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向明 《求索》2007,(1):176-177
本文由禅理诗的界定入手,从说理诗歌自身发展的历史,北宋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佛教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士大夫阶层的禅悦之风,家乡与家庭的影响,苏轼一生与佛禅之缘及屡遭贬谪的多舛命运等方面,分析了苏轼禅理诗生成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苏轼称得上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奇才。他在文学创作领域中,诗、词、文、赋等各种文体卓有建树,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他在书画艺术方面,成就也很突出。苏轼的诗词风格富有个性,同时也具备了宋诗词风格的某些主要特征。可以说,宋诗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征在苏轼中的作品已十分突出。尽管前人对苏轼“以议论为诗”、用诗来说理多有所指责,实际上,这正是苏诗另辟蹊径之所在。由此感到:  相似文献   

3.
苏轼诗集中有一百多首食品诗.这些食品诗显示出苏轼是一个很会吃的人.他不仅吃出了化荆棘为甘脆的人生境界,而且也吃出了精微超诣的诗歌境界,从而扩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4.
李锦 《求索》2013,(5):134-136
对宋人引用唐诗入词之现象学界评价不一.然不同作家之不同状况并不能一言以蔽之。本文通过对苏轼以唐诗入词的动因之分析.认为苏轼通过移诗入词借鉴和模仿了唐诗的创作技巧和风格;通过集句成词,在展现个人才学的同时也帮助词进一步向诗歌靠拢,逐渐雅化;而化用唐人诗意,推陈出新。让词作有了更醇厚的味道。此外的粜栝成词以合乐可歌为创作目的.也正说明了苏轼对词体音乐特性的尊从。多种形式的以唐诗入词是苏轼提高词品的手段,而词体也正是在苏轼手中真正开始由俗转雅了。  相似文献   

5.
李显根 《湖湘论坛》2003,16(4):10-12
“乌台诗案”之前 ,苏轼是以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进入仕途的。“乌台诗案”之后 ,苏轼集儒道佛三家于一身 ,创立了“东坡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而能随物赋形、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黄州时期苏轼的精神创新 ,还有他的诗词文 ,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千古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苏轼之所以为苏轼 ,是大起大落的经历、超然旷达的个性和那充满生命激情的文字成就了他。这也就是黄州时期的苏轼最具人格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李白的月亮     
李白的一生,可说是与明月结缘。传说,他生于月满之夜,故名白、字太白。而死,据说也是因月夜江边饮酒,醉入江中弄月而溺。李白一生,书剑为伴,待酒为侣,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便是吟月之诗。月亮是李白所追求的最美的境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这是流传下来的李白诗中最早写月诗,这也是作者二十六岁辞别亲人逸兴壮游内地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情景:美丽的峨眉山月就象故乡亲人的迷离泪眼,伴着故乡东流水,依依相随、款款情深,她是…  相似文献   

7.
郑黎明  小山 《福建乡土》2011,(4):17-18,20
先从一首古诗说起吧。长乐人陈烈的《题灯》:“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米。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这首诗写于北宋元年,诗系为民请命而作。当时的福州太守为粉饰太平,于元宵节前强令百姓每户捐灯十盏的恶行激起诗人义愤,送诗太守,为民鼓而呼,以诗代檄,挂上这盏名闻天下的诗灯。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9,(4)
苏轼与李定之间存在着间接过节,没有直接发生过冲突,但李定是一个不服母丧之人,投机取巧地投靠王安石变法之新党,并受到重用与提拨。李定的"匿丧事件"受到旧党群臣的猛烈抨击,被迫追服母丧。当他擢为御史中丞掌握大权时,便借宋神宗之力对反对新法呼声最大的苏轼发难,以报复苏轼"诗讥"之仇。  相似文献   

9.
杨景宇 《中国人大》2012,(22):52-53
有一次,彭真同志对我说:“我爱读诗,但不写诗。诗为心声,是感情的宣泄;诗又是艺术,要写好,没有功底不行。不能说我没有心声、没有感情,只是没有下过功夫,写不好。”他说这话,是中肯的。我曾目睹他读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时的专注与兴奋。他还与我共赏过瞿秋白的诗,并对我逐首讲解诗中的含意和秋白当时的心情.颇有独到见解,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月神是中华民族崇拜的神灵,也是艺术创作的原型,通过月神原型分析,可以烛见中华民族和东方文化的价值及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毛奇龄是清初著名学者,经学成就尤为突出。"诗"学研究在其整体学术中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在其为数不多的几部诗学著作中却也不乏超越其时代的真知灼见。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其独特的"诗"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不畏权威,汉宋兼采,敢于挑战,文本与考证并重,开清代诗经汉学之先风。毛奇龄独特的"诗"学思想也使其成为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先驱,并且促使了清代三家诗学的兴起,对清代"诗"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文 《求索》2012,(11):98-100
《淮海词》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月亮,其月意象是心灵化的,是秦观主体审美世界的感性呈现。《淮海词》月意象,第一重以爱情词为主,化月亮为情思,月夜愁心,对月怀人,感物兴思;第二重以贬谪词为主,词中的月意象渐次凝重,所寄托的愁情也日益增强;第三重则以后期潇湘贬谪词为主,此阶段所作词中的月意象无不笼罩着一个深深的"恨"字。秦观词中的月亮,是一个浸润词人情感的载体,一个颇具人格意义的象征物,一个有意境的意象世界。月亮作为被"人化了的自然"成为构成秦观词"有我之境"的主体意象,并由此而产生了极具视觉震撼力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胡应麟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其诗学专著《诗薮》是一部体制意义与理论意义兼备的诗学著作,在明代后期诗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人们对《诗薮》的贬抑多于褒奖,尤其以明末清初钱谦益的评价最为典型,对后世的负面影响也最为明显。我们将历代对《诗薮》的诗学研究分为两大时期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任静 《现代人事》2001,(9):44-45
俗话说:“常在花间走,能活九十九”。古往今来,骚人墨客赏花、咏花、看花者大有人在。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海棠》诗中吟道:“春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生动地刻画出看花如痴的情态。  相似文献   

15.
林长华 《黄埔》2014,(5):91-94
正金风送爽,菊桂飘香,我们又将迎来象征团圆的中秋佳节。中秋节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传统大节,也是仅次于春节的团圆节,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中秋之夜,月色比平时更亮,宋代林光朝的《中秋月夜》诗写到"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如今,手足同胞团圆夜盼华夏聚,两岸联欢共中秋。中秋节起源于崇拜月亮三千多年前的《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  相似文献   

16.
向景安 《现代人事》2001,(10):43-44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八月节”,是中国农历三大节日之一。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民对月神的崇拜。原始社会里,每当夜幕降临,天地间一片黑暗,枭叫狼嚎,猿啼虫鸣,一派神秘可怖的景象。就在这个时候,一轮皓月,从东方冉冉升空,赶走黑暗,驱散乌云,把柔和的银光洒向人间。于是,原始人便把月亮看作是给自己带来光明的天神,虔诚地对月亮顶礼膜拜。尔后,又把它列为祀典,载入史书。我国最早的典籍《尚书·尧典》中,就记载有先民对月神的祭拜。  相似文献   

17.
由于政治、生活诸种原因 ,岭南海南时期苏轼的思想从儒家的“以天下为己任”逐渐倾向于佛家“超脱物象、回归自我”,从入世转向出世 ;同时他的诗的风格也从前期的婉丽 ,中期的豪放转化为清淡自然 ,达到了“无思、无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这首诗写于苏轼在仕途上遭贬之时。一般人在顺境时很容易写出心态开阔惬意、思想积极向上的诗,在逆境时往往消极悲观,不知何去何从。苏轼则不然。当然,这首诗中也不完全是积极的心态,里面也有隐忧和不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在山里面受到很大限制,被大小山包挡住了视线而看不到山的真面目,实际上是暗喻对一些世事看不透、读不懂、不理解。既然有"缺陷",我  相似文献   

19.
周国新 《理论月刊》2005,(6):134-136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但作者以其诗人的性格,以抒情、含蓄等诗的笔法艺术以及诗文并用等手法来写史,使纪传体史书具备了诗的因素,充满了诗的色彩。《史记》是一部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完整的用血和泪和生命写成的悲愤诗。  相似文献   

20.
李树亮 《求索》2011,(3):185-187
"法忍抄本"为唐代禅诗的传抄本写本,与其它写卷的王梵志诗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之前,张锡厚先生等学者对"法忍抄本"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而且提出过确有灼见的观点。然而,至于"法忍抄本"写卷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唐人写本与其它王梵志诗体系并皆不相同,现行文献并没有做出深入深究。本文试图以此为线索,进一步发掘"法忍抄本"的特点及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