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运亮 《中国司法》2009,(10):26-28
理论上讲,司法行政是指有关国家机关职能中与审判活动紧密联系的那一部分行政职能。在我国,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犯罪的侦查行为、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诉讼行为、各级法院的民事和行政强制执行行为、公安机关和监狱的刑罚执行行为均为典型的司法行政行为。实践中的司法行政与理论上的司法行政,在内涵和外延上都相去甚远。我国没有采用“大司法行政”(如美国联邦政府司法部)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行政立法是指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中主要部分在西方有些国家被称为委任立法或授权立法。由于行政立法对传统的权力分立理论精神的冲击,其白诞生以来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正> 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即是对行政立法性行为进行审查、监督的活动。西方国家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制度比较完善,对于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于我国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进行司法审查的制度和机制,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此,本文就西方主要国家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对象范围、机构体制、方式、价值标准和效力作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4.
公安机关双重行为是指由公安机关所具有的刑事司法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决定的刑事司法行为和行政管理行为。根据我国《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及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公安机关具有刑事司法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在刑事司法职能方面,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侦查、制止、打击危害公共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破坏经济秩序,侵犯人身、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一切犯罪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惩办特务、间谍分子;侦缉逃避侦查、审判和执行判决的人犯;追查被盗窃、抢劫的财物;管制各类犯罪分子;警卫法…  相似文献   

5.
明朝御史给事中广泛参与各个部门的行政活动,纠正错误的行政和民事司法行为,弥补了国家和个人受到的损失。本文中作者摘录了明史中的相关案例,按照立法、司法与调查几个方面简要介绍御史与给事中在民事行政救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具体行政行为效力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具体行政行为是法律行为,也即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发生什么样的法律效力,无论从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行政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不同;具体行政行为作为国家的一种活动,也与其他国家活动如立法、司法活动的效力有一定区别。本文作者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其所具有的公定力、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且这些效力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理解什么是行政法,有必要分析一下行政法所调整的对象。一般地讲,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代表人物都把行政法理解为调整行政机关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例如,行政法学者克·斯·罗赛杰尔专门研究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确定行政法是公法的一个部门,它和行政机关有关系(和管理行为有关系),另一位学者尔·雷杰尔特在他的行政法著作中写道,"无论美国行政法,还是西德行政法,在广义上讲,都是调整除立法和司法以外的一切国家活动的法律"。  相似文献   

8.
行政立法是指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中主要部分在西方有些国家被称为委任立法或授权立法.由于行政立法对传统的权力分立理论精神的冲击,其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面对产生于实践需要的行政立法,各同都在寻找积极有效的手段予以规制,使其真正成为现代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被授权或受托的组织根据其职权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所采取的管理和处罚行为。刑事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触犯刑法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所采取的处罚行为。在执法实践中,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又常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行政违法行为达到一定的危害程度并触犯刑法时,行政违法行为就转化为刑事违法行为,从而行政执法就过渡到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10.
引言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体系。所谓的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因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为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政策、法律,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的活动。与国家的立法、司法相并列的重要职能。一个国家的日常政治、经济生活秩序是靠行政活动来予以维持的,可以说它与国家权力在存续时间上是等长的,在空间范围上是等距的,在活动密度上是等量的。 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起初只限于陆地,所以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也只以陆地为主,法律也是以规…  相似文献   

11.
县级司法行政工作是指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履行司法行政职能的程序、措施、人员、保障、效果等方面情况。县级司法行政工作是整个司法行政事业的根基所在,是司法行政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加强县级司法行政工作,对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核心部分。现代行政已不限于简单地执行法律,行政机关兼有立法、司法等职能。行政行为不仅存在是否合法的问题,还存在是否适当的问题。加之行政行为具有主动性、广泛性的特点,使得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不易受到控制和监督。笔者在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尝试对行政执法活动开展检察监督作了有益的探索,并成功办结八起监督案例,本文就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监督行政执法活动作一初步探析,不当之处还请诸位不吝斧正。一、人民检察院监督行政执法活动的现状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  相似文献   

13.
引言 地方行政机关职能配置和运作方式,涉及到行政机关内部工作分工和职责履行。司法行政机关职能配置和运作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能否依法、有序工作的前提,关系到公正、权威和高效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工作机制的建立。正确、充分、高效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以及加强自身的规范管理,是加强司法行政机关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美国简易立法程序的司法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引言远古以来,各国行政机构一直发布着大大小小的抽象行政行为,其中有些在今天被称为“行政立法”活动。即使在现代西方式议会完全发展之后,“行政立法”也远未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近几十年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架空议会立法的趋势。虽然在等级上处于劣势,但行政立法行为在数量上是议会立法不能望其项背的。正如斯特劳斯教授指出,美国今天拥有:(1)一部人民批准的宪法;(2)上百项民选议会通过的立法;(3)上千项由政治  相似文献   

15.
抽象行政行为侵权现象近年日渐突现出来,理论界纷纷呼吁取消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豁免,但目前我国的立法还是禁止将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本文主要分析了现行的抽象行政行为监督机制,指出其存在的弊端,并援引其他国家的立法实践,结合我国的现行宪政制度指出在我国实行司法审查是必然的选择,并可以通过立法的技术手段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论述了抽象行政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有:有效并被确认违法、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行政与法》2005,(7):92-95
我国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过于狭窄,限制了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使对行政主体的司法审查在很大范围上受到了限制。正确界定行政诉讼的范围,应当从行政诉讼目的出发,从我国立法对受案范围的规定入手,提出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除某些特殊权利)、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准行政行为、侵犯公益性质行政行为等的可诉性等问题加以重点研究,以期在今后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立法时,更加合理科学地界定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行政立法的存在及其性质 《立法法》是关于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法律,其目标是规范立法活动。行政立法被列入其调整范围的前提是行政立法是一个立法行为,这涉及行政立法的性质问题! 虽然,我国1982年宪法,承认了行政立法的现象,并在立法体制上明确了所具有的立法地位,但关于行政立法的性质,学者仍存在不同看法。第一种,可以说是主流的,即将行政立法行为划归行政行为范畴,称之为抽象行政行为或行政规范行为,国家大多数教材及行政行为专著都持此观点。但必须指出,这种“抽象行政行为”不仅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也包…  相似文献   

18.
司法鉴定立法权属如何界定,是直接影响司法鉴定立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现行法津规定、法学理论、司法实践等角度对司法鉴定的实质进行了分析,提出司法鉴定除启动、采信属诉讼制度外,鉴定活动、鉴定机构、鉴定人的管理就是行政职能范畴,地方可以通过立法对面向社会服务司法鉴定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9.
朱静  李红 《行政与法》2003,(7):29-30
非立法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对非立法抽象行政行为实行司法审查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题中之意。作者在考察国外相关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对我国司法审查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关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改革与完善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非行政许可的内涵和性质是正确界定非行政许可在实践中严格规范其运行的基础性问题.行政审批问题具有的复杂性以及行政机关认识能力存在的局限性是导致“非行政许可”内涵难以界定的主要原因.从行政许可的特征及其与非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的关系入手在逻辑上分析可知:非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准予从事除“特定活动”以外的活动,或根据其他机关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申请,准予其从事一定的活动.非行政许可中的外部行政行为具有验证性和确认性,内部行政行为具有权力和职能的分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