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防治校园霸凌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政策文本,是我国在治理校园霸凌道路上迈出的跨越式步伐。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对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过程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进行梳理,分析政策之窗的开启以及三流交汇,以此解释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出台的政策过程。同时就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经验进行讨论和总结,指出在我国校园霸凌治理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抓住焦点事件引起舆论热潮、吸引核心决策者关注、渐进决策、有效的制度性利益反映渠道都加速推动了校园霸凌问题走进政府视线以使其纳入政策议程,最终促成了校园霸凌治理政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2.
多源流理论认为,问题、政策与政治源流是政策议程设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借助多源流理论对在华外国人管理政策进行分析,可知:在华外国人管理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又是一个体制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由相关领域内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工商代表构成的"政策共同体",在放宽外籍劳工就业、外国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力度、涉外管理立法方向和重点等问题上展开激烈政策论争;国民情绪变化、执政思路转变是外国人管理政策议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完善在华外国人管理政策,一是要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是要加大相关政策制订的公开度和透明性,三是要正确对待非政策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龚劲 《长江论坛》2012,(5):41-44
本文以约翰·金顿(John·Kingdon)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为基础对湖北省"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战略决策的政策议程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政策议程的有关理论,并重点介绍了约翰·金顿(John·Kingdon)的多源流分析理论;其次,借鉴约翰·金顿的多源流分析理论,按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条线索,对湖北省"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战略决策的政策议程分成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倩 《电子政务》2013,(9):14-19
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自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约翰·金登提出的多源流理论是被广泛运用的分析政策议程设置过程的理论模型,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可就自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通过对自媒体的运用,公众可以主动介入问题源流的建构;自媒体为多元化主体参与政策备选方案设计提供了良好渠道;自媒体有助于舆论快速形成并广泛扩散,从而激发起国民情绪,推动政策议程设置的进程;自媒体还能够促使焦点事件不断出现,为政策之窗的开启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5.
土地问题已成为困扰中国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由此引发的土地纠纷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适时修改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做到有法可依。2012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非常关键,意味着该法律完成了政府议程而进入到决策阶段。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视角,对土地管理问题的问题源流、焦点事件、政策之窗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政策议程是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者汇合的结果,其中政策企业家的作用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6.
厕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文明的水平,它关乎到人民的健康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因此,政府既要关注国家政治经济领域的宏伟举措,也应落脚民生细微之处,厕所革命正是以小见大、彰显责任政府的具体场域。合肥市政府在推动厕所革命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要充分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问题源流的敏感性、政策源流的合理性、政治源流的可控性,积极探寻厕所革命中推进责任政府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构建有助于家庭发展的政策是解决农民工的家庭离散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农民工家庭离散问题尚未进入政策议程。多源流理论认为,在一些关键的汇合处,问题、政策与政治这三条源流结合在一起,那么一个项目被提上某一决策议程的概率就会大增,政策之窗就会开启。目前,解决我国农民工家庭离散的问题源流已经形成;而作为打开问题源流"阀门"的政治源流还在形成之中;再加上政策建议的"软化"活动尚不够,政策源流尚未成型。因此,三条源流无法汇集在一起,政策之窗无法开启。未来农民工家庭离散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最有可能的路径是借助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8.
借助多源流模型,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补偿机制政策议程设置中存在着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种不同的源流.来自国家和省级层面对于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的重视对三源流汇聚起到关键作用.为更好地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笔者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次原因进行靶向治疗;总结以往政策经验,增加可供选择的政策备选方案,吸纳政府官员和学者等政策共同体建议,借助行政化、市场化与社会化路径力促实现生态补偿;充分依靠社会公众、利益相关群体以及大众媒体等社会力量,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政策议程设置之中.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于强化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营造公民满意的行政环境,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通过立足顾客导向、推动理念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制度创新,提高政府效能、推动方法创新,构建多元主体、加大公民参与等理念、制度、政策和方法来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历经了多次的修改、完善,呈现出一个变迁的过程。与倡导联盟理论与间断均衡理论相比,多源流理论更擅长解释被其他理论认为是偶然性而不加考虑的模糊性情况下的政策变迁。通过多源流理论这一分析框架来探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动力,可以发现,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的汇合推动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变迁,但政策变迁的根本动力则是来自政治流。政治流的变化和发展体现为两方面,一是政府对政策问题建构的控制力逐渐弱化,二是公众、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社会自治力量快速成长并积极地参与到政策过程中来。可以想见,在社会日益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政策变迁将不再是政府单一中心主导的了,而是受到来自政府、公众、非政府组织等在内的多元主体的共同推力,政策变迁将是多元主体合作行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诸多困境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传统政策执行模式的普遍应用,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为克服这些困境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将政策执行过程视为社会建构过程,强调多元主体间平等协商和互动对话,主张尊重差异、增强信任与合作,鼓励释放政策执行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能动性,通过增强政策执行过程的民主化与合法性,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高度的理论契合性。为了使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成为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实践平台,仍需建构成熟的公民社会和配套的宏观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12.
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联合分析是理解政策过程和治理过程的切口。基于多源流框架原型,以源流变动和变异为牵引,跨越制定与执行的两阶段多源流分析框架得以构建完成。基于这一框架,围绕人工智能政策的出台与实施过程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源流在执行阶段被选择性分解,政策源流由竞争性演化为诠释性集合,政治源流从决定性作用转换为约束性力量,政策企业家由倡议者变为实践者。多源流框架的核心要素在执行阶段联系紧密,政策的实际执行方式取决于分解的问题源流、纵向的政治源流、政策企业家和高层级政府给定政策的耦合程度,表现为多重局部耦合的政策执行过程。这一结论推进了多源流框架的应用边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情境的公共政策运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引入多源流理论,应用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政策之窗等关键概念,对当代中国农地产权政策的调整提出了一个演进论分析。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农地产权政策演进受到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等三条源流的合力作用,当这三条源流交汇的时候,政策之窗便会开启,从而为农地产权政策的演进创造了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14.
王善  刘军花 《前沿》2010,(4):78-80
"阳光行政"是我国公民社会中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范式和题中应有之意,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中,"阳光行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功能,成为促进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关键、推动服务型政府法治化目标实现的切实保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最好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内在统一的。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不断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从甘肃省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视角入手,通过当前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论证创新建设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一系列政策和建议,以期望能推动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层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对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内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地方跨部门协同能力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政策执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政策实施的成败。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消防部队的调查研究,从协同政府的理论视野出发,探讨了文山州消防支队跨部门协同的战略设计及网络架构。总结分析文山州跨部门协同的有效机制对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战略定位。县级政府是承上启下的一级政府组织,抓好了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抓住了整个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建设县级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县级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抓住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点,从而推动县级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构建服务型政府,将政府的职能更多地转移到社会管理上来。民主与法治作为现代政治的两大目标,存在很强的一致性。服务型政府有其特殊的定义和特定的内涵。民主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基础,法治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制度保障,民主与法治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有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董健  李兆友 《理论月刊》2014,(5):153-156
服务型政府建设离不开现代官僚制度。现代官僚制度尽管饱受争议,但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适应性。作为新时期我国行政改革的目标和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建设离不开一套合理性的社会行政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现代官僚制度将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者职业素养建设与能力提高,公正、高效、优质的服务供给,公民对服务质量的评估都离不开现代官僚制度。认真反思现代官僚制度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价值,有助于推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踏实、稳健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服务型政府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十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衡量标准研究不足是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服务型政府成效衡量和服务型政府内涵及建设路径之间关系的分析,构建成效衡量的四个维度,即价值维度、职能维度、制度维度和机制维度,可以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