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杨军 《协商论坛》2006,(10):41-42
在中国现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干部制度改革无疑是关键的一环。几年前,有人曾认为当时落后的干部制度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障碍,近几年,干部制度似乎走上了改革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2.
1988年12月24日,湖北省中青年政治学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一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研讨会”。与会者就十年政治体制改革的成绩、局限,改革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 对政治体制改革十年的基本评估,基本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改革十年,“成绩巨大、问题不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十年的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中国政治制度高度集权的总体结构并未突破,而且还出现严重的政治衰败现象。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前陷入困境,某些方面甚至出现倒退。有的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改革的主体动力不足;现实环境禁锢了领导精英、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主体能量的发挥;有的认为,是由于改革一直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总体方案;有的则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卷首语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修正中得到深化。以往,人们曾经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应比政治体制改革领先一步;特别是看到前苏联的教训,更强化了这种认识。然而,仔细读罢高放先生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的论述,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至今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中国真正的改革是从政治开始的。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不少人认为,改革开放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中国创造了近30年来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但在政治领域,改革步伐显得滞后,导致贫富分化,腐败蔓延,特殊利益集团坐大,客观上又给改革制造了更大的阻碍。  相似文献   

5.
<正> 上海政治学学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王邦佐教授日前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以民主和效率为目标,通过政权体制改革,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机构效率。改革要使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政治决策中充分地反映出来,政府要高效率地予以实施。因此,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党政职能分开,权力下放等固  相似文献   

6.
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所发表的公报强调,机构改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应然判断,这个取向无疑是正确的。作为事实判断,则有一些条件需要满足。因为机构改革本身并不能无条件地变成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单纯地对机构进行简单地加加减减就算不上是政体改革,机构改革的方向如果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就更算不上是政治体制改革。每个国家、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机构改革的事例,但是这些改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为什么长期存在人治现象?除商品经济在中国尚未得到高度发展这一物质因素外,传统政治文化的羁绊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主观力量。本文拟从政治文化角度对中国社会人治现象的根源作一些分析,以期有助于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一) 何谓政治文化?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认为,每个政治体系都表现为一个特定的政治行为的模式,这种特定的模式便是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具体来说,政治文化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因为深受西方影响,一些人认为只有向西方体制靠拢,才算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是那样,中国是没有进行那样的政治体制改革,过去没有,今后也不应当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随进行,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同时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也成为改革中的硬骨头.目前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规范、制约、监督权力上:树立起长期执政的权力自觉;尽快实施干部财产公开制度;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于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后发性现代化发展国家来说,政府自身的总体素质对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改革是全面改革,其最大特点是追求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良性互动。邓小平十分明确地表达了这种改革理念:“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显然,这里所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  相似文献   

11.
纪检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政治改革问题。纪检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可以从反腐败、政党转型、政治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纪检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成为政治改革的试验场,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动力机制。在现行制度空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权威主导是推进纪检体制改革的最优选择,权威主导模式契合了转型中国的政治发展特征和中国政治权力的运行特点,自上而下地为纪检体制改革提供顶层设计、执行策略和行动示范。推进我国纪检体制改革应走反思性改革和伴生性改革相结合的道路,以问题为导向,告别单向性改革,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方法,立足于政党转型和政治发展对纪检体制改革进程进行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的大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政治体制改革不推进,大学的改革无论说得如何花哨,都是新瓶装旧酒或者换汤不换药。政治体制的一些顽疾在大学一个都不少,某些方面甚至更严重,只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  相似文献   

13.
寓政治改革于经济改革之中———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特征黄卫平肖俊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涵,政治体制改革实践则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明确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  相似文献   

14.
政治亚文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文化之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到今天步履维艰,其中政治文化动力不足是其关键原因之一。当前中国政治文化显现多元并存的格局,其中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外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是当前中国最主要的两种政治亚文化。这两种政治亚文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妨碍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恰当确立,干扰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正常进程,破坏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政治环境的稳定。为此,我们应采取合适的途径培育适宜中国政治发展的政治文化,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与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不同,中国的行政改革是行政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包含着一定的政治目标。但是,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来说,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又只是一项准备性的工作,它不能替代政治体制的改革。根据中国改革的逻辑,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将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起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走向民主的历程,其基本内容是权力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前夕发表的讲话,清晰地透露出多方面信息: 首先,不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可能得而复失。我们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我们改革的重点。其他一些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  相似文献   

17.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八年来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和推动下逐步展开的,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原有的政治体制日益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因此可以说经济体制改革呼唤着政治体制改革,同时也推动着政治体制改革。然而在这种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前提下出台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则将更多地考虑政治实体的运行机制和效率,而可能会忽略从宏观角度与政治体制改革配套的政治文化,民族心态和社会习惯的作用,从而有可能使政治体制改革受制于此,造成新的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已经明确宣布,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集中讨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党在今天提出并逐步展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指导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其直接指导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科学构想。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阐述和论证,从总的方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本文将结合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的初步认识。对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成龙 《岭南学刊》2012,(3):13-15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它却关涉着深层的政治问题。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已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因此,着眼于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具体来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人大建设》2009,(11):54-54
韩保江、窦勇近期在《嘹望》杂志撰文认为,过去的30年,中国的改革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社会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跟进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否则将举步维艰,甚至出现倒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