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日本近年来日本青少年违法犯罪日益增多,而且逐渐趋向低龄化,据统计,从1985年以来,10—20岁的青少年每1000人中有16.0违法犯罪者,而成年人每1000中只有8.4违法犯罪者。青少年违法犯罪者中每1000人有26.9人年龄为14—15岁,17.5人年龄为16—17岁,6.9人年龄不满14岁,7.6人年龄为18—19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城市青少年肥胖、超重和体瘦者的骨发育特征。方法以《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RUS-CHN法对5城市7146名(男3986,女3160)12~18岁汉族正常青少年手腕部X线片骨龄进行评价,计算各骨龄组的体重指数(BMI),BMI第85百分位数的受试者分类为肥胖和超重,BMI第15百分位数者分类为体瘦,观察骨龄减年龄差值。结果肥胖、超重青少年偏向发育提前,骨龄减年龄差值分布的下限在-1岁;体瘦青少年偏向于发育延迟,骨龄减年龄差值分布的上限在+1岁。结论应用BMI,肥胖、超重和体瘦青少年的年龄推测范围可能缩小。  相似文献   

3.
RUS-CHN图谱骨龄评价法用于推侧青少年年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RUS-CHN(RC)图谱评价法用于13~18岁青少年年龄推侧的应用价值。方法4 424名(男2 272,女2 152)13~18岁正常城市汉族青少年,以简化RUS-CHN法建立手腕骨发育等级图谱。另以1 048名(男530,女518)13~18岁青少年为检验样本,比较不同方法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异。结果RUS-CHN图谱法可仅评价桡骨、尺骨远端和第III指的4块掌指骨骺。检验样本中男14~17岁、女13~16岁年龄组,RC图谱法骨龄与生活年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W 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P>0.05),对男18岁、女17岁组出现显著性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结论RUS-CHN图谱法骨龄适用于男13~18岁、女13~17岁青少年的年龄推测。  相似文献   

4.
如今,青少年群体已成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18年5月31日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当代青少年的触网年龄愈发提前,约有超过六成的青少年触网年龄在6-10岁,且八成以上都具备较强的网络使用能力,24%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达2-4小时。  相似文献   

5.
一名16岁的初中生因受黄色书刊、录像的影响,暴力奸淫7岁幼女并杀人灭口。像这名初中生一样,十三到十八岁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是一个严重而普遍存在的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法界、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重视。透视青少年犯罪形式青少年因不良行为、娇生惯养、小偷小摸以及模仿影视剧里的暴力和色情镜头等,发展到违法犯罪,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形呈现多样化。据调查,一是青少年犯罪年龄呈现低龄化。某地区1998年以来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41.7%,其中刚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14岁孩子竟占13.5%。二是犯罪类型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河南与浙江地区之间女性青少年骨发育的差异性.方法 摄取河南及浙江两地599例年龄介于12~19岁的女性锁骨胸骨端及六大关节x线片.对照青少年骨发育分级标准24项骨骼发育指标进行阅片,并通过数学模型法计算骨龄,然后利用SPSS 15.0软件对骨龄与生活年龄的比值进行不同地区间差异性分析. 结果 河南女性青少年骨发育在14-15岁年龄段(不含15周岁)比浙江提前约0.39岁,河南女性青少年骨发育在15~16岁年龄段(不含16周岁)比浙江滞后约0.37岁,河南女性青少年骨发育在18-19岁年龄段(不含19周岁)比浙江滞后约0.38岁,余年龄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河南与浙江地区女性青少年骨发育比较存在差异性,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本研究结论 可供法医学、人类学、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对青少年骨龄评价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一、少年法制史《少年福利法》和《青少年刑法》是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殊性而制定的特别法。它有着比较深刻的历史背景,早在1532年的刑法典中就为处理少年案件作出了一些特殊的规定。此后,德意志帝国各州的法律纷纷提高了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在1871年的刑法典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全国统一规定为12岁。1923年的青少年刑法制定以后,又将刑事责任年龄提高到14岁。  相似文献   

8.
应用Demirjian法进行法医学年龄推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ao J  Wang Y  Liu RJ  Xu X  Li XP 《法医学杂志》2007,23(4):258-260
目的对应用Demirjian法进行法医学年龄推断的准确度及可靠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应用Demirjian法测定828名上海地区青少年(男279名,女549名,11~19周岁)的牙龄,比较所测牙龄和实际年龄的差异。结果在11~14岁年龄段Demirjian法测定的牙龄比实际年龄高估,在15~16岁年龄段低估,在17岁及17岁以上年龄段具有局限性。结论Demirjian法可以用于测定上海地区11~16岁年龄段青少年的牙龄,使用时需进行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15~22岁男性青少年牙齿钙化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东莞市15~22岁男性青少年牙齿钙化情况,为法医年龄推断提供新的基础数据。方法拍摄310名东莞市15~22岁男性青少年全口曲面断层片,参照田雪梅牙齿钙化分级评分标准,分别对下颌第1-7恒牙及上下颌第三磨牙钙化程度进行评分。利用SPSS 17.0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及Fisher's两类判别分析。结果下颌第1-7恒牙在16.5岁均已发育完全,第三磨牙从16岁开始出现8级钙化,上、下颌第三磨牙分别从17.5岁及18岁开始出现9级钙化;上颌第三磨牙间钙化程度存在差异(P0.01),下颌左右侧同名牙齿钙化无差异(P0.05);第三磨牙与年龄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5~0.64,根据第二、三磨牙发育建立的16、17、18岁Fisher's线性两类判别综合判别率分别为84.8%、75.2%、73.1%。结论第1-7恒牙对17岁以上青少年的年龄推断有局限性,第三磨牙与年龄之间呈中度相关,需综合机体其他年龄特征进行年龄判别。  相似文献   

10.
手腕部桡、尺骨骺线消失作为推测18岁年龄的指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腕部桡、尺骨骺线消失是否可以作为推测青少年18岁年龄的指征。方法研究样本为15~20岁的中国5城市4492名(男1942,女2550)汉族健康青少年。在受试者出生日前后15d内拍摄左手腕正位X线片。根据骺线是否可辨评价桡、尺骨远侧骺的发育,计算年龄组骺线不可辨的例数及其构成比。结果在18岁以下,男、女青少年桡骨骺线不可辨等级出现的构成比分别为0.9%和4.9%,尺骨骺线不可辨等级出现的构成比分别为13.1%和69.2%。结论手腕部桡骨骺线消失可作为推测青少年18岁年龄的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测四川地区青少年肘关节数字X影像的骨发育特征规律,建立肘关节推断年龄的回归方程。方法拍摄608例8~18岁青少年进行肘关节数字X线片,按性别及年龄分组,选取肘关节6个骨化中心作为观测指标,对发育特征进行分级、赋值。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各观测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建立推算年龄的回归方程。结果得出男女性青少年肘关节继发骨化中心出现、闭合的年龄范围、平均年龄以及95%置信区间等数据。一元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范围:男性0.874~0.914,女性0.883~0.954;年龄估计值标准误(SE)范围:男性0.934~1.101岁,女性0.561~0.883岁;多元回归方程R值及SE值:男性为0.946、0.750岁,女性为0.964、0.500岁。所有方程均经统计学检验与诊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论本文选择的肘关节指标发育特征与年龄有相关性,其中肱骨内上髁、桡骨小头及肱骨小头骨骺均呈高度显著相关,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相关人群年龄推断,且多元回归方程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Ye LY  Li K  Ye K  Zhang QC  Liu ZH  Wen XM  Liu SH  Peng YB  Ni J 《法医学杂志》2008,24(3):182-184
目的描述当前我国14岁青少年手腕骨发育特征,并初步评估14岁的青少年骨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以湖南娄底地区14岁青少年为对象(男53人,女56人),拍摄左手腕部X线片,参照顾氏图谱法描述各选定观察部位并分析发育特征,将统计结果与顾氏图谱法14岁骨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顾氏法相比,男生组桡骨远端、第1掌骨近端和近节第4指骨骨骺发育程度较高,而女生组桡骨远端、第2~5掌骨、第1~5近节指骨和第2~5中节指骨骨骺发育程度较高。结论当前我国14岁青少年骨发育存在提前趋势,在女生组尤为显著。14岁是刑事责任年龄点之一,法医推断该年龄时应注意该特征对推断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四川汉族青少年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的数字X线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量四川汉族青少年(8~20岁)人群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探讨其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为法医人类学的面部重建提供的基础数据。方法选取974例(男496,女478)头颅侧位数字X线片,分13个年龄段(8~20岁),选择面部10个标志点的软组织厚度测量,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四川汉族青少年人群面部10个标志点的中线软组织平均厚度,在青少年阶段大多数测量标志点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男女性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统计学分析存在性别差异(P<0.05),在15岁之后差异增大,且LLI点显著差异性在9~20岁之间均存在(P<0.01)。结论四川汉族青少年面部中线软组织厚度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的趋势,男女面部软组织厚度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骨密度测定在外伤后骨折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外伤后骨折者的骨密度,探讨骨折鉴定中骨质疏松和外伤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外伤参与度评定的一般原理,对15例外伤后骨折者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结果15例伤者:男6例,女9例,年龄在43~85岁之间;骨密度值在0.354~1.067 g/cm2之间;7例诊断骨质疏松症,外伤参与度为50%,其中5例评定为轻微伤,2例评定为轻伤;其余8例均为骨量减少,评定为轻伤。结论骨密度测量可预测骨折危险性,有助于骨折临床法医学鉴定的伤病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手腕骨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异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以不同骨龄标准所评价的青少年手腕骨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异,观察生长发育长期变化对青少年年龄推测的影响。方法从中国5座大中城市抽取11464名(男5873,女5591)3~18岁汉族正常青少年儿童,并另随机抽取950名(男516,女434)12~18岁骨发育正常的汉族青少年作为验证样本。按CHN法和RC法骨龄标准评价手腕部X线片骨龄,并对不同方法评价的骨龄及生活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龄组CHN法骨龄中位数大于RC骨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验证样本中,在男12—16.5岁、女12~14.5岁之间,CHN骨龄减生活年龄之差值分别为0.35—1.00岁和0.57~1.16岁(P〈0.01);RC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分别为-0.26—0.23岁和-0.27~0.06岁(P〉0.05)。在男17~18岁、女15~17岁之间,CHN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分别为-0.52~-1.05岁和-0.16~-1.13岁(P〈0.05),RC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分别为-0.35~-0.48岁和-0.22~-0.79岁(P〈0.05)。结论CHN法骨龄高于生活年龄,在大部分年龄组RC骨龄与生活年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突出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向低龄化转化。依据资料显示,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提前了2~3岁,尤其是现在流浪街头抢劫、盗窃、打架斗殴者最低年龄只有10~12岁,甚至更小;二是团伙化。团伙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又一突出特点;三是暴力化。青少年暴力化犯罪迅猛蔓延,而且不择手段、不拘对象,突显出狠毒、残忍、凶暴的特点。为何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不断升级.且对社会产生如此大的危害呢?对其根源及预防作以下剖析。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犯罪指的是年龄从14岁至25岁之间的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从6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后,青少年犯罪在世界各国都非常突出。如美国青少年犯罪率高达4.5%。在我国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本着治标又治本的旨趣,笔者根据多年来在娄底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从事审判工作得出的实践经验,归纳出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几点趋势,并重点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从而对症下药,提出几点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踝关节MRI T1加权图像中胫骨、腓骨远端及跟骨骨骺发育特点,为踝关节MRI成像是否有助于青少年14、16及18岁年龄推断提供明确的答案。方法收集1025例8-25岁的汉族青少年踝关节MRI T1加权图像,探索年龄与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各期年龄分布的性别差异,并建立推断个体是否年满14、16及18岁的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年龄与胫骨、腓骨远端及跟骨骨骺分期呈正相关。胫骨、腓骨远端骨骺完全闭合的最小年龄为男性14岁,女性13岁;跟骨骨骺完全闭合的最小年龄为男性14岁,女性11岁。除胫骨、腓骨3期,各期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断个体是否年满14、16及18岁的方程的推断准确率分别为:男性97.52%,90.08%,82.64%;女性97.59%,97.59%,87.95%。结论踝关节MRI T1加权图像在法医鉴定的活体年龄推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青少年抢劫犯罪突出的情况,我们于最近对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近两年来受理的青少年抢劫案件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九八○年,沙坪坝区法院共判处抢劫案十六件,罪犯三十二人,其中青少年(年龄为二十五岁以下,下同)三十人,占百分之九十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 W  Lin JS  Chen DC  Yang C  An JY 《法医学杂志》1999,15(4):211-213
为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与个性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21名13-19岁违法犯罪青少年和1371名相应年龄在校学生按不同年龄段和性别进行对照研究,发现16-19岁男性违法犯罪青少年外向性(E)、精神质(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3-15岁男性违法犯罪少年精神质(P)、神经质(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6-19岁女性违法犯罪青少年神经质(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违法犯罪类型之间各个维度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外向性、精神质和神经质与男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倾稳性可能与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