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过程中,事故发生时车辆速度的鉴定是事故认定中需要的重要依据。事故车速的确认是形成事故过程证据链中必要的环节,也是为办案机构提供事故方驾驶员在控制车速方面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的重要证据。因此,在进行车速鉴定时要根据事故的形态和采集的信息,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车速计算方法。这里系统地归纳分析了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及监控信息测定法和人体特征损伤分析法。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追尾碰撞是常见的事故形态。如何根据送检材料对车辆碰撞时的瞬间行驶速度进行司法鉴定,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以对一起尾撞交通事故车速进行鉴定为例,为尾撞交通事故类车速鉴定提供素材,也为公安机关交通事故处理提供依据和案例。  相似文献   

3.
车速鉴定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重要项目类别之一.车速鉴定的证据主要来自于交通警察事故现场的搜证和事后鉴定人员的再次对事故当事车辆的取证,并以警察的搜证为主要证据来源,鉴定结论的可靠性也依据于此.在做车速鉴定时,可以借助经典力学车速鉴定理论与技术.车速鉴定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附着系数的选择、制动痕迹的识别与测量、车辆损伤的测量和道路相关参数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视频图像是由一系列独立的单帧图像连续构成的。在肇事车辆的车速鉴定中,根据视频图像的帧速率、起点与终点间单帧图像的数量和交通事故现场的实测距离,可计算出起点与终点间肇事车辆的平均速度。此法因起点与终点间距离较短,且靠近肇事地点的肇事车辆车速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混合交通条件下,人车碰撞事故极其容易发生,车速鉴定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现阶段,车速鉴定中存在许多难点。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人车碰撞中车速鉴定的一般思路以及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对人车碰撞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取证中的测量事项与相关参数的取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司法鉴定研究成果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监控影像资料、碰撞破碎后玻璃或前灯罩碎片的广义抛物理论、轿车碰撞速度与行人抛距关系、轿车与二轮车碰撞实验回归关系等进行车速司法鉴定,弥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行业标准《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方法》(GA/T643-2006)中推荐的鉴定方法的不足,为鉴定机构提供了依据,解决了部分交通肇事案件车辆行驶速度鉴定难题。  相似文献   

7.
处理交通事故离不开对车辆痕迹的分析。车辆痕迹是确定事故性质和事故发生过程的重要依据。分析常见事故形态下的车辆痕迹,可为及时、准确、顺利地处理事故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的勘查是交通事故现场再现的关键物证,如何勘验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在各类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教材中是一个空白,运用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进行确定碰点、测算车速、判断车辆运动轨迹,是分析交通事故原因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轮胎印迹是交通事故现场普遍存在的痕迹,也是事故再现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资料之一。通过对交通事故中车轮印迹的观察、研究、测量,对于交通事故的鉴定和事故的责任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刮擦痕迹几乎可见于所有的交通事故现场,按照物证技术学原理,对刮擦痕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和解读痕迹的形成机理,不仅能够科学确定车辆的接触部位,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状态,再现事故经过,还能认定肇事嫌疑车辆,为事故责任的认定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破案线索和定案依据。车辆类型结构、车身材质、车辆装载和运行方式、车辆机械故障、车辆的修复等是车辆因素中影响痕迹形成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环节的弊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环节的存在对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了严重影响 :一是延长了事故处理过程 ;二是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陷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事故责任认定与重新认定、甚至行政诉讼工作之中 ;三是严重影响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办理 ,不利于打击交通肇事刑事犯罪 ;四是给交通事故当事人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使之不能及时得到赔偿 ;五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办案资源本身也是一种浪费。应当删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环节 ,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改变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事故处理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交通肇事案件侦办实例说明,运用传统侦查方法侦办此类案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运用测谎技术则有其独特的作用。测谎原理满足和平获取口供的需要,交通肇事案件中运用测谎技术成功率也较高。在运用测谎技术成功侦办交通肇事案件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谈话信息、巧妙收集背景资料、准确抓住心理焦点、合理搭建心理台阶、熟练把握转变时机,同时要注意保证被测人意识清醒和减少"翻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的探讨——基于对一个案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肇事罪是行政犯罪,必须以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为前提。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除了承担行政责任外,还需要具备其他条件。在适用《刑法》第133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时,必须注意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逃逸”与《刑法》意义的“逃逸”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行为,同时不能违反“同一行为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了维护交通秩序,维持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车辆擦碰的轻微车物损失事故占很大比例,对这些交通事故进行快速处理既方便群众、减少交警的工作量,同时也缓解了交通堵塞。通过建立党组织和政府为领导核心、交警依法行政为依托、保险公司服务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社会管理新体制,优化社会资源,通过建立健全保险公司的快速理赔、交通事故现场快处快撤、驾驶人奖惩等保障机制,实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快赔。  相似文献   

15.
现行刑法没有限定交通肇事罪的主体,由此产生许多争议,其中包括行人是否能够构成交通肇事罪的问题。认真分析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立法表述的细微变化,会发现理论界将行人纳入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违背立法原意,无论是从外国立法考察,还是从法哲学进行分析,行人都不是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试论交通肇事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但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以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则要加重处罚。在司法实践中,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比较多,行为人主观上又多为故意,因此对行为人的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同时在处罚时也应将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加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黑点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每一个事故黑点都有其形成的最大诱因。作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交通事故黑点的鉴别与整治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的有效手段。针对交通事故黑点成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通过粗集对交通事故黑点形成因素进行筛选,找到造成事故黑点的最大诱因,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治,能够有效地节约时间和金钱,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立案统计是了解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交通事故成因和制定交通事故防范措施的基础.然而,交通管理部门经常有交通事故立案统计不实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分析其成因,并寻找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域外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设置有"遗弃罪"、"不救助罪"、"交通肇事逃逸罪"等不同罪名,理论界有在我国刑法中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逃避交通肇事责任罪"、增设"特殊遗弃罪"、设置"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罪"之不同建议。文章提出的完善有关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立法构想,主要涉及到对现行刑法第133条的修改和增加规范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新条款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有关学者及司法实践均将交通事故认定或定位于具体行政行为,或认定为证据,将两种属性置于相互对立的地位。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交通事故认定书定性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当事人申请重新认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随之丧失,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救济。事实上,交通事故认定属于一种行政确认行为,其书面结论的证据能力并不影响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本质属性,两者完全可以协调统一于交通事故认定一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