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网络犯罪侦查和电子证据的获取与分析,是警务实战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以2006年公安部督办"鄂州3.17短信联盟诈骗案"的电子数据鉴定过程为实例,分析和反思了电子证据获取与鉴定过程中的部分细节和基本思路,旨在总结经验,提炼技巧,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结合电子证据定案的典型案件,讨论电子证据证明过程中技术鉴证与法律证明的关系,探讨电子证据可行的证明模式,论证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电子证据之间的关系,展望单纯依靠电子证据定案的可行方案。在刑事诉讼法修订前,我国审判人员运用电子证据是将其转化为证人证言、书证、鉴定结论等传统证据形式来定案;修订之后对电子证据提取、鉴证等方面,技术专家提出了诸多质疑,需要对这些疑问提出合理的解决思路。同时,电子证据的定案体系需要结合我国现行刑事诉讼证据体系的实际情况,电子证据之间、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之间需要形成"印证"的证据锁链。在具体问题中,电子证据的构成特点也是定案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电子证据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并借助电子设备为人们所感知的、用作证据使用的一切材料。在《刑事诉讼法》已经修改、《民事诉讼法》即将修改并均将电子证据纳入证据体系的背景下,亟需对电子证据可否用作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条件,即其可采性进行研究。电子证据可采与否的关键在于公民隐私权保护与案件真相发现之间的利益平衡,故有必要对国家机关的监听行为、当事人的私录行为以及"电子眼"的采集等涉及电子证据运用的领域进行分析,从而探寻影响电子证据可采性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4.
区块链技术与电子证据的融合正成为科技创新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发现区块链证据司法适用仍然存在着裁判文书说理匮乏、"区块链+公证"的电子证据应用频率低、区块链证据采纳标准不统一的困境.鉴此,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司法适用应当作如下改革:建立区块链电子证据"技术自证"的司法推定规则;构建区块链电子证据"上链前后"的双阶鉴真规则;完善区块链电子证据"虚实印证"的证据补强规则.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它在原有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传统证据的基础上新增了"电子证据"这一新的证据种类,看似四个字,但对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来说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分析电子数据的概念、特性及法律地位,探讨"电子数据"这一新的证据的调查与收集方法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审查运用,有助于在刑事诉讼证据领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鹏  冯卫国 《求索》2015,(2):103-108
中国区际移交逃犯的犯罪人范围一直是学界争议颇大的内容,并直接影响到区际移交逃犯合作的展开。在对国际引渡合作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区际移交逃犯的犯罪嫌疑人范围进行界定,提出"政治犯不移交"原则、"军事犯不移交"原则不适用于我国的区际移交逃犯合作,"死刑犯不移交"原则与"本地居民不移交"原则则应根据移交的不同情势进行区别对待,在特别情境下,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死刑以及犯罪人属本地居民的情形可以作为某法域拒绝移交逃犯的理由,应将"或移交或起诉"作为拒绝移交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从证据相关的法律条款角度,探讨了电子证据产生法律效力的难点:电子证据是何种证据形式、电子证据是否有原件、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应如何审查等,并对国外有关电子证据的法律法规作了分析,对电子证据管理带来的影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已跨入电子(数字)时代,电子数据证据成为一种新的法定证据.电子数据证据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形成的一切证据材料,或者以电子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证据材料,包括以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生成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证据。电子数据证据具有可恢复性、海量性、虚拟性、多媒体性、国际性等基本特征,可以说它是这个时代的"证据之王"。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子证据在诉讼中的频繁出现已经不可避免。文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当前有关电子证据的几个热点问题:电子证据的概念、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电子证据的采信标准、电子证据的司法鉴定等问题。同时结合文中的观点,简要地分析了两个典型的涉及有关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电子证据的案例,来说明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蒋平 《公安研究》2014,(5):41-51
随着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的普及,作为一种全新的证据形式,电子证据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安司法机关应针对当前形势下电子证据立法和使用中存在的法律和技术的"双重瓶颈"难以突破、相关部门人员的沟通和协调难以取得成效、电子数据提取分析鉴定过程存在较多隐患、设备滞后等问题,从系统电子证据的法律体系、完善电子数据鉴定的行业规范、开展电子证据技术工具研究和研发、加强司法专业技术力量培训等方面入手,推动电子证据在公安司法机关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活动已经具有网络化特征,如何对这类非法活动进行证据提取,成为电子取证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阐述了电子取证的基本流程,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了电子取证技术在"法轮功"案件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网络化特征下动态取证技术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由于电子数据的不确定性、不易被发现、易消失性、易改动性等特点,造成在侦查过程中对电子数据证据提取的困难。文章依据《公安部电子物证检验大纲》(2005),并结合侦查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体会,对电子数据证据的提取原则与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网络电子证据取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为了有效地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完善网络电子证据立法基础,取证技术专家必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将网络犯罪的电子证据进行尽早的提取、分析、保护和归档。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网络电子证据取证特点、各种常用取证技术以及网络取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和刑事侦查、刑事审判中,电子形式的图像证据已经成为主流.在刑事诉讼中,应对这种与传统图像证据截然不同的证据形态,需要从证据规则、证明过程等角度进行新的探索.电子图像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认定,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为证据规则和刑事证明的理论提供了新鲜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行为、环节发生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电子证据,电子证据是网络诈骗案件证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诈骗案件的电子证据技术分析依据为基础,提炼出该类案件电子证据分析的技术特征,并以此架构该类案件的电子证据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以期为该类案件的电子证据侦查取证和司法鉴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诈骗案件主要呈现网络购物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开设"钓鱼"网站诈骗、以"刷信誉"等为名兼职诈骗、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等几种类型。网络诈骗案件侦查工作中,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认定成为重要关切点,其不仅需要切合传统证据理论所要求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要求,更要拓展应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由于电子数据在提取环节、鉴定程序和定案规则适用方面存在多种困境,故而,需制定电子证据刑事调查的特殊规则,逐步完善电子数据鉴定的相关规则,同步完善电子证据的审查采信规则。  相似文献   

17.
电子证据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犯罪日趋增多,如何认定电子证据,电子证据的收集、固定和转化等问题亟待解决。电子证据有五个特点:一是存在的客观性;二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三是内容的隐含性;四是保存的脆弱性;五是形成过程的时空性。要收集、固定和转化电子证据,首先在事先应制定严密的步骤和方法,其次要依法进行,第三不要改变电子证据的原始状态,第四收集要及时。  相似文献   

18.
监察机关所收集的言词证据在查明职务犯罪案件中起着重要作用。言词证据之取、审、排是监察机关利用其在刑事诉讼适用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方面。监察机关收集的言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出现一定空白,主要因《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对证据规定上存在不同。监察言词证据的规范化路径应满足言词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既真实又合法的标准;移送审查起诉阶段要将所有与职务犯罪相关的言词证据移交检察机关进行严格审查;最后则需经过审判机关对非法言词证据的认定与排除,其过程也必须符合严格的程序要求以及对人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电子证据证明力问题之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亚奇 《前沿》2010,(23):83-85
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关乎其作为证据的证明价值,是运用电子证据解决案件纠纷的关键因素。本文以证据学为视角,分析了电子证据的涵义及影响其证明力的重要因素,归纳出衡量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基本标准,并试提出电子证据作为一种独立证据形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一种可信在线电子证据保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益增长的电子证据给取证工作带来了挑战,传统的现场电子证据保全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根据当前电子证据保全委托数量大的特点,本文提出在线电子证据保全方法,利用网络自动完成证据保全委托与鉴定报告查询。为确保证据来源可靠与电子鉴定报告可信,本文引入S/MIME签名技术确保证据托管者身份与鉴定报告的法律效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可信在线电子证据保全系统",该系统以在线接收电子证据的方式为外界提供证据保全服务,并通过符合17025标准的电子证据保全业务流程实现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最后由一份多人签名的鉴定报告确保证据保全的法律效力,方便电子证据的司法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