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缉捕,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对在逃的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捉拿的手段。作案后的犯罪嫌疑人在逃窜中,一般都可能采取一些预有准备的躲避追捕、抗拒抓捕的方法,以逃避打击,所以人民警察在缉捕行动中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较大的危险性。摔法是直接抓捕犯罪嫌疑人常用的方法,尤其在与犯罪嫌疑人贴身格斗中,熟练、快速的摔法既能做到一招制敌,又能保证自身安全。因此,每个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2.
持枪抢劫犯罪团伙具有组织严密、预谋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犯罪能量大、作案快捷、手段凶狠残忍、社会危害性严重等特点,警察必须注重持枪自卫,注重充分运用战术和注重战斗预感,尽早进入战时心理状态,并在接近现场、处置对方警戒人员、战斗中的协同与配合、被动情况下的反击、接近持枪犯罪嫌疑人等环节注意战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警察在执法战斗中,与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特别是遇到不利自己的险境时,一般都会选择硬拼反击,这种不顾危险而盲目硬拼的战术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文章对这种盲目硬拼进行了心理分析,从而提出不要盲目硬拼反击,而是要采取灵活机动战术的主张。在特定的执法战斗险境下,我们警察必须先假屈而后发制人,才能达到既保护自己,又打击犯罪嫌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副队长蔡晓东同志在追捕毒贩的激烈战斗中不幸牺牲,他的英雄事迹在傣乡大地、云岭大地广为传播.蔡晓东同志曾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多次荣获嘉奖,获评优秀警官、执法执勤先进个人、"云岭国门缉毒标兵"等荣誉.2021年12月15日,中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印发《...  相似文献   

5.
抢劫银行储户案件危害性极大,此类犯罪嫌疑人往往经过精心预谋,且作案手段异常残忍、不计后果。对此类案件侦破应充分分析其作案特点及手段,紧紧围绕现场及周围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围绕现场作案信息、实施串并案侦查:通过犯罪嫌疑人及作案手段锁定相关因素;围绕公安基础信息采集,进一步锁定犯罪嫌疑人;依托积极警务,建立和完善辐射社会面的联动预警机制,实施精密抓捕,从而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6.
以伦道夫案为契机,美国最高法院宣示了其在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方面的最新立场,自由主义大法官完成了"第三人同意无证搜查住宅"法律体系的建构,认为如果犯罪嫌疑人当场拒绝警方进入其私人住宅,即使合法的第三人同意无证搜查,警方的侦查行为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仍然是无效的、不合理的。但保守主义大法官提出了强有力的反对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与他人分享住宅的事实意味着该特定空间内的所有权益均可由任意一方处分,第三人同意警方搜查有罪证据是犯罪嫌疑人必须承担的风险。其刑事诉讼法律思想的合理内核可兹中国修改刑事诉讼法借鉴。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规定,只要对住宅享有共同权利的第三人同意警方搜查犯罪嫌疑人的住宅,警方所获得的证据就能够对犯罪嫌疑人产生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7.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复杂化、暴力化、智能化的犯罪案件 ,办案人员在寻找犯罪嫌疑人时开辟了多种信息渠道 ,其中之一就是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从犯罪行为人在犯罪现场遗留的痕迹中寻找犯罪人作案时的心理痕迹 ,为进一步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复杂化、暴力化、智能化的犯罪案件,办案人员在寻找犯罪嫌疑人时开辟了多种信息渠道,其中之一就是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从犯罪行为人在犯罪现场遗留的痕迹中寻找犯罪人作案时的心理痕迹,为进一步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论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事案件发案过程和嗣后的刑事诉讼中可能发生犯罪嫌疑人死亡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5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已经追究的 ,应当撤销案件 ,或者不起诉 ,或者终止审理 ,或者宣告无罪。这样可能出现下列问题 :第一 ,在公安侦查机关立案阶段的问题。按照以上规定 ,犯罪嫌疑人死亡的不予立案 ,或经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应当撤销案件。刑事案件是复杂的 ,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能是在作案过程中死亡 ,也可能作案后畏罪自杀 ,也可能被其他人杀人灭口等等。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是不是真正的犯罪…  相似文献   

10.
现场勘查中,除了收集提取各类痕迹物证外,还应着手发现一些相关的犯罪信息,如作案规律、作案手段、因果关系等。通过这些犯罪信息,寻找破案的方法和手段。从因果关系人手可查清犯罪嫌疑人与当事人有无一定的关系,判断是否熟人作案。从作案规律人手可掌握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判断其进行再次犯罪活动的时间、地域;根据事先获  相似文献   

11.
警察执法心理支配着执法行为,执法行为是警察执法心理的外在表现,通过分析警察在非对抗性执法活动中执法准备。执法中行为、语言、情绪与空间利用及执法认识,揭示警察在非对抗性执法活动中的心理及其成因,为今后警察在非对抗性执法中的规范执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违法犯罪嫌疑人及不明真相群众的侮辱谩骂、诬告陷害甚至袭击和围攻,警察的合法权益受到危害。警察权益遭受不法侵害,既有社会转型期矛盾加剧、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法制不完备等客观原因,也有警察自身缺乏良好的战术意识、战术技能差、执法能力不强等主观原因。因此,保护警察在执行公务中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警察战术是警察正确运用国家强制力进行对抗性执法活动的原则、方法和指挥艺术。警察战术以对抗性执法活动中对强制力的综合运用作为研究对象,并用以指导对抗性执法实践。警察战术研究的总任务是揭示警察对抗性执法规律,用以指导对抗性执法实践,形成指导人民警察在不同情况和条件下正确运用国家强制力进行对抗性执法活动的系统理论,提高人民警察的执法素质,从而达到最有效地打击犯罪活动、减少代价付出、获取最佳执法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警察执法权力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与严苛的审视,且警察机关的信息优势也丧失,这在客观上要求提高警察执法质量,而提高警察执法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警察机关主动回应挑战,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对警察执法权力予以规制,保证其在合法且合理的范围内行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发生了一些暴力袭警事件,不仅严重伤害了警察的身体健康,更是对警察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的挑战,也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藐视、挑衅和践踏。随着袭警事件的凸显,有些学者在分析原因时认为,袭警事件频发与公安机关推出的“人性化”执法有关,应当叫停人性化执法。其实,正当的警察人性化执法非但不是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反而是消减袭警案件发生的一项有效举措。当前,警察人性化执法之所以引起争议,并非其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因此,应当走出人性化执法的误区,完善警察人性化执法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警察夜间执法战斗行动,不仅受天候、地形、植被、战术方式和战术谋略的影响,而且与夜视器材和照明器材的使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夜间的主要特点是光线昏暗、视度不良、观察不便,对犯罪嫌疑人与我各有利弊,因此要按照夜间进行执法战斗的基本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加强夜战的装备,深入研究夜间执法战斗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夜间行动的主动权,努力提高警察的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由于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民警察执法权益受侵害的事件快速增加,成为新时期损害人民警察合法权益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系统地分析其多发的原因,深入地总结其表现形式及特点,并研究探讨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对策,对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警察执法规范化是指警察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程办理各类案件,执行勤务所形成的基本体系,是警察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依法行政,依法治警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警务机制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公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中,强化警察执法监督,严惩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腐败行为;严格纪律,加强内部控制,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同时要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规范选择性执法。  相似文献   

19.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部部署推进的"三项建设"之一,也是全面提升公安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从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演进分析,警察执法规范需要遵循"正当性"和"合理性"。当前警察执法的规范准则呈现多元化特征,警察执法规范的多元化标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冲突,为此,要从警察执法的价值导向、裁量基准的制定、警察内部执法监控的强化等路径进一步规范警察的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20.
对警察执法责任的概念、构成和类型以及警察执法责任的意义的理解应在阐明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应该严格追究违法警察的执法责任,实现以责限权,追求警察执法的权责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