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克隆、表达毒害艾美耳球虫小热休克蛋白基因EnsHsp20,检测其天然蛋白及其在虫体内的亚细胞定位。以毒害艾美耳球虫子孢子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扩增EnsHsp20基因后,连接至pGEM-T Easy载体;测序后构建pET28a(+)-EnsHsp20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鉴定、纯化与复性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小鼠抗rEnsHsp20多克隆抗体;利用多克隆抗体,分别用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子孢子和第2代裂殖子中EnsHsp20的天然蛋白及其定位;最后,应用qRT-PCR分析EnsHsp20基因在未孢子化卵囊、子孢子和第2代裂殖子中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549 bp,编码18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20.3 ku;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可以被6×His标签单抗和鸡抗毒害艾美耳球虫、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抗堆型艾美耳球虫和抗巨型艾美耳球虫的阳性血清识别;在第2代裂殖子中检测到EnsHsp20的天然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6 ku;EnsHsp2...  相似文献   

2.
应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比较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及其母株孢子化卵囊的11种抗原基因的表达情况。提取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及其母株孢子化卵囊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在GenBank中查找堆型艾美耳球虫11种抗原基因并设计相应引物,进行荧光定量qRT-PCR扩增,用熔解曲线、扩增曲线和循环阈值(Ct值)的变化等比较分析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系及其母株的不同基因的扩增特异性和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1种抗原基因得到表达;与疫苗母株相比,早熟致弱的疫苗株大部分抗原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其中HSP70基因表达量下降明显。结果表明,早熟系毒力的减弱可能与某些抗原基因表达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在哈尔滨地区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6个区218个鸡场采集新鲜粪样,经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有136个鸡场感染艾美球虫,感染率为62.39%,表明哈尔滨地区鸡球虫感染现象比较普遍.经临床症状及卵囊形态观察,共检出6种艾美球虫,分另q是柔嫩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毒害艾美球虫、早熟艾美球虫、和缓艾美球虫与巨型艾美球虫,其中柔嫩艾美球虫为哈尔滨地区鸡球虫病病原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4.
鹅多斑艾美球虫生活史及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10只10日龄雏鹅分别经口接种2.0×105~6.5×105个多斑艾美球虫(Eimeria stig-mosa)孢子化卵囊,在接种后48~180 h分期剖杀,对多斑艾美球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多斑艾美球虫可能仅有1个世代的裂殖生殖阶段,每个裂殖体含3~5个裂殖子。在感染后第108 h左右,多斑艾美球虫完成裂殖生殖并进入配子生殖阶段。所有内生殖阶段均在肠上皮细胞核内发育。潜隐期为4.5 d,显露期为4 d。25℃下卵囊孢子化时间为36~48 h。多斑艾美球虫主要寄生于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绒毛中部到顶部的上皮细胞中,引起轻微病变。感染鹅仅出现轻度拉稀,未发生死亡。结果表明,多斑艾美球虫对家鹅致病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了用不同剂量柔嫩艾美球虫(E.tenella)YL株孢子化卵囊感染的同一日龄雏鸡和用同一剂量柔嫩艾美球虫YL株孢子化卵囊感染的不同日龄雏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对不同组别的卵囊和配子体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中,1×105卵囊感染组配子体和卵囊的产量明显高于1×103和1×104卵囊感染组,其组织病理学变化也明显,但在感染后第9~11 d,1×103和1×104感染组卵囊数较1×105组多;同一剂量(每只鸡1×103卵囊)感染时11日龄雏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说明鸡的日龄越大卵囊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6.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堆形艾美球虫SH株子孢子中扩增3-1E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3-1E.质粒纯化后体外转染293T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1E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构建的重组质粒以及空载体质粒分别于14、21日龄分2次经腿部肌肉注射免疫SPF雏鸡,28日龄除非免疫非感染对照组外各组攻击性感染5×104个堆形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观察真核表达质粒对球虫感染鸡的免疫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免疫保护机理.结果显示,与载体对照组相比,质粒pcDNA3.1(+)-3-1E 2次免疫后可显著提高脾CD8 T淋巴细胞亚型数量,并具有一定的抗球虫免疫保护作用,可显著减少每克粪便的卵囊排出量,降低十二指肠病变记分,减少增重下降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隆和研究旋毛虫新生幼虫功能性抗原基因,采用酸性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提取新生幼虫总RNA,Oligo(dT)纤维素柱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及第二链cDNA,用CHROMA SPIN-400柱离心层析纯化后,与载体λZAP Express连接.体外包装后得到中国猪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分离株新生幼虫cDNA文库.文库容量为2.0×106,重组率为98.6%,插入片段长度在0.4×103-2.0×103bp.  相似文献   

8.
将柔嫩艾美球虫DNA疫苗pcDNA4.0(c)-pEtK2-IL-2以50μg分别对14日龄和21日龄雏鸡进行胸部肌肉注射免疫,28日龄对各未免疫组与免疫组鸡分别口服接种柔嫩艾美球虫、巨型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和毒害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36日龄剖杀,分析比较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柔嫩艾美球虫攻毒免疫试验组与柔嫩艾美球虫攻毒未免疫对照组比较,增重、盲肠病变记分、OPG值差异显著(P<0.05),免疫保护效果明显,抗球虫指数(ACI)达186.50;而巨型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和毒害艾美球虫攻毒免疫试验组的ACI分别为147.85、142.71和153.82,增重、盲肠病变记分、OPG值和ACI与相应的攻毒未免疫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免疫保护效果不明显.表明,该DNA疫苗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攻击具有完全免疫保护作用,而对巨型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毒害艾美球虫的攻击具有部分交叉保护力.  相似文献   

9.
对1,7和25日龄鸡分别感染1000个早熟柔嫩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120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囊计数,连续7d,3种日龄鸡排卵囊总数分别为460.9,802.0和1417.7万个/只。感染后14d对1日龄和7日龄鸡的免疫组及相对应的2个不免疫对照组每只鸡攻击100个柔嫩艾美球虫亲本株孢子化卵囊,攻毒144h后,每24h收集粪便1次,进行卵囊计数,连续5d,各组鸡的卵囊总量分别为41.4,5.8和891.0,977.1万个/只。结果表明球虫卵囊对1日龄和7日龄雏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分别占25日龄雏鸡的32.5%和56.6%,与对照组相比,保护率分别为95.4%和99.4%。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堆形艾美球虫Ea1A基因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以抽提的广东株的总RNA为模板 ,利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获得了Ea1A基因部分片段 ,并将此片段克隆至pGEM T载体中 ,经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克隆片段序列测定、比较 ,证实了克隆片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