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业秘密权所保护的信息和消费者知情权所应了解的信息可能相重合或由于这两种权利界限的模糊,导致经营者商业秘密权与消费者知情权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尽在利益平衡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权利位阶原则、权利限制原则,合理考虑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在法律规定中划清二者边界,个案中在认定消费者知情权代表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发挥人民陪审制度的优势,正确认定经营者商业秘密权的所代表利益的性质,针对具体情况对经营者商业秘密权与消费者知情权作出合理限制;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指导作用,通过完善质量认证制度、商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制度和具体个案官方介入确认等方式,以期使经营者商业秘密权与消费者知情权冲突得到最大程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黎园  卢韬 《法制与社会》2012,(35):91-92
商业秘密的特征决定了信息公开范围越小越好,而公众知情权则要求公开商业秘密,尤其是与社会公共利益关系甚密的商业秘密。二者不同的价值追求,决定了商业秘密的保护和公众知情权之间必然会出现冲突。本文从商业秘密和知情权的价值追求出发对二者不同的利益追求进行考量,在此基础上对商业秘密权利限制的理论依据作出探讨,最后提出了实现商业秘密与公众知情权相互协调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书信作品中的物权、著作权和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书信具有独创性,便成为书信作品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作者享有书信作品的著作权。作者将其书信投邮,使得书信的物权发生转移,收信人成为书信的所有人。所有人行使权利时可能会与著作权人的权利发生一定冲突,如展览权,应将之赋予著作权人。同时所有人行使权利时,应基于诚信原则或约定,注意对著作权人隐私权和商业秘密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国家知情权是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享有的获取相关信息的自由和权利。这种源于国家需要的自然权利已在众多国际关系领域被国际法确认为法律权利,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外延逐步从私法上的国家对国家的知情权扩展到了公法上的国家对国际组织的知情权。从权利实现方式来考察,国家知情权有两种:一是通过国家或国际组织主动公开信息的方式实现的消极知情权;二是通过国家或国际组织履行条约透明度义务的方式实现的积极知情权。就权利行使而言,国家知情权可以由权利主体的国家单独行使,也可以由权利主体的国家授权的国际组织集体行使。同其他法律权利一样,国家知情权的实现和行使是有边界的。不仅国家对国家的知情权要受到国家保密权的限制,而且国家对国际组织的知情权也要接受国际组织被其成员国所授保密权的制约。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表明,国际法对国家知情权的保护和限制,作为人类建立国际关系阳光规则的一种法律努力,不仅对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而且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就业权平等和企业用人自主权的冲突与救济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人自主权。实践中 ,企业行使用人自主权 ,常常限制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因此 ,应加强相关的立法 ,以真正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6.
商业秘密与公众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波 《法制与社会》2011,(2):106-107
商业秘密具有公益性与私益性。商业秘密的私益性是其与公众知情权发生冲突的根源,冲突表现为与消费者知情权冲突,与股东知情权冲突、与其他社会公众知情权冲突。商业秘密的公益性要求商业秘密所有人在一定限度内公布商业秘密。提请公布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须是对信息享有适当的利益的人,并且限制了商业秘密公布的范围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调职权论略     
调职权是用人单位基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享有的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或工作地点的权利,这一权利需要受到法律法规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工作规则的约束。以调职权的权利来源为划分标准,可将调职权分为法定调职权与约定调职权两种类型。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调职权与解雇权、惩戒权关系最为密切,三者既有相同之点又有差异之处,因此在区分调职权与解雇权、惩戒权的前提下,寻求三者之间的协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股东知情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法》中的股东知情权是一个权利体系,其分别由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账簿查阅权和检查人选任请求权三项权利所组成。上述三项权利的内容虽然各异,但中心是股东对公司事务知晓的权利,都是为了能使股东获得充分的信息。而股东知情权的行使,不仅直接涉及到股东自身权益的实现,而且与公司管理是否规范化紧密相连。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改为契机,通过对新旧公司法规定的股东知情权进行对比,旨在探讨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理论基础,行使范围、利益冲突和平衡。  相似文献   

9.
公司作为以盈利为目的团体,由成员——股东组成,是股东获取利益的工具。所以,股东作为公司的成员,为获得相应利益,其只有对公司事务的不断“关心”,方才能够有效行使管理决策权,维护股东自身利益。而股东作为公司所有者,关心公司事务的基础同样来源于对公司事务的知悉,有权知悉公司内部信息的权利——知情权,也就必然成为股东的基本权利。但是,因利益的追求而引发冲突同样是公司内部永恒的规律。公司之中,股东与公司之间、股东与股东之间,以及股东与公司董事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也就必然存在,从而导致股东知悉公司事务的权利屡受侵害,股东知情权的保护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司法问题,下面的具体案例则是对这一问题的较好诠释。  相似文献   

10.
商业秘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在国际经济一体化、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商业秘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基于劳动关系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无疑成为商业秘密保护的核心.因此,对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理论基础、法律理念冲突与协调,以及商业秘密权和劳动者劳动权、择业自由权的平衡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加强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劳动基准法虽具公法性质,但亦属于公私法交融的第三法域,其义务主体为用人单位,而权利(力)主体则有劳动者和国家。当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基准义务时,劳动者实体权利的救济程序则有劳动监察程序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这两种救济程序存在一定的重合,而这种重合导致了程序冲突,需要在立法上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2.
离职后竞业限制法律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却也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权、生存权。要解决平等就业权与商业秘密保护之间的冲突,应遵循诚实信用、平等、合理原则,也应坚持基本生存权优先原则,利益平衡原则。目前,中国竞业禁止制度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导致了司法实践的裁判不一和混乱。本文提出了竞业纠纷实践中经常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并且试给出了相关的具体法律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竞业限制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通过比较分析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国际发展趋势,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要通过立法赋予劳动者罢工权、结社自由权及集体谈判权等程序性权利与资方实现,但是劳动者不享有或无法行使这些权利与资方制衡,只有依赖于政府履行"规制者"、"监督者"、"损害控制者"、"调解与仲裁者"职能,保护外资企业劳动者权利。  相似文献   

14.
小辞典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指两个以上劳动者,按照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依法成立的经济组织。意义在于劳动者与资本所有相结合,既行使劳动者权利,又行使股东权利。职工持股会是指工会下属从事内部持股管理,代表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行使股东权利,对企业起监督作用,并以公司工会社团法人名义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  相似文献   

15.
现代劳动法的基本理念是保护与救济劳动者,劳动者的预告辞职权是立法对此种理念的体现和维护。但该权利的不恰当行使会损害用人单位的权益,因此必须改革劳动合同解除的具体制度并完善用人单位损失的救济体系以达到双方主体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6.
“两权重叠”是目前矿业权领域中普遍存在但尚未妥当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两权重叠”问题的症结是煤炭和煤层气两个不同矿业权权利行使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而矛盾形成的根源则是国家在设置两个矿业权之初,未能认识到客体的特殊之处和权利的实现问题。相邻关系和权利瑕疵是实践中“两权重叠”涉及的两个主要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劳动关系中的保密义务和竞业禁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慧 《行政与法》2004,(10):121-12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可以减少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侵犯的机会,但劳动者的保密义务不以当事人之间的明示约定为前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竞业禁止协议必须建立在真正的契约自由的基础之上,以用人单位存在可保护的商业秘密为前提,并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上的股东知情权是一个权利体系,其分别由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账簿查阅权和检查人选任请求权三项权利所组成。股东知情权的行使,不仅直接涉及到股东自身权益的实现,而且与公司管理是否规范化紧密相连。因而,世界各国在制定公司法时都对股东知情权做出一定的规范。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中,关于股东知情权立法上作了完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增强了股东知情权保障与救济的可操作性。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并非尽善尽美。就股东知情权中的股东查阅权而言,行使查阅权须受三个方面的限制:不应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不应影响公司的运营效率,不应损害公共利益。考虑到我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因素,我国股东查阅权制度的完善应以引入英国的检查人制度为主,即建立公司检查人制度。既对大股东权利进行限制,又对中小股东的查阅权予以保障,以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具体制度,以限制与保障股东查阅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整理和研究有关竞业禁止的案例发现:就保护商业秘密而言,商业秘密侵权之诉难度更大、胜算更低,企业更倾向于依据竞业禁止协议提起违约之诉。但在经济补偿金和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关系上,法院倾向于认定未约定或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竞业禁止协议无效。鉴于占据主导地位的"无效说"使得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权的保护陷入两难境地,且实质上并未有效保护劳动者的择业权,笔者赞同"有效说"之法律设计,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协议补充以确认竞业禁止协议之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