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木瓜蛋白酶消化法,从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人工感染鸡的淋巴细胞瘤表面提取马立克氏病相关肿瘤表面抗原(MATSA)。所获得的抗原与从肿瘤细胞表面洗脱的抗MATSA抗体在ELISA中呈阳性反应。将这种抗原与白油佐剂乳化,给20日龄鸡肌注免疫3次。应用间接ELISA对被免疫鸡的MATSA抗体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免疫前正常鸡的血清中无MATSA抗体存在,而用这种抗原免疫后10天即可形成抗体应答,ELISA的OD值(X)为0.23,至第3次免疫后10天,OD值(X)为0.44。这表明从鸡MD肿瘤细胞提取的MATSA,再好鸡免疫接种后可出现明显的抗体应答。木研究结果为MD肿瘤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制备免疫原,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是LJ10A,LM11和LB5,而与其余种的李斯特菌和属外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3株单抗均为IgM,所识别的抗原为菌体表面蛋白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西咪替丁和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对28 日龄鸡每天分别按2 .5 、10 .0 、100 .0 和400 .0 m g/kg 体重西咪替丁或2 .5 、10 .0 m g/kg 体重左旋咪唑饮水给药,连用3 d 后再分别肌肉注射绵羊红细胞(SRBC) 和牛血清白蛋白(BSA) 或布鲁氏菌(BA) 抗原。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CD+4 /CD+8 淋巴细胞比值;测定血清SRBC、BSA、BA 抗体效价和血清补体总活性。结果表明,西咪替丁能明显增强鸡外周血T 淋巴细胞功能,但对B 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明显升高血清SRBC、BSA、BA 抗体效价;10 .0 ~400 .0 m g/kg 体重西咪替丁能明显升高CD+4 /CD+8 淋巴细胞比值和血清总补体活性。西咪替丁与左旋咪唑相比具有非常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牛O型和A型口蹄疫(FMD)双价灭活苗免疫小白鼠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了其病毒特异性T细胞增殖应答,相应抗原对免疫组淋巴结细胞的刺激增生作用高于未免疫对照组;通过氨基黑-10B比色分析法检测了其致敏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免疫组为14.3%~15.5%,未免疫组为3.2%;通过常规毛细管法检测了白细胞移动指数(MI),免疫组为0.75和0.70,未免疫组为1.13。以上3项检测结果经F检验,均达到1%的显著水平,表明小白鼠接种牛O型和A型FMD双价灭活苗后,激发了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外报道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Gray株的纤突蛋白(S1)核苷酸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S1蛋白主要抗原决定簇基因两侧的一对引物,其跨幅为1.0kb。用该引物对从内蒙古、天津、山东等地分离的3株IBV进行RNA提取,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3个毒株均获取了与预期一致的PCR产物。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PCR方法可检测出10pg的模板  相似文献   

6.
给20日龄雏鸡注射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GC)制剂———地塞米松(Dex),结果不同剂量的Dex对鸡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都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体外试验进一步证明Dex能抑制鸡脾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活性,用10-7mol/L浓度的RU486(mifepriston)阻断鸡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则可逆转这种抑制效应。试验证明25mg/kg体重剂量的RU486在鸡体内有拮抗Dex抑制鸡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证实GC诱导鸡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是由淋巴细胞的GR介导的。所以,部分阻断GR可防止鸡体因GC升高所导致的免疫力下降,这对提高鸡的疫苗免疫效果及应激状态下抗病力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羊脑多头蚴囊液和囊壁粗抗原以12mg/只的免疫剂量与等体积的白油-司班佐剂乳化,分3次免疫羊。于第3次免疫后14d,经口攻击感染多头绦虫虫卵2500枚,攻击后225d,剖杀检查免疫效果。结果囊壁粗抗原免疫组羊只全获保护,囊液粗抗原免疫组羊只(3/4)获保护,另1只羊脑中有直径0.6cm钙化的多头蚴病灶,其间为干酪样物质。而感染对照组羊脑中均有多头蚴寄生,其中1只羊脑中有3个多头蚴包囊,致使羊的脑组织极度萎缩,呈一层薄膜包围在包囊周围。免疫羊血清抗体滴度与免疫保护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免疫羊体重略高于对照羊  相似文献   

8.
选12只自然感染绵羊慢病毒(OvLV)的成年新疆美利奴羊,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AGID)试验连续检查血清中OvLV沉淀抗体,发现抗体应答的类型发生转换,即只出现对病毒核心蛋白抗原(如p25)的抗体(外线)、出现对病毒包膜糖蛋白(gp135)的抗体(内线),同时出现对p25和gp135二者的抗体(双线)互相转换。从试验羊的多个器官中分离到3株OvLV,分别命名为OvLVNXJ55,NXJ73和NXJ0418株,其TCID50/mL值依次为1×10-5.6,1×10-5.4和1×10-4.5。剖检的6例均有淋巴细胞性乳腺炎,其中2例同时有淋巴滤泡形成,病变率为100%。肺无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病变,2例肺内有淋巴滤泡形成。脑、滑膜无OvLV感染的特异性病变。所有试验羊未发生任何与OvLV感染有关的临床症状。结果表明,乳腺是对OvLV最敏感的靶器官,OvLV北疆株为弱毒株,新疆美利奴羊是对OvLV的低敏性品种。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头蚴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和将原头节进行体外短期培养后获得的排泄分泌(ES)抗原,以4g/L抗原量与等体积的白油-司班佐剂乳化后,按每次2mL剂量对试验羔羊进行3次免疫。于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攻击感染2500个多头绦虫虫卵,攻击后225d剖杀各组羔羊。结果感染对照组羔羊全部感染了多头蚴,所含原头节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0.390~0.410mm×0.395~0.415mm。原头节可溶性抗原及其ES抗原免疫组有2/3羔羊获全保护;1/3羔羊未能获保护,但其多头蚴包囊的大小、原头节数目及大小均小于感染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选用黄芪等10种天然药物,将264只8日龄蛋用雏鸡分为11组,每组24只。10个试验组,每组饲料中添加1种天然药物。在鸡3,5,7和10周龄时检测T淋巴细胞E花环(ERFC)形成率、B淋巴细胞花环(EAC)形成率、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结果证明所选用的药物程度不同地增强了鸡的免疫功能。从中筛选出黄芪等7种免疫增效作用较强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用醋酸缓冲液和40%饱和硫酸铵连续沉淀法从绵羊棘球蚴囊液(SHCF)中得到部分纯化抗原(SPPCF),并从中分离了抗原A和抗原B,分别用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试验(M-RPHA)、单克隆抗体双扩散试验(M-DD)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了鉴别,表明自制的三株单克隆抗体(McAb)均识别SHCF、SPPCF及抗原B,而不识别抗原A;用ELISA对阳、阴性血清检测,SPPCF、抗原A和抗原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3%、83.33%和75%,阴性符合率分别为72.22%、86.11%和75%,表明抗原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SPPCF和抗原B。  相似文献   

12.
March(1)OnMarch6,CAFIUVice-PresidentLiChengrenmetwithandhostedadinnerinhonorofMr.TariTolvanen,person-in-chargeoftheFinnishNationalFundforResearchandDevelop-ment.(2)CAFIUVice-PresidentLiBeihai,asasked,metwithCubanambassadorAlbertoRo-driguezArufeto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whodeliveredtoLitheinvitationletterfromChairmanRichardoAlarconoftheCubanNationalAssemblyofPeople'sPower.TheletterinvitedCAFIUPresidentLiGuixiantovisitCuba.(3)InvitedbytheAmal…  相似文献   

13.
将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J-1株经一系列培养和蚀斑克隆,筛选出一株蚀斑大小为2.7~3.1mm的克隆株(JN-1株)。该株分别以10 ̄(5·725)TCID_(50)足掌皮下注射和10 ̄(4·725)~10 ̄(6·725)TCID_(50)肌肉注射1日龄肉鸡,以5×10 ̄(6·725)TCID_(50)肌肉注射肉用种鸡,均不产生任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在敏感雏鸡体内传代5次和鸡胚细胞内传代10次,无毒力返强现象。雏鸡的最低免疫剂量为10 ̄(3·725)TCID_(50),抗体持续时间达9个月以上。用JN-1株免疫1日龄肉用雏鸡后7、14、21和28天分别用强毒于足掌皮下攻击,临床保护率分别为2/10、9/10、10/10、10/10,病理保护率分别0/10、7/10、9/10、10/10。抗体应答反应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证明,JN-1株的免疫作用是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体外中和病毒试验显示,JN-1株抗血清能中和J-1、S_(1133)、FDO和H_(9307)株。在5个有疫情的肉用种鸡场共免疫28000余只仔鸡和种鸡,免疫后再无AVA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牛食道-咽部分泌物(O-P液)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第1组6份O-P液,采自人工感染发病牛,PCR检测结果都是阳性;查毒试验结果5/6阳性。其中1份样品的10-1,10-2,10-3和10-3.7稀释液的PCR检测结果也都是阳性;同样稀释的样品接种细胞,每稀释度2瓶,10-1~10-3都是2/2出现FMDV所致的细胞病变(CPE),10-3.71/2出现CPE。第2组样品是从野外采集的水牛O-P液,共52份。PCR检测结果9份为阳性,另7份为可疑(弱阳性);取接种了这7份O-P液的细胞培养液(无CPE)再作PCR检测,结果全部是阳性。52份O-P液样品分别接种IB-RS-2细胞培养物,并盲传3代,均未观察到典型的CPE。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不仅可用于检测细胞培养物和动物组织,也适用于检测牛O-P液中的FMDV。该方法比目前常规的查毒试验显著的快速和灵敏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速殖子排泄分泌抗原的SDS-PAGE分析马军武,杜重波,张德林,李惠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弓形虫速殖子排泄分泌抗原(E/SA)是虫体在入侵宿主细胞及细胞内外增殖游离过程中向血液、体液或培养上清液释放的可溶性抗原成份(Ch...  相似文献   

16.
August:(1).FromAugust2to14,a3-memberCAFIUdelegationledbyCouncilMemberWangJinshengattended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f″Reconcil-iationAgenda-Peace″attheinvitationoftheSwitzerlandFoundationofMoralRe-Armament.(2).InvitedbyCAFIU,BrigadierGeneralMaungMaungThien,MemberoftheExecutiveCommitteeofSolidarityandDevelopmentoftheU-nionandMinisterofFarmingandAquaticProductofMyanmar,leda6-memberdelegationtovisitChinafromAugust4to11.WhileinBeijing,Vice-Chairman…  相似文献   

17.
建立的用低浓度氯化铬溶液作联结剂将蛋白质抗原联结于绵羊红细胞表面,用于被动血凝试验(PHA)的方法显示,绵羊红细胞在联结前用0.25%胰酶处理,可显著提高抗原与红细胞的联结效力;用联结蛋白相对应的抗血清检测,滴度可达1:2621440;被联结蛋白浓度由前人试验所获得的最低3mg/ml降低到0.2mg/ml,从而可用于低蛋白浓度的病毒的联结。  相似文献   

18.
用8头健康犊牛每头注射皮癣双价灭活苗2ml,间隔14天重复注射1次。在注苗前和泣苗后不同时间采血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和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细胞免疫情况。结果在注苗前以双向免疫扩散试验(DID)法检测8头牛疣状毛癣菌代谢产物抗原(Tv)抗体和石膏样毛癣菌代谢抗原(Tm)抗体均为阴性,注苗后14~110天出现Tv抗体阳性反应,反应高峰在注苗后21~28天,最高滴度为1:8。注苗后14~63天出现Tm抗体阳性反应,反应高峰在21~28天,最高滴度1:4。注苗前8头牛淋巴细胞转化率均在4%以下,注苗后14~63k对特异性抗原Tv和Tml出现淋巴细胞转化阳性反应,反应高峰均在注苗后21~28k,最高转化率为25%(Tv)和29%(Tm)。通过免疫监测证明接受该疫苗的牛绝大多数都能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对攻击感染具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19.
以抗鸡新城疫病毒(NDV)单抗夹心ELISA试验为基础,在酶标抗体(HRP-F_(23))稀释液中加入4%(w/v)聚乙二醇(PEG)6000,建立了PEG-EL15A法,使用此法检测临诊样品,与单抗夹心ELISA相比,时间缩短70分钟且提高了OD_(490)值,易于识别。结果表明,PEG-ELISA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PBG能加强抗原-抗体反应的速率和强度,这种效应在固相夹心ELISA第二步表现尤其明显。PEG的这种非特异性效应对于检测其它抗原或抗体的ELISA试验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0.
猪源弓形虫强毒株膜蛋白的SDS-PAGE和免疫印迹王一成,张雪娟,黄熙照(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杭州310021)自Handman(1980)首次进行弓形虫膜抗原研究以来,已有许多有关弓形虫膜抗原的鉴定和分离的报道(Sharma1983)。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