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样本开展调研,旨在了解智能手机对公安院校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状况。通过调查发现,智能手机在学生中已完全普及,学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占用时间较多。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用途是获取资讯、社交和娱乐,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比例较低。智能手机的使用方便了学生交流和获取资讯,但是对手机的依赖现象较为严重,这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此,应加强正面引导,积极利用智能手机所建立的社交网络深入学生日常警务化管理,并积极打造移动学习平台,丰富警营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
田溯宁 《今日浙江》2013,(20):59-59
从硅谷到国内,大数据的话题正在被传播。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可佩带”计算设备的出现,我们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数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了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上海支部生活》2013,(3):60-60
从硅谷到北京,大数据的话题正在被传播。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可佩带”计算设备的出现,我们的行为、位置,甚至身体生理数据等每一点变化都成为了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反馈经济”(feedbackeconomy)等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也正在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4.
智能手机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交往和娱乐工具,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调查发现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出问题和矛盾。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心理,探析实现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层原因。通过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完善综合评价机制等策略化解问题。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移动网络(3G+WIFI+GPRS等)+移动终端(手机、PAD及所有带屏的可移动设备)。当今的世界正处在一个移动互联飞速发展的时期,而当前中国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快过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到2013年2月末,中国对比美国的智能手机数量为2.46亿和2.3亿。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以中国和美国的移动互联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引起了教学媒体的一场变革.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上的广泛使用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挂图、模型、幻灯机、录像机、电视机等教学设备逐渐退出课堂。转而被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所取代。多媒体的科学使用能有效地增加课堂信息量.其形象直观的展示效果明显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计算机必将在某些方面替代或部分替代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传达出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当前,智能手机占据了高校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生活空间,利用移动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提升亲和力来提高教育效果是一个必要的选择。探索利用"移动云课堂"开展高亲和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流程和路径,以智能手机为教学设备,树立"隐、弱、借、虚"的教育理念,呈现高感染力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式、研讨式、竞争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形成高互动课堂,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数据分析基础上的高精准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以期对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大进步,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移动上网设备接入互联网。这也催生了一大批APP(移动终端应用软件)业务。  相似文献   

10.
智能手机因其强大的功能和众多应用软件支持,成为手机市场的主流。与此同时,针对智能手机的犯罪行为也越来越多。在研究市面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特性并结合取证要求的基础上,对存在智能手机中、与取证相关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类,提炼出针对智能手机的取证流程。  相似文献   

11.
唐景成 《传承》2014,(11):60-61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媒体得以迅速发展,由于其具有高度便携性、即时性、互动性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同时也正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开拓了崭新的渠道和空间,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12.
手机中存储的与日常相关的信息是智能手机最宝贵的财富,是办案人员进行案件跟踪的重要线索来源,如何获取手机中的数据便成为了手机取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Symbian S60手机平台为研究对象,介绍了Nokia智能手机三种常用的数据提取方法,并以获取手机中短信、通话记录、第三方应用数据为例,详细说明了数据提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身体与社会: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知识生成系统的基础,也是社会知识系统生成的一个重要构件,身体是社会秩序运行的一个重要元素。对身体的运作逻辑和演绎逻辑的研究能帮助我们重新推演和发展出理解社会的一个新的知识系统,重新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有意或无意“遮蔽”的社会事实。身体构成了“自我”环境,身体是一个展现在空间中的客体,是一个对生活世界之空间安排所有经验的基本要件,是一种空间位置系统中的实践图式。身体是呈现在别人肉身或物质世界之前的每日日常生活场域中的“社会实在”,它也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或实践信念。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4,(7):93-93
曹银在《传播与版权》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特别是3G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带动了传媒产业的更新换代。面对这样一个大环境,传统的图书出版业如何充分利用手机媒体为图书出版寻找到一个崭新的出口,可从手机媒体“龛文化”应用与微博营销等几个方面探讨在新媒体时代图书出版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5.
尹世昌 《时事报告》2011,(12):72-73
今年,使用智能手机的香港市民发现可以通过手机下载一个新程序——“我的天文台”,随时按照身处的位置,自动读取附近气象站的资料,除了可查询温度、风向、湿度等传统服务项目,还能查询雷达图像、闪电位置等新项目,既实用又便捷。该程序的开发部门——香港天文台,为此获得了特区政府颁发的“部门精进服务奖”(小部门)金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兴起,构建了一类以空间使用和空间生产为目标的社区自组织。本研究对“706青年空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考察了推行“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的新型青年自组织。研究发现,首先,以706为代表的新型青年自组织以去中心化运营形式为基础,以组织共识为纽带,以内容服务和社交服务为核心,吸引了城市中的青年创意阶层进行文化创意消费。其次,706通过移动主体的行动者网络,再造了一种“有人心却无固定组织”的流动公共空间。此外,706还融合了线下社区和线上社群、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以再现、模拟的方式将媒介公共空间化。借由上述空间形式,706促进了空间关系的再生产,从而反作用于青年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随着3G技术实现大规模商用.以手机为主体的移动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不可避免地对军营信息环境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8.
刘春仙 《当代广西》2012,(15):42-42
近日,兴安县严关镇依托移动通讯信息网络创立的“严关党建”手机报,正式向全镇683名具备手机信息接收条件的党员开通,为该镇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搭建起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掌上课堂”,确保了党员教育培训及时到位,进一步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9.
姜伟 《湖北社会科学》2023,(12):154-159
微博由快速兴起到与传统媒体协同发展,重构了中国的传媒格局,并形成了公众自主传播的话语场,也对传统媒体的话语主导权和媒介影响力形成了空前挑战。媒体进驻微博,需要在微博场域中调整自己的话语传播模式,即摒弃传统的宣传话语模式,选择一种公共话语模式进行传播,其中,媒体微博的评论作为一种有态度的文体,和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该如何实现由“表态”话语到“批评”话语的转型,进而有效参与到政府形象传播中尤为值得关注,通过强化媒体微博的公共职能,善用“批评”话语,敢于触及敏感问题,才能够重塑媒体公信力,才能更好地弥合政府主导传播的话语场与公众自主传播的话语场之间的裂痕,并督促政府进行职能转型,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和管理实效,逐步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互信,进而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20.
吴建 《时事报告》2011,(6):61-62
IT行业巨头苹果与谷歌近日被手机“泄密”事件搅得焦头烂额。因苹果公司的iPhone和谷歌公司的Android设备跟踪并记录用户的位置信息,美国国会要求苹果和谷歌的代表参加在5月举行的关于移动技术隐私保护的司法听证会。“跟踪门”问责风暴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