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了自己的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不过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相比。我国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仍然存在导致监督不力的诸多漏洞。为了完善我国外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大胆借鉴吸收美国的经验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论法国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蜀宁 《法学杂志》2004,25(3):83-85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检察制度,在世界各国已普遍确立。法国的检察制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IMF汇率监督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IMF通过了《对会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议》,对双边汇率监督制度作出了30年来的首次重大修改:引入"外部稳定"概念并将其作为整个决议的统领原则;明确"汇率操纵"的含义;修改IMF需要审查和商讨的情形。IMF对汇率监督制度的修改虽然增加了IMF和其他会员国在人民币汇率义务问题上的话语权,对人民币汇率义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我国不应盲目悲观,而应积极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目前世界上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各国的法律制度带来巨大影响。我国现行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因而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适时重构,以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5.
柯发军 《法制与社会》2013,(30):141-14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方针的建立,突显出目前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缺陷。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不足,其次深入研究了目前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对完善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提出了几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社区矫正不仅有利于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的进程和质量,而且有利于行刑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降低国家的行刑成本,促进国家行刑的个别化、社会化以及人道化,促进国家在行刑领域内进一步尊重和保障人权,鉴于以上优势,综合利用社区资源矫正罪犯和监督罪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倡导.文章归纳分析了我国现存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7.
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权的重要表现形式,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内在需求。司法监督作为法定的外部权力监督制度,具有其特殊的优越性。但是,我国目前司法监督自身理论和实践的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其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我国司法实务界存在的民事裁判“执行难”、“执行乱”问题是不争的事实。该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民事执行缺乏完善的监督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民事执行外部监督机制,即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但是,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不仅要考量其必要性,而且要考量其障碍性、可行性以及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有自己的特设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宪法监督制度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建议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和宪法诉讼制度,并在时机成熟时建立宪法法院。  相似文献   

10.
刘娟娟 《法制与社会》2011,(11):119+128-119,128
诉讼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不断完善诉讼监督制度、做好诉讼监督工作,以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维护我国宪法和法律权威是检察机关当前工作的重心。本文从诉讼监督的定义出发,在分析我国诉讼监督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与有效性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监督客体是人民检察院的具体司法业务,如果强化这一制度不免会陷入个案监督的困境.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人民监督员的角色实际上是"检察顾问",因而改革的意义也就只停留在政治意义上.人民民主的正当性并不能提供人民监督员这一制度的正当性.即使强化这一监督制度,也因为程序的安排而不产生监督的效益.并且,因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设立是建立在监督者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并衍生出新的"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因而也就表明这一制度与法治的要求并不相容.  相似文献   

12.
仲裁司法监督在仲裁与司法的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仲裁司法监督纵向和横向的考察,探求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必要性和国际走向,并在对我国立法规定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主张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相应制度的成功经验,顺应国际上仲裁司法监督的趋势,完善我国仲裁司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民事再审程序的改革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章武生 《法律科学》2002,(1):105-117
我国的再审程序蕴涵着两种深层冲突 ,即“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原则与生效裁判稳定性之间的冲突 ,以及审判监督权的扩张与当事人诉权、处分权行使之间的冲突。关于再审制度改革应废除法院依职权决定再审 ,限制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 ,完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其中 ,关于检察院抗诉提起再审 ,应作如下定位 :对涉及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 ,检察院应有发动再审的权力 ;对于一般民事案件 ,检察院不能发动再审 ,也不宜提起或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4.
缓刑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伟 《河北法学》2006,24(7):108-114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缓刑制度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缓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具体问题,难以达到缓刑制度的立法目的,因而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从立法上明确缓刑的适用条件,可以避免缓刑适用中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适用技术上,通过确立缓刑适用前的再犯预测制度,可以更加客观地考量被告人是否具备"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条件,使缓刑的适用更具科学性;从适用程序上设置缓刑适用的听证程序,增加缓刑适用过程的透明度,可以避免缓刑适用中的"暗箱操作",有利于将缓刑的适用置于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之下,体现出法律程序中的公平、正义;在对缓刑的考察监督方面,首先,通过建立缓刑监督考察委员会制度,改革和完善监督考察的主体,以弥补当前以公安机关为主的监督考察主体无力对缓刑人员监管的不足,还可以做到权责分明,利于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落到实处;其次,确立缓刑指示制度,完善监督考察的内容,可以使监督考察有的放矢,缓刑人员亦有明确的目标与行为准则;最后,将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纳入社区矫正体系,是完善监督考察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真正实现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的必要保障.建立一个缓刑制度的体系,对于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Conflicting evidence exists on how criminal propensity moderates deterrent effects, and there is littl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is issue from relatively experienced offenders. This study tested how variation in criminal propensity (operationalized as “low self-control”) moderates deterrent effects in a sample of convicted offenders in New Jersey’s Intensive Supervision Program in 1989 and 1990. Offenders’ perceptions of the risks and consequences from violating ISP were associated with whether they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SP. Moreover, lower self-control did not diminish, and if anything, enhanced these deterrent effects.
Greg PogarskyEmail:
  相似文献   

16.
肖向新  陈太云 《行政与法》2005,1(12):120-121
在我国,诉讼法学界一直对自由心证原则持批判和否定态度,大多学者认为自由心证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与我国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实事求是”证据制度格格不入。但随着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自由心证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纷纷著书立说为自由心证正名,认为自由心证恰恰回归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本文从不同证据制度中对证据审查判断的特殊性的比较入手,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作了初步的研究,并分析了我国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下审查判断证据的标准及如何进行制度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行政诉讼进行检察监督,目的在于及时调节和疏导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间的行政纠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面对严峻的行政执法形势,行政法律监督目的并未完全实现。行政法律监督应当包括抽象行政法律监督与具体行政法律监督两方面。以行政诉讼监督效果衡量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法律监督,其效果并不明显。当前随着大调解格局、法院能动司法、检察机关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开展,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有难点,但也有不少突破点。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质量监管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红 《行政与法》2012,(3):122-125
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实施已近二十年了,但我国产品质量状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与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不无关系。本文分析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产品质量监管体制、政策及措施,并以此为启示,提出了构建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四位一体"的质量监管体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法治及其社会资源——兼评苏力“本土资源”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桑本谦 《现代法学》2006,28(1):3-15
鉴于中国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重新检视苏力的“本土资源”说。中国法治建设之所以不很成功,以及现代法律制度之所以在中国社会“水土不服”,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本土资源”被重视不够,而是“社会资源”(即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供给不足。归根到底,是由于中国社会目前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20.
监察制度是一个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我国政治民主生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政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并积极付诸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政府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但是,在国民党一党专政体制下,立法的设计与司法的现实相去甚远,监察制度不可能彻底遏制政府官员的腐败。但其所设立的监察制度的独立性、广泛性、权威性等特点,于今天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