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于常态下的疫情防控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强制措施,尤其是行政强制措施的启动更为迅速,措施也更为有力,同样,其行为结果也必然会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造成更大影响,因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行政强制措施适用理应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规范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行政赔偿范围包括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和侵权损害范围。行政赔偿职务行为范围主要包括违法拘留或违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非法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暴力行为、不作为等;行政侵权损害范围包括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其中,国家对行政侵权精神损害也应当予以适当赔偿。  相似文献   

3.
公共危机善后处理是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危机善后处理的内容不仅包括因政府应急管理中的过错、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的行政赔偿,也包括因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合法或无过错行为导致的损失进行的行政补偿。通过与法制完备国家对危机致损的行政赔偿范围和程序的比较可知,我国行政赔偿的法律制度基本确立,但法律位阶不够高,范围不够广,补偿规范表述较为笼统,行政补偿程序中紧急补偿程序和司法程序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我国行政赔偿损害范围狭窄,仅包括人权中的一小部分--人身权与财产权,并且有限赔偿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吸收和借鉴外国行政赔偿比较先进的理念和制度,来扩大我国行政赔偿的损害行为和损害事实范围,进一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公安行政调解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安行 政调解 的特点是 ,在公安 机关主持 下调解, 解决发生 在公安 行政管理 过程 中的 民事 纠纷,依据的 实体法律 是民事 法律,当 事人自愿 ,不能引 起行 政 复议 和 行政 诉讼 。调 解的 范围 是 人身 损 害、财产损害 、精神损 害赔偿纠 纷。公安 行政调 解与公安 行 政指 导和 公 安行 政合 同 不同 。应 对公 安行 政 调解制度进 行法律 完善  相似文献   

6.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一种违法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对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责任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宜。因此 ,应界定行政不作为的含义 ,明确国家对行政不作为承担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及构成要件 ,进一步完善国家立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赔偿制度存在归责原则单一、范围过窄、标准过低、程序不合理、追偿制度虚置等问题。为了更好地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必须适时地改革现行行政赔偿制度,建立以违法和明显不当为主、以无过错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适度扩大行政赔偿的范围;增设对精神损害和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扩大财产实际损失赔偿的范围;设计更加便利、合理的行政赔偿程序和务实、精细的行政追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因行政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应当被区分为纯粹的事实性损害与法律意义上的可赔偿性损害,而只有后者才是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认定可赔偿性损害必须坚持政策性限制、"度"的限制及相对性与有限性限制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方可建立起一套在各种损害形态中区别出可赔偿性损害的具体的技术性规则,从而为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准确认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行政追偿制度构建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赔偿中的追偿权对被追偿者来说是一种重大过错行政责任。行政追偿权行使的条件须是行政公务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行政公务人员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有直接因果关系,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已向受害人支付了赔偿费用或履行了赔偿义务,行政公务人员主观上须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要完善行政追偿程序,并放宽相应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世界各国的国家赔偿制度,其种类概括起来有立法赔偿、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但在国家赔偿的立法上,我国只有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没有立法赔偿。而在实践中,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违法抽象行政行为也有可能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国家赔偿的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1.
有侵权就应该有赔偿,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样应该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是行政机关对其行政侵权行为是否应负赔偿责任的标准,其构成要件包括以下三点: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有违法的行政侵权行为的存在、损害事实与违法的行政行为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侵权行为的特殊形式,在行政赔偿中,其因果关系认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果关系是联结行政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的纽带,要重新认定行政不作为的因果关系,需借鉴直接因果关系说、必然因果关系说、关联说等相关的学说理论优势,依据行政不作为的赔偿机理,坚持多重标准、具体分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周莹 《理论前沿》2007,494(5):33-34
在行政征收过程中要加强对公民权益的保护,应从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确立合理补偿标准、建立正当征收程序及完善司法救济四个方面加强公民权益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由于行政不作为的特殊性以及国家赔偿因果关系制度的滞后性,要证明行政不作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显得异常困难。因此,合理确定行政不作为赔偿诉讼中因果关系的认定规则,对及时公正处理行政赔偿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构建行政不作为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机理,需要引入因果关系推定学说理论,并与司法实务操作相适应,完善我国国家赔偿因果关系制度。  相似文献   

15.
行政补偿制度的建立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其法律价值体现在保护公民的宪法权利、实现公权力行使与私利益保障之间的有机平衡等方面。目前,我国在行政补偿制度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应当从明确行政补偿范围和方式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赖补偿本质上是行政机关的自我补救而不是赔偿。行政信赖补偿制度以行政信赖利益为基石。构建行政信赖补偿制度的关键在于行政信赖补偿的行政程序、诉讼程序、补偿方式与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行政问责制是打赢公共卫生战役的重要举措,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能够摒弃"官本位"观念和机械行政的惯性,同时也符合权责相一致的行政法基本原则,有利于进一步塑造政府官员队伍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但是当前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问责制表现出了诸多不足,如行政问责法律滞后、行政问责机制不完善、行政问责文化缺失,等等.为此,从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制度体系与配套机制等方面入手,重构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问责制,对建立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行政连带责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已有的行政法规范如2003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多处规定了行政连带责任问题,然而,行政连带责任在行政法学理论中却显得较为单薄,要建立理性化的行政连带责任制度,必须对有关的重大理论问题予以澄清。因此有必要对行政连带责任的构成、责任类型、法律调控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9.
行政补偿是我国行政救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行政救济途径相比,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其现行制度本身存在采取事后补偿、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和范围不合理等问题。韩国的行政补偿制度具有采用事后补偿,补偿标准和范围具体化、合理化,补偿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行政许可的合法变更或撤回,还是行政许可的撤销,都意味着行政机关对先前作出的行政许可的变动,可纳入广义"失信"的范畴。政府失信导致的后果分别为行政机关对受损利益承担补偿责任和赔偿责任。二者的区分主要在于对行政许可撤回和撤销时所依据的"公共利益"的界定,以及与行政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之间的权衡;而在赔偿或补偿要件上,二者大体上相同。在赔偿或补偿原则上,现有的直接损害赔偿标准限缩了相对人权益的保护,完全赔偿原则的采用是我国今后立法的发展趋势,间接损害应当纳入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