物境、心境协调统一的美学视野。在此,具体分析了少数民族体育场域的肢体游戏、情感游戏以及心理游戏表现,论述了少数民族体育游戏"以美育体"、"以美育人"、"以美育己"的美育向度,揭示了游戏化体育的终极意义,即让人懂得享受体育娱乐,也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同时开展了广泛的民生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少数民族的民生建设尤为突出,不仅与国统区、沦陷区的少数民族生活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还与边区政府成立前的生活状态产生巨大改变,从而吸引了大量的蒙回民迁入边区。由此,陕甘宁边区成为少数民族的"天园"和民族解放的"灯塔",对全国少数民族实现民族独立和民生幸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聂茂 《求索》2014,(7):128-132
欧美自然主义文学,主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香樟年记》展示一个生活在中国当下都市中的亲历者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可以视为自然主义文学的中国书写,这种书写回归传统价值,唤起人们对于自然应有的珍爱和尊重,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