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月速览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3,(24):14-14
12月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调研民政工作时要求,要构筑“民生底线”,完善社会救助安全网.  相似文献   

2.
胡晓飞 《群众》2009,(12):91-91
干部的道德形象,关乎政治视听、人心向背。干部立德.要求有高有低,层次各不相同,但最起码的行为底线必须明确,务必“严防死守”。这条行为底线在哪里?有位中央领导同志郑重提出,干部要坚持“三不”,即“不涉足低俗场所、不追求个人享乐、不追求感官刺激”。笔者认为.这“三不”应成为当前干部的行为底线。  相似文献   

3.
公与不公都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抽象地、笼统地谈论公与不公是没有意义的。我国当前社会不公现象很多,但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过大.已经突破人们心理上能够承受的不公底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悬殊:司法不公和部分公职人员腐败等方面。解决当前社会不公问题.最根本的当然是做大做好蛋糕.与此同时,要加快分配制度改革以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势头.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和供给方式改革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重视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合理的社会结构支撑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认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是不足取的,那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就是值得提倡的么?如果有人倾向于认为这个社会的“谎言”是没有底线的,那么“什么都不信”的底线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伦理秩序有底线的、正常的和美好的三个层次,其中底线伦理秩序基础脆弱,处于有序与无序的边缘,随时都有可能因为社会成员挑战道德底线而使社会陷入混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伦理秩序,但也只是达到了底线的层次。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我国的底线伦理秩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而且难以通过既定的构建方式消除。导致这种挑战的主要原因在于公众致富心切、政策过度激励致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未能得到有效扼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了应对当前底线伦理秩序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适当调整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思路;需要通过政策导向和政策激励的调整,引导和推动社会公众追求全面而自由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坚守底线伦理,采取有效政策措施严防整个社会生活的市场化和资本化;需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实践和新要求,构建对人们既能起到规范作用又能起到引导作用的新的社会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6.
“底线伦理”,即道德“底线”或基本规范,主要是相对于较高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来讲的。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比如不能强迫他人,不能杀人越货,不能坑蒙拐骗等,即把人当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这种对“底线伦理”的认知与共识,寻求道德建设的动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7.
陈青松 《理论月刊》2007,3(1):183-185
道德底线主要是指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不能违反的基本的规则和不能逾越的基本界限,是维系一个社会必不可少的道德标准。面对现实生活中经常被突破的道德底线,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今天的中国人提供了应当选择的荣辱观和道德操守,是当今中国社会必须遵循而不能逾越的社会道德底线。我们应当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教育、实行社会公德法纪化、建立严格的社会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强者带头示范等举措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守社会主义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影响社会风气,破坏社会和谐秩序,这是一种集体的道德滑坡,抑或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提出,这些事实反映出"我们社会生活的底线在失守"。对孙教授的访谈,旨在反映我们的社会生活底线被突破的原因和应守卫的底线。  相似文献   

9.
底线公平理论的提出,为我国构建需求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在底线公平视阈中,社会成员的不同福利需求可以分为底线福利需求和非底线福利需求两个层次;社会成员的同一福利需求可以分为底线需求和非底线需求两种成分。与此相应,需求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底线福利制度满足社会成员的底线福利需求,体现社会成员权利的一致性;非底线福利制度满足社会成员的非底线福利需求,体现社会成员权利的差异性;跨底线福利制度兼顾同一社会福利需求中的底线需求和非底线需求,体现社会成员权利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来信摘登     
《时事报告》2007,(4):63-63
莫把“恶搞”当时尚 2006年,恶搞大行其道,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成“恶搞”的命运,想恶搞的人进入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境界”。审视恶搞,其实就是一种扭曲甚至畸形的社会文化,颠覆着传统的文化道德。网络上的自由言论权是有限制的,有两条线不能突破:一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底线不能突破;二是法律的红线不能突破。  相似文献   

11.
多元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宽容也不等于丧失底线。在人与人构成的社会生活中.一螳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不容扭曲的。如果我们缺少了对尊严的呵护.缺少了对正义的尊崇,缺少了对责任的担当。缺少了对光明的追求与对理想的忠贞,那么难以想象,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是一张兜住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底线的“安全网”。李克强总理强调,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做好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由于国力所限,我们基本保障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等陷入生活窘境,需要救助。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13.
刘凝 《北京观察》2013,(10):24-25
维护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网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政府要依法管理,网民要严格自律.双方都不超越法律的底线,这样才能平衡好各方的利益,维护好网络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4.
王玉玲 《前沿》2014,(3):81-82
食品安全既是保护民生的底线,也是食品产业的社会责任底线,作为社会公共问题,需要依法治理。良法是善治的前提,食品安全离不开法律保障,回顾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历程,剖析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现行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璐 《现代领导》2014,(6):24-25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常以中文版《沉思录》译者的身份为人们所熟知,而作为一名写作和研究学者,几十年来他的“沉思”总是围绕着与中国社会有关的“道德”、“常识”、“信仰”和“底线”。面对当前的道德困境,何怀宏更相信向善的力量,他提出缓解“道德焦虑”的路径是.让本有的良知在每个人的心中苏醒,围绕着道德的底线凝聚共识。在他看来,对大多人来说,正直并不是那么难。  相似文献   

16.
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确保网底不破,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城乡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该项制度的全面规范实施,对于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维护党和政府形象都有着非常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  相似文献   

17.
观点     
“底线思维”是一种符合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科学思维方法,它强调从最坏处着眼谋划工作,着力避免被动局面,着重掌握工作主动权、,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置身战略机遇期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充满了挑战与危机,这就亟须运用“底线思维”界定与防范危机、风险,认准困难在哪里、底在哪里,看到其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把握底线和症结,挖掘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保持头脑清醒。我们的社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与波动之中,运用“底线思维”能做到心中有底,克服恐惧畏难心理并坚定信心.因此“底线思维”方法将成为我们攻坚克难的常态思维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的行为是道德良知的外在反映,公众行为则可以集中观照人们的社会责任。眼下在非典流行的特殊时期,社会又赋予公民责任新的内涵,这就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既不让非典感染自己,又要帮助他人远离非典;公民在这特殊时期讲道德负责任有良知,就应该自律自重,严守社会管理各项规定。上海市政府为防控非典流行,连续两次发布通告,推出一系列管理措施,每个公民都应遵照执行。责任与良知是一道底线。冲破这道底线,就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控制非典,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需要唤起公民的道德、责任与良知。后者是一种更为熏要的社会资源。一旦被全部开发,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和无尽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肖艳 《人民政坛》2009,(12):9-11
福建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福利三部分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面向劳动暑的缴费型的基本保障制度,强调责任分担的原则,即个人、集体、政府都必须承担一份责任;社会救助是面向低收入或贫困阶层的维护底线公平的基础性保障制度,主要由财政负责供款;社会福利主要面向特定群体提供福利津贴、福利设施与社会服务,是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20.
话题     
《民主与法制》2013,(32):40-40
【你赞成设公务员囊洁年金吗?】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社会公开了其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改革方案,其中建议设立“廉洁年金制度”:公职人员未犯重大错误或未发现腐败行为的,退休后方可领取。有网友认为这能促进公务员廉政,也有网友认为廉洁自律是公职人员的起码要求和底线道德,难道守住底线还要奖励?对此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