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传媒政治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领导者行为愈益透明化。领导者如何适应传媒时代要求.进行良好的公共形象管理,这是领导力领域的新课题.这不仅需要理论.更需要专门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高欢欢  耿绍宝  康宇坤 《前沿》2014,(9):138-140
现阶段的媒体传播环境中,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在以个人传播为主的新传播媒介中都掌握着相较于以往更为宽松的话语权和更多的言论表达机会,网络舆论场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和地位得以进一步的凸显,对于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以及网络传播所触及的传播伦理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构建和谐、理性的网络传播秩序需要培养理性的受众和理性的传播媒介,更需要培养理性的“意见领袖”,推之当下,体现在具有更多话语表达机会和更强话语影响力的“网络大V”之上。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交响曲。人的形象则如斑斓的“五重奏”。考察领导者公共形象的构成,有着五个方面的“构造类别”,它们共同构成了形象管理的主要方面,演绎着丰富多彩的不同旋律。通过这个方面十大类别的研究把握.可以更好地提升形象管理的层级.实现形象管理的科学化。物理形象与伦理形象是领导者形象第一种构造。“物理形象”是一个人包括形体、服饰、外貌在内的直观形象.它是一个人人格形象的物理基础。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伦理形象”即人格形象或精神形象。是一个人多元素构成的精神品质。“物理形象”诉诸视觉说服,“伦理形象”则诉诸心理说服。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的良性再生产是成熟的网络公共领域发展的重要条件.基于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一个“网络—(普遍的互惠)—规范—信任”等要素互构共生的过程,通过建构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和网络公共领域中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可以看出,网络公关领域中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是一个网络关系资源极大丰富、规范和信任有待提升的非平面性再生产过程,并且有着不同于西方市民社会的社会资本再生产运作逻辑.从虚拟社区、紧密网络、网络规范、社会认同建设的角度可以实现网络公共领域中社会资本的良性再生产.  相似文献   

5.
姜伟 《湖北社会科学》2023,(12):154-159
微博由快速兴起到与传统媒体协同发展,重构了中国的传媒格局,并形成了公众自主传播的话语场,也对传统媒体的话语主导权和媒介影响力形成了空前挑战。媒体进驻微博,需要在微博场域中调整自己的话语传播模式,即摒弃传统的宣传话语模式,选择一种公共话语模式进行传播,其中,媒体微博的评论作为一种有态度的文体,和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该如何实现由“表态”话语到“批评”话语的转型,进而有效参与到政府形象传播中尤为值得关注,通过强化媒体微博的公共职能,善用“批评”话语,敢于触及敏感问题,才能够重塑媒体公信力,才能更好地弥合政府主导传播的话语场与公众自主传播的话语场之间的裂痕,并督促政府进行职能转型,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管理实效,逐步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互信,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6.
传媒在公共领域的构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19世纪末以来,传媒越来越政治化和商业化,公共领域出现了“再封建化”,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公民新闻的兴起,新媒体和公民新闻的独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7.
国际互联网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网络虚拟社会”,网络传媒就是这个虚拟社会的产物之一。网络传媒凭借着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人做过一项调查,一种电子传媒从投入商用到拥有5000万用户所需的时间,广播需38年,电视需13年,网络传媒仅需5年。因此有人预言:21世纪将是“第四传媒”①的时代。目前国内外最发达的传媒单位无一例外地利用了网络,更多的传媒工作者开始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功能,这是信息传播步入网络化的一个新趋势。所以,掌握网络传媒的特性,将其融入信息传播中,是目前传媒工作者的一…  相似文献   

8.
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女性个体国民身份确立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与民族主义运动是现代性追求的两个侧面。文章首先分析了“天赋人权”观和“民族国家”理念的内在逻辑,论证“天赋人权观”和“民族国家观念”内在地包含着女性个体身份确立的要求,其构建和传播过程为近代女权运动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其次,分析观念传播和话语建构的过程,分析男性和女性话语的共性和差异性。认为近代女权主义者策略性地使用了男性主流话语和国家主义的女权逻辑,同时,女性通过构建“同为国民,同担责任”的话语和“同担责任”的行动确立了女性的主体身份和彰显了女性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9.
秦德君 《现代领导》2014,(12):10-11
大量领导实践表明,良好的领导者公共形象也取决于领导者身处其中的行政过程及其输出的相关公共产品。事实上,领导者形象生成于一系列与行政过程相关的活动。行政输出也意味着形象输出。政务形象的掌控至少有着以下六个重要界面。  相似文献   

10.
术语“领袖气质”被用来描述“鼓励”,但是它仍然属于领导者和他们的追随者之间的控制和支配关系。某些人认为,领袖气质是一种属性.一种追随者赋予他们“所崇拜的”领导者的品质。还有一些人,则把它看做某些领导者的先天特性的表现。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崇拜肯尼迪或者戴高乐?是由于环境因素还是媒体炒作?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4,(1):93-93
杨仁忠在《学习论坛》2013年第5期撰文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把公共领域的机制从传统公共空间扩展到网络公共传媒。无论是在公共空间的公开性、独立性、开放性以及公众参与的平等性、自由性、公平性方面,还是在信息传播的完整性、客观性、时效性方面,以及在讨论问题的论辩性、批判性和理性沟通等方面,网络传媒都优于传统公共领域媒介形式。因而,网络传媒不仅为公共领域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捍卫了公共性原则,而且通过开辟公共领域的新机制,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新的社会动力。  相似文献   

12.
青年旅游因其具有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的特质,而成为天然的信息、文化与价值的传播主体,青年旅游运动自文艺复兴后期兴起之初,就带有典型的传播活动特质。台湾青年旅游外交借助于旅游活动和青年群体的传播特性,积极整合了政府传播、NGO(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的英文缩写,即非政府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等传播模式,积极有效地传播了台湾地区的文化社会形象与价值观念,提升了台湾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实践了台湾地区公共外交活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网络化与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络的出现 ,人们正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他们与外界的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 ,同时 ,人自身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方式也在改变。在这种改变中出现了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 ,网络重塑了某种“网络公民”的人格形象 ,另一方面 ,人们适应网络生活创造了许多在传统社会中所没有的文化景观 ,他们用一种新的符号表达内心的感受、用新的行为方式来制造虚拟世界的美和情感。这一切 ,无不体现出一种新文化的态势和新文学的前景。人们惊讶地发现 ,电子传媒已经进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徐琳  李紫薇 《理论月刊》2023,(10):57-66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公共领域的规范和完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政府、网络运营者和公民作为主要参与主体,共同形塑着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样态。厘清不同主体的特征,探析多主体间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态,提出规范和完善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新思路,以维护这一新的社会场域的和谐稳定,进而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从主体特征和治理角色来看,政府是网络公共领域的领导者和监管者,网络运营者和公民分别是关键责任人和重要参与者。从主体间互动关系来看,三者形成了高度活跃的交互关系,共同构成立体多维的治理结构。未来,网络公共领域的有效治理需进一步完善法治建设、打破虚实壁垒,并着力形成以政府主导、网络运营者和公民积极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媒体形象是领导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传播视阈下,领导者媒体形象不仅具有表象性,还具有公共性、代表性、广延性、透明性。在组织识别系统理论(CIS)透视下,领导者媒体形象有其独特的内容、形式与要义。领导者媒体形象塑造应该在嵌入形象意识、实施公关传播、把握塑造时机、借用外脑设计方面下功夫,以提高领导者媒体形象的合拍性、合“情”性、合时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正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媒介之一。互联网中活跃着一些意见领袖。他们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主要成分是网络知识分子。这些意见领袖通过及时和积极的言论,对大多数网民和舆论走向产生影响。由于意见领袖的草根身份以及网络的自由特性,网络舆论并非与主流媒体呼应。必须重视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的影响,自觉地培养、引导和规范网络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代际更迭,移动通话、文本传输、图片与视频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赋予了传播新的特性,使移动传媒业发生了巨大变化。5G时代即将到来,超高清电视、AR/VR视频、物联网、智能设备等应用场景,将极大地提升移动传播的能力,并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无疑,5G技术的发展将再一次引发传媒变局。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已成为领导力的一个关联因素.在社会的公共期待上,人们对于领导者有着诸如"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平民"期待等诸多预期:而在领导者的形象方位上,人们亦有着诸多社会性定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近几年社会影响较大的网络公共事件的了解和分析后不难发现,多数事件在网络上发起、传播和扩大的过程中都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政府、媒体、网民成为基本的参与主体。而作为网络公共危机事件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政府、媒体、网民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互动过程?什么样的互动模式才是良性的?本文将首先分析建立一种多主体间良性互动模式的必要性,通过综合多种情况,提出"政府-媒体-网民"之间能够进行良性互动的基本模式,从而为在互联网民主时代政府更好地面对和参与到民主化的进程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陈洪华  张立 《前沿》2013,(22):27-28
本文概要分析了“网络问政及政府形象传播”的研究意义,重点阐述了“网络问政及政府形象传播”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重点难点等.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给出有关网络问政及政府形象传播研究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