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一俄罗斯党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政党,被称为“政权党”。自从在2003年杜马选举中获胜后,该党把持杜马的控制权并凭借普京总统的支持,一步步向执政党迈进。作为俄国内的关键政治力量,国家的重要决定只有在该党的支持下才能得到实施。为谋求长久发展,近来该党内政治家提出建立本党思想体系,形成以“主权民主”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主权民主”思想是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符合普京执政时期政治体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统一俄罗斯”党目前是俄国第一大党。它自称人民党,是代表俄罗斯全民族利益的政党。它的思想基础是“政治中派主义”,宣称采取介于左翼和右翼之间的中间立场;反对“政治激进主义”,主张“保守主义”;对苏联历史在批判其消极因素的同时肯定其积极成果;全面支持普京总统的路线政策;主张建立强有力的国家,保护人权和生态环境;要求把温和的自由主义与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结合起来;外交上支持普京总统推行多边务实政策。俄国政党制度目前虽然保持多党制形式,实际上出现了一党独大的格局。“统一俄罗斯”党与普京总统结盟使它的影响迅速扩大,但也造成了对总统的高度依赖性,出现了“强势总统、弱势政党”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转型以来,俄罗斯经济明显呈“V型”增长:叶利钦时期大幅下降;普京时期大幅上涨。本文以广义制度关联性为分析视角解析整个“V型”过程。广义制度关联性作为分析工具,包括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制度与次级制度的关联性、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联性以及正式制度与制度运行环境的关联性。叶利钦时期广义制度关联性遭受严重破坏是俄罗斯经济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普京时期俄罗斯经济的大幅度增长得益于对广义制度关联性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政党政治价值是关于政党的组织原则和社会政治现实建设的基本概念,政党以其政治价值标准指导其政治活动。本文以1999年、2003年和2007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过程中“统一俄罗斯”党的竞选纲领为基础,对这一时间段该党的政党政治价值的演化进行初步探讨。2003年前,“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价值还不存在制度化的政治价值,而2007年该党的“普京计划”则标志着其政党制度化政治价值的形成。“普京计划”在2020年之前作为“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党政治价值导向不会有原则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即将面临今年底的议会选举和明年初的总统选举,目前执政的“梅普组合”将转换成“普梅组合”。这种具有俄特色的权力交接模式并非俄宪法规定的常态,而是保证普京再度回归政治权力“核心”的一种过渡形式。若统俄党和普京赢得选举,未来6—12年,普京将继续领导俄为实现其勾画的发展“蓝图”——“进入世界前五强”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2008年3月俄罗斯总统大选日期的日益临近,有关普京未来接班人的问题也越发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众多潜在接班人中,唯一一位“穿裙子的男人”显得尤为突出,她就是俄罗斯政治女强人、圣彼得堡市长瓦莲京娜·马特维延科。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新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08年5月7日宣誓就职。他与前任总统普京关系密切,是普京把他扶上了总统宝座。梅德韦杰夫提名普京为总理并获得通过,“梅普组合”正式成立。梅德韦杰夫的治国理念与普京具有一致性。中俄两国关系是高度信赖的关系,是保障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不需要过渡期,可以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3月4日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项目技术论证获得批准。3月9日俄最高法院裁定远东石油管道项目合法。3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阿尔及利亚进行访问,签署了75亿美元军事合同。3月14日俄罗斯向印度出售60吨核燃料。3月16日中俄“国家年”中方官方网站正式开通。3月17日中俄大学生艺术节开幕。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普京,双方进行会谈,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中国“俄罗斯年”新闻中心启用仪式,中国“俄罗斯年”开…  相似文献   

9.
胡键 《东北亚论坛》2004,13(3):31-35
普京执政第 1任期已满 ,4年来 ,俄罗斯彻底告别了“叶利钦之乱” ,迎来了“普京之治” ,俄罗斯的转型也进入到了一个理性的政治发展周期 ;在这 4年中 ,普京逐步形成了一种“适应”俄罗斯文化性格特征的执政理念 ,确立了强力政治与自由经济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俄国人满意的成就 ,使俄罗斯看到了振兴大国地位的希望。但是 ,俄罗斯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仍然是不成熟的 ,要真正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标 ,普京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俄罗斯的复兴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5月7日,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这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普京政权下的俄罗斯将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其前景如何,正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普京早在任俄代总统期间便着手调整对外政策,从相继出台的“新国家安全构想”和“俄外交新构想”中可以看出,俄将奉行“务实外交”,即最大限度地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为“强国富民”、复兴经济服务。从普京近期采取的外交举措看,俄罗斯以西方为重点、“以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东西方均衡的全方位外交架构已具雏形。(一)放低姿态与西方缓和关系。俄罗斯与美欧间虽然存在根本性的利害冲突…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8日,俄罗斯生活党、退休者党和祖国党三个中左翼党分别举行非例行代表会议,一致决定合并组建新党,并将新党的名称确定为“公正俄罗斯:祖国/退休者/生活”(简称“公正俄罗斯”党)。“公正俄罗斯”党当天举行了成立大会,原俄罗斯生活党领导人米罗诺夫以160票赞成,6票反对的结果当选为该党领导人。①现将该政党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介绍:一、组建原因:俄罗斯的当前实际俄罗斯自确立了多党制的原则以后,其政治舞台上曾活跃着数以百计的政党、政治团体和各种社会组织,政党秩序较为混乱。普京执政后,将政党活动纳入法制和国家管理轨道,加…  相似文献   

12.
“普京计划”和俄罗斯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京计划"是俄罗斯议会和总统大选前出台的一个政治概念.它既是2000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政策的总和,又是保证最高权力平稳过渡和交接的一系列措施,更是俄罗斯"强国富民"的大国发展战略."普京计划"是"统一俄罗斯"党和总统正式结盟的纽带:政权党把"普京计划"作为最高政治纲领,确保普京离任后的"国家领袖"地位,普京则领导政权党参加议会大选实现一党占据绝对优势席住的目标."普京计划"使俄罗斯渡过"权力交接"困境,保证了俄罗斯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的可延续性,保证了最高权力交接的合法性以及精英阶层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俄罗斯政坛再次实行最高权力交接,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普京卸任,出任总理。这一交接班模式构成了新一届俄领导集体“梅普组合”,它将保证普京时期所制定的内政外交方针的延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实和拓展。俄中关系将会得到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1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向议会及政府官员发表了年度国情咨文。不可否认,普京总统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坛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国内外各界解读俄罗斯内外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普京执掌俄罗斯6年,使在叶利钦手中奄奄一息的“北极熊”重新获得了生机,政局稳定,经济恢复。经济的增长是俄罗斯面貌改变的基础,通过对普京任期内俄罗斯国民经济的盘点,并进一步分析造就如此辉煌成果的各项有利因素,综合国内外对普京执政的评价并对俄罗斯下一步走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刘莹 《东北亚论坛》2012,21(2):64-71
俄罗斯即将迎来大选年,无论普京是否能成功当选新一届总统,其治国思想都会对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产生长期的影响,而梅德韦杰夫之后的俄罗斯政坛也必将发生深刻变化。由于权力合法性基础和理念目标的不同,"普京主义"和"梅德韦杰夫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俄罗斯的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俄罗斯必须找到一种兼顾民族国家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和现代化转型及全球化挑战需要的治国方略,在历史和现实的张力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新普京主义"是本文对此提出的大胆预测。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梅普组合”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大热门话题。俄罗斯今后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梅普组合”的成效。凡事都有两重性,本文侧重从主流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梅普组合”是在有序地稳步进展。第一步,顺利地按照普京的构想做了安排,得到了选民的认同,得到了政权党的支持,乃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些反对派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对世界新秩序的构想是同俄在当前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大国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的。俄国内对于当今世界和世界新秩序有四种观点,其中“多极世界”论和“美国单极世界”论对俄外交影响最大。独立以来俄在如何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方面,外交政策选择存在三种取向上的论争,并在事实上构成了俄外交政策演变的三个阶段。普京外交的实用主义即“利用对手的力量为我所用”,这同普京的国家利益观相关联,也是俄罗斯从现代国家向后现代国家转变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这决定了它的两重性和矛盾性。对“多极世界”构想的预期是多方面的,但叶利钦时期的多极化外交无论从主观动机还是客观反应均被更多地赋予了对抗性和制衡性,普京执政后开始将其转向理性而务实,更加注重大国协调和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19.
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第五年,俄罗斯正式出兵叙利亚,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重要力量。通过军事行动,俄罗斯成功阻止了恐怖活动的进一步蔓延、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当前,中东地区矛盾依旧纷繁复杂,多方势力持续深度博弈,俄罗斯两次宣布从叙利亚撤出部队,展现了其军事-外交联动运用的“巧实力”,获得了战略红利、实现了部分既定地缘政治目标。然而,俄罗斯长期介入叙利亚与美国及西方展开地缘博弈,对其国家振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叙利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及域外大国的深度介入,使俄罗斯虽两次宣布撤兵,却从未真正撤出,围绕叙利亚及中东地区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还将在各大国间反复上演。随着普京开启其第四个总统任期,俄罗斯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破除西方制裁、振兴国家经济等问题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这需要普京和俄罗斯精英阶层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俄罗斯新总统大力调整内外政策。3月26日,47岁的普京在俄罗斯全国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第二任总统,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普京提出要以“俄罗斯思想”作为全社会的思想基础,用“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和“社会互助精神”,校正90年代以来主导俄社会的西方自由主义和民族与历史虚无主义。普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政治上着手建立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体系。经济上制定到2010年的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经济整顿等。外交上制定外交政策新构想,强调维护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用一切手段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