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以政治 (法律 )制度文明为核心的文明体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的根本体现 ,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向和目的所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切入点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要以完善和创新党内民主制度为先导 ,以党内民主推动和促进人民民主 ;要以完善和创新人民民主制度为基础 ,以人民民主规定和推动党内民主 ;要以建立和健全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为武器 ,保障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要以适合我国国情为前提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法律 )制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党的执政体制,是为了健全党的执政体制。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完善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推进民主制度的健全,民主形式的丰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扩大,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以制度创新进一步理顺党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把我们的政府建成开放和透明、有回应力和负责任、公平和具有社会包容性、有效率和高绩效的政府。  相似文献   

3.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发展党内民主首次提出的新课题和新举措。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是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重要成就。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必须把握好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基本思路与着力点。基本思路是: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目标和原则、统筹和重点以及执行和评估。着力点是:以落实党员"四权"为着力点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以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为着力点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以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为着力点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以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为着力点完善党委议事决策制度,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为着力点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与实质是高度的民主政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核心和灵魂,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党内民主的发展和完善,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民主法治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第一条,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成就斐然,从党内民主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确定下来。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全民的守法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具有先天缺陷、后天不足等原因。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需从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完善民主制度、完善立法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推进监督体系等方面加强建设,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刘瑶瑶 《工会论坛》2010,16(3):59-60
从1921年到2010年,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不论是深刻的历史教训,还是丰富的实践经验,都将成为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的宝贵财富。肃清封建思想遗毒,强化党内民主意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立足党情国情,探寻党内民主建设的规律,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徽省肥西县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新形势下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民主决策贯彻落实有差距,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有失科学性,民主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党代会和党委会履行职责不到位。而肥西县在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实践值得推广:探索民主决策新途径,着力构建选拔任用的制度体系,采取多形式选拔干部。由此,对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建议如下: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培养党员民主参与意识,拓宽党员民主参与渠道,完善党的决策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发展党内民主是时代发展、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一是党内民主建设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二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三是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四是民主思想教育与民主制度建设的关系;五是继承民主传统和进行民主制度创新的关系;六是民主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根本问题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当前,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继续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与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推进村民自治 ,必须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先导 ,带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必须认真研究当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 ,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实现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内民主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发展人民民主起着导向、示范和带动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实践着的动态过程,必须通过各项民主制度建设,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党内民主来不断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内基层民主对基层人民民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和影响,对基层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在党内基层民主的基础上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符合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基础是提升广大基层党员的民主素质,核心是维护基层党员的民主权利,重点是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包括党内决策制度、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不仅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保障。新时期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应着重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委员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和党内民主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中,基层协商民主作为基层民主建设的方式之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协商民主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人民的民主,在关乎民利、关乎民权、关乎决策的民主实践中,基层协商民主表达了基层民生诉求、深化了基层民主内涵,为党和政府执政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在新时期政府需要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服务型政府,这对基层协商民主不仅是一种推动和促进,同时有助于政府运用更完善的机制通过基层协商加强与公民的沟通,形成政府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以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完备的制度是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要通过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完善我国政党协商,要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相适应,与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相结合;要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加强政党自身建设,培育社会推动力量,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对"一把手"监督难凸显了制度执行不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渠道不畅等方面的问题。改进对"一把手"的监督,一是应提高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水平;二是应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完善党内监督机制;三是应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是应拓宽监督渠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59年的庐山会议使党内民主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它充分暴露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中共在民主制度上的严重缺陷。基于此教训,为使党内生活更加健康和民主,必须坚决制止个人崇拜,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的培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将传统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向扁平化的网络型权力运作模式转化,把党内民主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政治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成为一种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以达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拓展社会主义民主广度和深度,提升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目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为研究其“制度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在建设和发展。而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除了要重视民主价值理念的积极构建和民主制度的改革完善之外,还应重视民主技术的改进和提高。科学的民主技术不仅是民主价值、民主制度的技术支撑,而且还是提高执政合法性和政府管理有效性,形成稳定有序的政治秩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培养现代公民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