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新安医家。汪机一生勤于临证,著作颇丰,〖JP2〗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观点纷多,主张遵从经旨、“治病无定穴”、针灸必先诊脉、针法“有泻无补”、灸主温阳、无病忌灸等,并且勇于批判诸家之说,包括《金针赋》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外科秘授著要》的版本、作者、成书时间、现有整理概况进行考证,认为其作者为清代新安医家程让光,成书时间应不晚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外科秘授著要》在医学理论、医案和方剂上均对前人论著有所借鉴,在学术思想上又受到其他新安医家的影响,论治疮疡重痰,注重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明代新安医家汪机主张针灸必以《内经》、《难经》为本,并对后世诸家针灸之书中违背经旨、“错杂紊乱,繁冗重复”之处,提出了批评。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认为金元医家朱丹溪提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观点不无道理,指出经中所言补法,即张子和所谓祛邪扶正、去旧生新之意。此外,汪机重视灸法的应用,反对无病滥灸;强调施针疗疾,必先以诊视为务;要求医家临床施治,“当知圆机活法,不可守经无权”。汪机的针灸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针灸医学的正本清源、拨乱纠偏、传承光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明代名医汪机(1463-1539年),字省之,号石山,安徽省祁门县人。《伤寒选录》为其代表作之一。该书现仅有一套残本藏于日本,国内据此版本影印出版行世。该书有八卷,卷一主要是采集“诸先贤所论于仲景有发明者”“以广识见”。卷二至卷六部分,为仿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体例,就六经病证“摘取诸症条中一症,另立条款,为之发明”。卷七为六经病脉汇集,“使人知脉同症异而治亦各有不同”。卷八介绍伤寒方药,分为“药方加减例”“伤寒药性主制要略”和“制方用药之法”三部分。汪机所加评按主要表现在“释疑解惑”“矫枉纠偏”和“解题发挥”三方面。该书对后人学习和研究伤寒病、温病等均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5.
《难经》的刺法特点及其影响唐寒松施有奇(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难经》;针刺补泻;针刺手法《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其第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中,刺法内容颇具特色,不仅阐明了《内经》中有关刺法理论,更多的是有所扩展、有所创新,进...  相似文献   

6.
《青囊秘诀》为傅青主所著的中医外科学专著。该书阐述了痈肿疮疡等疾病均是由人体内部病变引发外在症状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这类疾病“惟尚内消”的观点。同时对20余种痈疽疮疡进行分析,列方近百首,涉及药物百余种,形成理、法、方、药完备的外科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安名医考》休宁和婺源籍名医补遗王旭光(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新安名医考》;新安医家;休宁;婺源中图法分类号:R-0921朱升朱升,字允升,号枫林病叟,隆隐老人,墨庄主人,休宁县回溪人,后徒歙县的石门。生于1299年,卒于1370...  相似文献   

8.
《新安名医考》辨误四则周益新,张芙蓉(山西省大同市基建职工医院037067)关键词《新安名医考》;医史文献李济仁先生主编的《新安名医考》(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一书,取材丰富,考证翔实,全面系统地介绍了668名新安医家的生生平、学术思想、临床诊...  相似文献   

9.
固本培元法在眼科治疗中举隅邹交平(安徽省祁门县中医院245600)关键词:汪机;固本培元法;聚星障;视瞻昏渺;青盲中图法分类号:R276.7固本培元法乃明代新安医家汪机所倡,在眼病治疗中,笔者常遵固本培元法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举验案如次。1聚星障郑某...  相似文献   

10.
《新安名医考》歙县籍医家补遗杜勇(安徽省庐江县乐桥医院231581)关键词:《新安名医考》;歙县籍医家中图法分类号:R-092《新安名医考》李济仁主编,共收新安名医668人,其中歙县籍医家超过200人,为新安医家之冠,但仍有一部分有影响的歙县籍名医未...  相似文献   

11.
《医宗粹言》首刊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该书总论内容包括阴阳、脏腑、病机、伤寒、运气、摄生等,其余各卷分述元气论,补订吴昆的《脉语》,药性论,用药准绳,四时方论(以内科杂病为主,兼述五官、口齿病证),以及四科备录(包括妇人、小儿、外科、针灸等)。所论多宗《内经》以及张仲景、王叔和、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罗谦甫等诸名医,对他们精粹的医论,选摘收入,故题书为《医宗粹言》。  相似文献   

12.
对《标准经穴部位挂图》一些穴位定位之商榷刘维洲(针灸经络研究所合肥230038)关键词:《标准经穴部位挂图》;穴位定位《标准经穴部位挂图》(下称《挂图》)是景来、惠瑜、如意编,中国计量出版社1991年出版。其副标题注称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图GB1234...  相似文献   

13.
《新安名医考》“王国瑞”条考辨杜勇(安徽省庐江县乐桥医院231581)关键词:《新安名医考》;王国瑞;王开李济仁先生主编《新安名医考》一书收自晋以降新安名医600余人,考证详实,实为研究新安医学之力著。笔者在参阅该书时,发现书中“王国瑞”条有关内容有...  相似文献   

14.
《疡医大全》为清代医家顾世澄所著。后世对其生平和著作研究成果较少,且错漏较多。顾世澄,一名澄,字练江,号静斋,安徽芜湖人,生活于康熙朝晚期至乾隆朝中后期。顾氏为中医世家,其祖父顾宁华、父亲顾青岩,均为当地名医。大约1721年前其侨居广陵(扬州)行医。《疡医大全》共40卷,成书于1760年,初刊于1762年。卷一《内经篡要》选自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其余各卷引述历代外科著作及30多位医家有关疮疡的理法方药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分类编辑而成。顾氏另有一部节选于《疡医大全》《杂病源流犀烛》《续验方集》而成的《喉症三书节钞》抄本存世。  相似文献   

15.
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汪机提出“灸治疮疡”“治病无定穴”理论;吴崑将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按照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分别取五输穴,且补注《金针赋》;郑梅涧提出“开风路针”“破皮针”“气针”之三针说,编写针灸歌赋;徐春甫倡导针药并用,尤其推崇灸法;王国瑞提出“穴法相应三十七穴”,首创“透穴针刺”法。新安医家针灸学术思想对丰富针灸学术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正骨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对比法将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针灸正骨法和正骨法配合静脉滴注甘露醇,地塞米松疗法相对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性差异。结论:针灸正骨法是治疗急性期LIDP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洋、吴桥生平及其学术特点童光东,吴华强,指导,王乐(科研处合肥230038)关键词吴洋,吴桥,新安医家吴洋、吴桥为明朝著名的新安医家,生平至今不详。但其医案频繁见于《论医汇粹》、《医述》、《名医类案》等医著中,可见其影响。李济仁《新安名医考》,洪芳...  相似文献   

18.
汪石山(1463~1539):名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皖祁门朴墅人。明代著名医家。早岁习儒,屡试不利,遂随父学医。苦心潜研,博采众长,终以医道鸣世。生平著述甚富,由其撰集或整理的著作有《医学原理》、《读素问钞》、《运气易览》、《痘治理辨》、《针灸问对》、《外科理例》、《医读》等十数种。《明史·方伎传》  相似文献   

19.
咳嗽是内科临床常见的病证,其范围颇广,涉及呼吸系统多种疾病。清代新安名医程国彭于其所著《医学心悟》中,对咳嗽的辨治,论理透彻,深入浅出,辨证精确,用药别具心匠。本文就程氏论治咳嗽经验试作探析,目的为中医诊治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借鉴。1轻宣止咳散肺寒外感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予以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和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价量表(shoulder hand syndrome scale,SHSS)及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患者的肢体感觉、水肿以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SHSS、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S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结合电针和温针灸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SHS患者关节肿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组,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