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产继承公证作为公证处最为基础而且十分重要的公证业务项目,一直以来,各地公证的实践始终依据司法部颁布的遗产继承文书格式为继承人出具公证书,对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家庭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物权法实施以来,已经最大限度的影响了传统意义上的继承权公证.本文以公证制度为出发点,探讨了遗产继承公证的主要内容,对放弃继承声明书的效力问题做出了分析,并对遗产继承公证的存在基础和文书格式做了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分析物权法对遗产继承公证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继承公证还是继承权公证的问题 公证机构所办理的是继承公证还是继承权公证,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据笔者了解,目前实践中持继承公证看法的公证员较多,笔者亦认为应是继承公证.  相似文献   

3.
一、在办理未婚公证中遇到事实婚姻如何处理 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前.未婚公证是指公证机构证明当事人从未结过婚,处于未婚的婚姻状况的真实性活动.此后,依据<司法部关于暂时调整涉外婚姻未婚未再婚公证办证方式问题的通知>精神,未婚公证主要是办理未婚声明书公证.未婚声明书公证,是指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程序对申请人签署未婚声明书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从形式上看,未婚公证和未婚声明书公证做法不一样,但实际上证明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证明当事人未曾登记结婚这一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4.
骆军 《中国公证》2008,(1):40-41
声明书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其声明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声明多体现在民事、经济交往过程中,它以声明人意思自治为原则,用书面形式来体现。声明书经过公证,通过证明声明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可以防止他人伪造、篡改或者冒名顶替,使声明书接受者和使用者消除疑虑。因为声明书系单方的法律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亦由声明人自行承担。  相似文献   

5.
继承公证实务中,放弃继承权的问题可谓司空见惯.然而,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由于不同的公证员对该问题的认识不同,导致各自的实务操作并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放弃继承权及相关的公证实务问题进行梳理和阐释,以消除歧见,统一认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公证制度的不断健全,继承权公证已经成为人们取得遗产所有权的首要条件.公证机构在办理继承权公证中,正确区分代位继承和转继承这两种特殊的继承方式,有利……  相似文献   

7.
潘浩 《中国公证》2010,(12):32-36
在公证实务中.当事人任何一项财产性权利的处分均会引起公证员足够的重视.而继承人对于继承权的放弃因为涉及到权利义务的此消彼长.故一直是公证员在继承公证实务中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公证实务.并结合目前继承立法的有关规定.就继承权放弃的学理与立法的完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继承权公证作为公证行业最为复杂、执业风险最大的公证事项,需要公证人员拥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能力、丰富的专业法律知识及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接待、解答继承权公证咨询是其中的关键,公证人员要根据不同的继承权公证当事人,采取不同的解答方式为继承权公证当事人提供继承权公证法律咨询。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随着公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公民申请办理财产继承的案件数量与日俱增。公证机构的继承权公证和法院的继承权诉讼方式是公民实现继承权的两种途径,从不同方面满足了民众的需求。本文作为国内该领域第一份实证调研报告,主要以法院和公证机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公民实现继承权两种途径各自的优劣之处进行了多方位的对比和分析,为创建多元化的财产继承案件处理模式提供了依据,并为我国《继承法》的修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娟 《中国公证》2010,(8):37-39
根据《公证法》第27条的规定,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但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当事人负有向公证机构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义务.但也确实存在由于各种原因当事人无法出具一些证明材料的情况.如办理继承权公证时,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的父母有继承权.若被继承人的父母已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相似文献   

11.
平雪英 《法制与社会》2011,(12):64+74-64,74
遗产确权办理继承权公证可以使遗产产权变更更安全,老百姓的权利更有保障。同时,适当调整继承权公证收费标准,也是公证机构顺利开展该项公证业务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遗产继承公证是公证机关的一项重要业务,公证机关办理遗产继承公证一般给申请人出具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以及两者结合的继承权公证文书,同时也办理与继承有关的其它公证事项,如放弃继承权声明书、遗产清点、分割等。我国的民事法律对公证机关办理遗产继承的规定不具体,相关的办证程序也欠完善,影响了遗产继承公证文书的法律效用。本文试就遗产继承公证的有关法律问题浅抒己见,求教于同仁。一、遗产继承公证存在的法律问题继承是从被继承人死亡开始。现阶段,由于遗产继承公证并非强制性公证,因此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大都根据自愿原则,…  相似文献   

13.
问题一:遗产继承公证证明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对遗产继承公证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谓之“继承公证”,认为是公证处根据法律规定和继承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二种谓之“继承权公证”,认为是公证机构根据继承人的申请,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确认并证明继承人对死者遗产享有继承权的证明活动。  相似文献   

14.
A从其母处遗嘱继承了一套房产.该遗嘱中已经明确指明该房产作为A的个人财产.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A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了继承权公证。拿到公证书的同时又想在办理过户登记前订立公证遗嘱,将该房产遗留给儿子B。那么对于该遗嘱公证申请该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15.
张浩 《中国公证》2007,(11):25-25
开拓的基础应是真正满足市场需求。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新现象、新事物对公证行业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落实私房政策继承权公证、九十年代的房屋买卖合同公证、近几年的房屋预售资金监管公证等.公证机构在不动产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现实需求。在现实的需求面前,公证机构应发挥其保障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85年通过的现行《继承法》是在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条件下制定,并与之相适应的。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私有财产的数量、种类日益增多,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人口的流动性增强,都给继承权公证实务中如何适用法律带来了新的问题,现行法在某些方面的真空地带更增加了继承权公证实务的难度。公证机构是法律适用机构而非立法机构,因此,本文将立足于现行法律规范及民法基础理论,结合过去20年来办理继承权公证的实践,从继承权开始、继承权的主体、客体、行使等方面对继承权公证的若干实务问题进行探讨。一、继承…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个人的财产越来越多.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人们在生活中都能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继承权公证在实际公证工作中办理的比较多,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就办理继承权公证应注意的问题谈点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证》2012,(5):59-60
近日,阳信县公证处来了一对步履蹒跚的老夫妻,他们说是来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经细心询问后才知道,老人的本意是来办理“放弃继承声明书”公证的。这令公证人员感到很意外,一般要求办理遗产继承公证的多,老人怎么会放弃自己应得的遗产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公证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证业务量的成倍增长,公证赔偿问题日益凸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本文试图通过对几个公证赔偿案例的解析,分析公证赔偿的性质及如何避免发生错证,使每一个公证事项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证》2006,(6):37-38
公证与履历的关系密切,办理出生公证、亲属关系公证、工作经历公证以及继承权公证等,公证员都要审查申请人的履历,履历是查证个人情况的重要资料.履历,包含在一个人的人事档案之中.公证机构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和授权专门行使证明权力、产生证明效力的社会法律服务机构,依法查阅相关人员的人事档案材料,是公证员的基本职责.谈一下古代的履历问题,应是古代证明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