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宗族曾是传统基层社会的自治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宗族治理权威也随之发生流变。从S镇的祠堂重修之风来看,祠堂作为宗族治理权威的重要象征,局部范围内的重修活动对宗族治理权威的再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宗族精英流失、治理效力减弱、制度缺席以及民主价值缺失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宗族治理权威在实质上难以被重塑,使得其难以成为国家治理主体现代化中的一部分存在。  相似文献   

2.
宗族组织是由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利益共同体。我国古代宗族组织参与基层乡村治安控制是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宗族组织进行基层乡村治安控制依赖于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安排,包括治安控制的依据、条件、范围、程序与手段等。宗族组织在稳定基层政权、调解矛盾纠纷、预防和制止犯罪等方面发挥了维护秩序的功能;但与此同时,宗族组织在基层乡村治安控制中也有消极的一面。在当前治安工作中,公安机关应引导宗族组织发挥治安秩序维护功能,抑制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3.
宗族组织是由血缘关系联结而成的利益共同体。我国古代宗族组织参与基层乡村治安控制是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宗族组织进行基层乡村治安控制依赖于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安排,包括治安控制的依据、条件、范围、程序与手段等。宗族组织在稳定基层政权、调解矛盾纠纷、预防和制止犯罪等方面发挥了维护秩序的功能;但与此同时,宗族组织在基层乡村治安控制中也有消极的一面。在当前治安工作中,公安机关应引导宗族组织发挥治安秩序维护功能,抑制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4.
宗族组织在我国农村广泛存在并发挥一定作用,也是农村治安资源之一。宗族组织在社会治安中有规范和监督族人行为、调停纠纷、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弥补农村警力不足等作用。但宗族组织同样有引发社会治安事故、可能演变为农村黑恶势力等危险。因此,我们要加以引导和管理,发挥宗族组织在农村治安中的作用,严厉打击宗族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农村宗族活动明显增多,但这只是阶段性、局部性现象,不会成为一种影响农村政治和治安稳定的重要社会因素。就农村宗族活动对农村政治和治安稳定的影响而言,其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且彼此难以剥离。传统的农村宗族活动属于风俗习惯,没有对之进行限制的充分的法律依据。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对农村宗族活动采取放任态度的基础上,严肃对待与之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后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这一社会结构变动时期,在这期间社会控制机制的变革与日益凸显的矛盾都深刻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性,治安秩序作为社会秩序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波动和不稳定,从而造成社会失序。由于治安权威是治安秩序结构的重要部分和有力保障,因此,从治安权威的角度来探讨治安秩序的重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农村宗族活动明显增多,但这只是阶段性、局部性现象,不会成为一种影响农村政治和治安稳定的重要社会因素。就农村宗族活动对农村政治和治安稳定的影响而言,其消极性与积极性并存,且彼此难以剥离。传统的农村宗族活动属于风俗习惯,没有对之进行限制的充分的法律依据。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在对农村宗族活动采取放任态度的基础上,严肃对待与之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警察执法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和阻挠,执法权威受到挑战。治安权威在治安秩序结构中与治安规范、治安实体共同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动态整体。因此,从治安秩序结构角度看,要实现重新树立警察权威的目标就要在强化治安权威本身的前提下,借助于完善治安规范,并从治安实体着手以达到重塑和巩固警察权威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构建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宗族村庄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村庄聚落样态,具有鲜明的血缘纽带特征。虽然近代以来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外部输入不断增多,但粤西黄村以宗族组织为代表的传统因素在当下的村庄治理中仍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其内生性因素强于外嵌因素,不仅能团结村民宗族成员,号召募捐获取村庄发展资金,而且通过成立村庄治安队为村庄提供了治理秩序,并以宗族组织与县、镇博弈以获取村庄发展资源。以村两委、乡镇、县为代表的现代治理组织在黄村的治理中无法取代黄村村务理事会的治理效用。挖掘乡村社会本身所含有的特殊资源,也许是宗族底色下大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国的民商事习惯主要以礼经、礼典、礼志、风俗习惯、教义教规、蒙书、宗族规约等载体表达出来,有时也记录于国家法典。这些习惯大致可以分为宗族组织习惯、村落组织习惯、行业组织习惯、宗教组织习惯、江湖组织习惯、部族组织习惯六大类。这些习惯的权威来源主要是社会生活积久成习的惯性力、社会组织内部公众意愿及舆论威力、社会组织首领的身份权威和道德感召力、国家对社会组织自治权的默认或公开支持等。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刑事警察权的配置与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一方面要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秩序稳定,另一方面要依法行使权力.实现执法公平正义。在当前刑事犯罪高发期,应赋予公安机关更有效的打击犯罪的权力。并提高刑事警察权运行效率。在保证刑事警察权充分、高效的同时,应确保权力配置与运行的法治化以及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是党和人民赋予公安机关的神圣职责 ,是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依法治国方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确定 ,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在全省公安法制工作会议上 ,一再强调提高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 ,特别是加强公安执法的内外监督机制 ,加强国家机关的监督 ,加强社会的监督和公安内部的监督 ,以形成对执法过程的全方位监督机制 ,促进民警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公务时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越来越多,特别是遭到暴力阻挠,甚至人身遭受围攻殴打呈频发势头,这必将动摇公安机关在社会公众中的整体执法权威。因此,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到树立执法权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赋予人民警察相应的权力和地位,改善执法条件,树立人民警察的强制性执法权威;通过提高人民警察自身素质,树立人民警察的自然性执法权威;通过强化对外宣传,弘扬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真正担负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 ,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增多 ,由此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也必然增多 ,如何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必然是公安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维护稳定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因此 ,有必要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和谐的公安执法以协调、和谐为目标,使公安执法工作更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群众利益、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为了实现和谐的公安执法,我们必须保证对公安执法结果普遍遵从;必须以公正的公安执法为目的,宣扬公平、正义,从而维护公安执法的权威。为此,我们必须从构建正当的法律程序、努力实现公安执法的实体公正和形成良好的公安执法环境等方面提升公安执法权威,以期保证公安执法较为和谐而顺畅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颇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宗族势力的迅速崛起,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的社会秩序,农村基层政权受到冲击,社会治安秩序遭到破坏;二是干群矛盾的日渐激化,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三是社会治安形势的异常严峻,使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受到威胁,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受到严重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公安机关应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的公安行政管理中,公安机关享有大量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公安行政执法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要求公安执法者正确认识执法中“合法”与“合理”的关系,以合法原则为先;要求公安执法者在自由裁量权“度”的把握上应注重实现立法的目的、遵行公正公开原则的要求、考虑社会环境中正当的“情”与“理”。为保证公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行使,应加强公安行政立法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公安执法者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安执法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暴力袭警事件频繁见诸于媒体,公安机关及其警察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的同时自身权益受到严重影响,警察权威下降成为不争的现实,全面重建警察权威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传统的公安法学教育是在职权主义诉讼理念基础上展开的,偏重于法的适用中的工具主义,已经不适应21世纪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现代警察执法的国际趋势,必须调整公安法学教育理念,重视法的多重价值认识与教育,调整法学知识结构,重新界定公安法学的教育目标并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