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1,(11):47-47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亮相的"十二五"规划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国家将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对不同收入群体将采取租、售不同的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11,(2):I0004-I0005
“住有所居”是群众的基本需求,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有效的解决了一批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 创新工作思路,力求工作成效 “十一五”期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住房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提高住房水平”的思路,不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3.
招妙 《法制与社会》2011,(13):161-162
本文从今年两会期间热议的我国亟需改善的国民住房保障问题引开思考,立足于我国目前日益尖锐的高房价与民众基本住房保障权利之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以“法律治房”取代“政策治房”的思路,呼吁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保障法》,对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体系进行重构,尽快将国民住房保障导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范畴,纳入国家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目前,住房保障法尚在草拟之中,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名学者,我的认知是:住房保障立法就是要改变目前住房供应单一依靠市场的局面,即在商品住房市场之外,辟出专门领域来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需求,改变不管有钱没钱都到市场获取住房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实现住房权利:中国的实践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住房权是人权的基本构成部分,也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社会权利。论文在总结西方住房权保障模式的基础上,梳理了在中国背景下实现住房权的发展脉络和面临的挑战,指出中国"剩余型"住房模式在保障居民住房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并在文末提出若干政策建议。论文强调要充分保障中国公民的住房权利,政府应该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10,(8):53-53
基本特点:保障层次、对象均有扩张 根据《实施意见》,本市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基本特点是:保障层次更清晰。广泛意义上的公共租赁住房还应包含廉租住房、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租赁住房.鉴于这些租赁住房已有专门的规定,《实施意见》提出:的公共租赁住房,在增加新的内涵外,也涵盖了现行的单位租赁房、人才公寓、来沪务工人员宿舍等政策性租赁住房。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住房保障体系的认识 住房本质属性既是居民的基本消费品,又是价值量相当大、且在长时期内使用和消费的耐用消费品。居民住房需求的满足状况和消费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住房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并把解决住房问题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分析,拥有适当的住房是每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权利之一,与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保障一样,也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基本住房权是政府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9.
保障性住房工程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国家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和重要动力。宝鸡市住房保障工作自2006年启动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住房保障的各项政策规定,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住房  相似文献   

10.
高层声音     
《检察风云》2013,(22):6-6
10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尊重、保护和实现公民的住房保障权,是国家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法定义务,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为农民工提供住房保障是国家履行其义务的重要举措。本文简要阐述了为农民工提供廉租住房的必要性,揭示了目前面临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期望能对农民工的廉租住房保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楼建波 《中国法律》2011,(1):39-42,89
住房保障制度是一国政府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其居民基本居住水平的一种制度。现代意义上的住房保障制度始於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肇始於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城市化密切相关。许多国家(地区)的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住房供应体系和运作模式,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王笑严 《当代法学》2012,(3):102-107
住房权是联合国规定的重要的公民权利,我国于1997年签署并于2001年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承诺为实现公民的住房权而努力。而迄今为止,有关住房权保障方面的法律,只是2008年被全国人大列为立法规划的《住房保障法》,并没有在宪法中将其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加以确定,也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近年来由于房价的攀升,学界对住房权、住房权保障问题给予很大的关注,但是住房权的保障不仅仅等同于住房保障,要实现我国公民的住房权,就要明确国家保障住房权的多层次义务,建立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住房保障法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住房权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专栏导语     
住房是人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又是价值很高的重要商品,兼具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李健正,1993)。住房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住房政策至少也具备双重属性和目标,即经济政策属性和社会政策属性。经济属性指通过政府干预实现住房市场的高效、有序的发展,推动房地产经济的增长;社会属性指通过政府干预保障公民住房需求的满足,解决与住房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推动社区发展和社会团结。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应秉承渐进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既要因城施策,也要因层施策。流动人口多层次的住房状况是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然而,有关流动人口的住房分层以及流动人口住房分层背景下住房保障的讨论不够充分。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形成了“四层八类”的住房分层结构。流动人口住房上层为已获住房产权的有房阶层,流动人口住房中上层为住在居委会辖区的租房阶层,流动人口住房中下层为住在村委会辖区的租房阶层,流动人口住房下层为住在宿舍等其他住房的住房阶层。住房阶层内又可以根据住房权属关系和辖区分为多种类型。研究认为,提高流动人口的住房水平需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政府调控稳定住房市场结构与价格,针对流动人口特点提供适配的住房;既要提高商品房市场和租赁房市场住房品种的多层次性,也要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多样性及保障形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适用房制度概述(一)相关概念经济适用房制度属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住房保障是在住房领域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以实现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基本居住权为目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国民居住保障系统。其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深圳为案例城市,对其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完善深圳弱势居住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方案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尽管我国住房保障政策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但由于缺乏常规和充足的资金来源,以及明确的中央与地方政策在住房保障中的财政成本承担责任,目前住房保障政篡的执行效率与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论文从福利政策理论和住房保障特点的角度出发,对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财政成本上所承担的责任进行阐释,并借鉴了美国的经验。研究认为,住房保障是一种社会福利政策,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根据公共财政理论,住房保障成本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但同时,住房保障的公共品特征决定了地方政府也应在住房保障中分担部分成本,并负责具体的保障实施工作。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制约主要是由地方政府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这意味着将住房保障的主要支出责任从地方政府逐步转移至中央政府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陈雪  王艳 《法制与社会》2011,(20):265-266
在我国《公民基本住房保障法》的立法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确定这部法律的基本原则,然后将这些原则进行价值排序,理清我国《公民基本住房保障法》立法原则的竞合适用结果排序应当是:保障基本人权、保证社会经济高效发展、保障分配公平、保障平等。  相似文献   

20.
孟庆瑜 《河北法学》2011,29(12):66-76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选择,但政府主导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来源、土地供应、建设运营、租金标准和执行监督等诸多困难。借鉴有关国家成功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稳步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的市场化改革理应成为完善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的新趋向,而完备的住房租赁补贴制度则是这一制度体系健康运行的关键与核心。为此,我们还需专业化公司、新型土地供应、政策支持等相关配套制度的及时跟进,以形成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住房保障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