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对高坠伤的损伤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对高坠伤的分析和观察重建高坠过程,从而探讨MSCT在分析高坠伤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真实的高坠伤案例为对象,分别运用MS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联合运用系统尸体解剖分析高坠伤死亡方式等特点,比较尸体解剖和MSCT在获取损伤信息方面的差异。结果MS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发现全身多部位骨折以及肝破裂,尸体解剖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对应,推断死亡原因为高坠致全身多发伤。结论 MSCT在高坠伤案件致伤方式分析中可作为传统尸体解剖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损伤特点,为法医学检验与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例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尸体检验案例,记录并统计死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现场失血情况、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部位、破裂处管壁硬化程度、颅脑损伤、血乙醇含量以及死亡原因等信息。结果 11例均为现场死亡,其中交通伤7例,高坠伤和徒手伤各2例。11例死者头部体表损伤均不严重。9例交通伤和高坠伤死者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均发生于海绵窦段,均存在累及颈动脉沟的颅中窝横行骨折,颅内出血及脑挫伤轻微。2例徒手伤死者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发生在眼动脉段,均存在致死性的颅内出血及弥漫性轴索损伤而不伴有颅骨骨折。11例均为血管壁全层破裂,破裂口长轴与血管长轴垂直。结论交通、高坠等高能量创伤事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发生率值得关注。海绵窦段和眼动脉段的损伤可能较常见。血管遭受牵拉或碎骨片作用可能是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主要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3.
Jin ZG  Shen SM  Gao JX  Wang XP  Liu HM  Lu WX  Shen K 《法医学杂志》2011,27(4):274-276
目的 探讨MRI对新鲜与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MRI检查序列主要为T1WI、T2WI和STIR.结果 本组43例共发现55处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46处椎体被判定为新鲜骨折,T1WI呈低信号或低信号中混有少许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呈明...  相似文献   

4.
从法医学角度探讨CT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的资料报道不多。作者整理了1992年11月至1997年2月收治的100例脊柱损伤病人的病历,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病人,男88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0岁。外伤类型木棒、铁棍打伤12例,扭伤18例,坠落伤15例,车辆撞伤55例。受伤部位颈椎8例,胸椎5例,胸腰段79例,腰椎8例。X线结果100例均有椎体压缩和变窄改变。X线报告为椎体压缩性骨折98例,椎体楔形变2例。CT结果颈椎新鲜骨折7例,陈旧性压缩性骨折1例;胸椎新鲜骨折5例;胸腰段新鲜骨折60例,陈旧性压缩性骨折10例,生…  相似文献   

5.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发生率约占颈椎骨折的10%~14%。齿状突在解剖形态及结构上的特殊性,可导致伤后寰枢椎不稳,造成高位的颈脊髓急性压迫并迅速致死[1]。枢椎的齿状突骨折的案例在国内罕有报道,主要见于高坠和交通事故,现报道1例。1案例资料某男,74岁。某年1月  相似文献   

6.
<正>1 案例资料 江某,男,65岁。2002年9月25日因土地纠纷被江某(女,70岁)用竹扁担击打腰背部及双下肢,并摔倒在地。伤后6h到中医院就诊,经CT检查诊断为第12胸椎和第3腰椎压缩性骨折。9月27日法医根据  相似文献   

7.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因车祸、高坠及伤害等导致的肢体骨折日渐增多,都涉及到对骨折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本研究选择不同年龄人体长骨线性骨折的X线片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到不同年龄人体长骨愈合的影像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为根据长骨线性骨折X片表现推断骨折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数据支持,初步探讨根据骨折X片表现推断骨折时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5例案例选自大连市公安局于2007全2011年间受理的因高坠、车祸、摔伤及钝器打击致头部损伤死亡的案件,115例案件具有如下特点:尸体解剖时发现,除于颅盖骨直接受力部位可见骨折外,在对侧的颅底处亦可见与颅盖骨骨折线不相连的骨折,本文称之为对冲性颅底骨折.  相似文献   

9.
在机械性损伤案例的鉴定过程中,不仅致伤物的推断是复杂的,而且成伤机制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现将笔者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案例1女,39岁,教师。1991年5月24日在与别人说话时(前倾站立)被人从背后猛击一掌,当时身体一挺又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几步,但没倒下。即感前胸(乳房区)、后背疼痛,不敢喘气,不能活动。去卫生院查见右肩背部有一掌面大小的皮下出血(掌印)。医院拍X线片,示第六胸椎压缩性骨折。次年拍片复查,确认为第六胸椎压缩性骨折,评定为轻伤。案例2女,20岁,农民。1991年8月因故与另一女性发生纠纷,双方相距…  相似文献   

10.
高坠致死的案件中,常可见到程度轻重不一的体表擦挫伤及骨折,但笔者遇到一例特殊的高坠后死亡案例,既无体表损伤也无骨折,现报道如下。 1 案 例   某男, 16岁,某市武术学校学生。某年 9月 16日在晚自习时间从三楼(约 9m左右)摔下,坠落在本校甲生头部、肩部及乙生左足背上,当即昏迷,急送医院抢救。查体:心率 106次 /min,血压 100/40mmHg,双瞳等大,对光反应消失。 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顶部小片状脑挫裂伤,左颞顶部软组织肿胀,颅骨未见骨折。剖腹探查见腹腔积血约 600ml,脾脏破裂成数块,腹膜后见一巨大血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20例不同年龄组的颅脑损伤CT片进行了观察分析,表明青少年损伤原因以高坠多见,损伤类型以颅骨凹陷骨折及硬膜外血肿多见,老年组损伤原因以头部击伤多见,损伤类型以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脑多发性挫裂伤及脑多发性血肿多见,成年组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研究躯干不同部位着地的肋骨损伤机制,对重建高坠过程提供新技术与新方法。方法采用有限元法观察全人类安全模型THUMS4.0在躯干部不同部位着地时的肋骨损伤情况,并与实际案例进行比较,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高坠导致的肋骨骨折形成机制。结果不同部位着地所形成的应力、应变分布及肋骨骨折部位存在一定差异。躯干前侧着地时双侧均发生肋骨骨折,骨折主要位于肋骨-肋软骨交界处和腋中线区域;躯干右前侧着地时,着地一侧首先发生肋骨骨折,骨折分布于右侧腋中线至腋后线区域以及双侧肋骨-肋软骨交界处;躯干后侧着地时,骨折主要位于双侧肋骨后侧;躯干右后侧着地时,着地部位易发生多发性肋骨骨折。塑性应变多集中于骨折处,von Mises应力除集中于骨折处,也可位于其他部位。结论躯干部不同部位着地时,肋骨骨折部位及损伤机制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舟骨骨折成伤机制的法医学鉴定要点,为法医学鉴定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7—2011年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物证鉴定中心鉴定后已结案的手舟骨骨折成伤机制鉴定案件共43例,对手舟骨骨折初诊漏、误诊情况,骨折分型,伴发损伤,成伤机制分歧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手舟骨骨折初诊漏、误诊率高,以腰部骨折最多见,成伤机制分歧主要集中于系外力直接打击还是倒地摔跌间接作用所致。结论手舟骨骨折多为跌倒时手掌着地致腕关节过度背伸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山岳型景区高坠自杀案件的现场分析、损伤形态及案情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为高坠死亡案件的定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2例黄山景区2002—2012年内坠崖自杀案例的资料,从年龄、性别、籍贯、事发时段、坠落地点、损伤检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52例坠崖自杀案例中,男性的自杀率明显高于女性,外省籍比例明显高于本省籍,年龄分布于19~50岁,案发时间段多在16:00~24:00,损伤形态以复合伤为主,均不同程度伴有颅脑损伤、胸腹腔器官损伤及体表划擦伤。结论高坠死亡案件的定性需要进行现场勘验、案情调查走访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100例重度颅脑损伤尸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分析100例重度颅脑损伤的尸检资料。年龄最小4个月,最长者71岁,男性70例,女性30例。颅脑损伤成因以钝器伤、高坠伤、跌伤及交通事故为多。头皮损伤占83%,头皮无明显损伤但有颅脑损伤者占17%。颅骨骨折占71%,以线状骨折为多(45%),粉碎骨折次之(22.53%),颅骨骨折常合并颅内出血。两者并存者69例,占颅内出血70.41%,有颅内出血无颅骨骨折29例,占29.59%,略高于文献报告。硬膜外出血(EDH)占35%,冲击部占88.57%,对冲部占20%。硬膜下出血(SDH)占40%,冲击部占85%,对冲部占25%。蛛网膜下腔出血占87%。髓内出血86%,合并EDH占33.72%,合并SDH占36.05%,EDH、SDH和髓内出血者同时发生占8.26%。脑室出血占12%。脑挫伤裂伤占64%,有冲击伤和对冲伤占46.88%,有冲击伤无对冲伤占28.12%,无冲击伤有对冲伤占25%。脑疝:小脑扁桃体疝占67%,海马钩回疝占60%,略高于文献报告,结合本文资料,对病理特点及法医鉴定中应注意问题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6.
笔者用英制S250——MKⅢ型扫描电镜与美制wDx——2A型波谱仪、Q2000/S型能谱仪,先后检测了两例奸情杀人案被害人颅骨,一例死后经过时间为4年零5个月,另一例为9年零3个月,结果均获得成功。生前骨折Fe半定量计数值为死后骨折、无骨折部位的3~6倍;动物试验表明,生前骨折铁含量随伤后迁延时间而增高,与0.5%洗衣粉煮沸处理无关。笔者认为,在排除死后血淀坠积干扰的条件下,颅骨Fe半定量分析结果是认定生前骨折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坠”案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以我区为例,2006年“高坠”案件占人员伤亡案件总数的31%;无论“高坠”行为是自杀还是他杀,其在尸体上反映出来的总体损伤并无差异。要确定案件性质仅仅依靠法医尸体检验较难解决。因种种原因死者家属多不能接受发生的事实,加之有些现象不能完全通过法医学进行很好的解答,不能给死者家属一个完全合情合理的解释,使得此类案件上访数呈上升的趋势。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以及在案件勘查中的实践,对“高坠”案件现场勘查的重点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坠案是司法实践检案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高坠案的性质有他杀、自杀和意外,多见于后两者.但受高坠案发的突然性、现场多无人在场、很少有可靠的痕迹物证等客观条件限制,使得高坠案的性质判断极其困难.以基层司法实践检案研究为背景,从对高坠现场的坠落起点、坠落空间、水平移行距离、坠落终点进行客观仔细的勘查,全面系统的法医检验鉴定,深入详细的调查走访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骨折的成伤方式或者成伤机制分析在损伤程度鉴定中是必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价值[1]。文献有关于颅脑损伤[2]、颅底环状骨折[3]和肋骨骨折[4]等致伤方式、成伤机制的报道,提示不同部位骨折成伤机制的分析对还原案件事实、判断案件性质具有直接的证据价值。本文报道一例以桡骨远端骨折的形态特征来分析成伤方式、重现致伤过程的案例,为办案机关查明事实、解决纠纷、公平公正处理案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1998年到2000年本市发生的278起牵涉到高坠的命案中,总结其中10例较疑难复杂的案例,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1998年1月27日,遂昌县某村村民王某早上上山砍柴,晚上发现其死在平整的农田里。尸检:尸表上有较多损伤,颅骨线形骨折,肝脏有一个破裂口。经调查访问,有人目击他在5公里外高山陡壁上砍柴,不慎失足高坠。经现场勘查等,证实此人系在5公里外高山上高坠后,再行走至田野死亡。案例2:1999年10月26日6时左右,在某钢铁总厂宿舍区发现一具尸体。尸检:枕顶部有一挫裂创,右颞部有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