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就业问题做得好不好,是对一个国家执政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作为执政党和政府,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使每一个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人都有就业的可能,从而实现人人、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各阶层人民和谐相处,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真正实现民富国强,社会安定和谐,我们的党和政府就会受到人民的拥护,从而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并使其执政地位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2.
政策要闻     
国家主席江泽民近日表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财政再困难,也要拿出钱来支持就业。他指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第二,要正确处理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关系,使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协调推进。第三,要正确处理深化  相似文献   

3.
就业、再就业这些关系到社会稳定的社会现象,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要想广开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加快发展经济,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贫困毕业生是就业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高校在做好贫困生就业指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学生个人也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贫困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5.
罗海波 《新东方》2002,(1):82-84
就业、再就业这些关系到社会稳定的社会现象,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要想广开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就必须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加快发展经济,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6.
赵文花 《乡音》2013,(9):17-18
就业关系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把"就业更加充分"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工作,多措并举增加就业岗位,已成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当前社会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多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结合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关注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就业状况,通过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比较,指出两者在考研升学率、就业单位层次、就业地点等方面存在差并,进而分析影响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因素.认为应当完善相关政策,为他们就业创造更加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实现和谐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是一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正常发展和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事。它涉及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及时了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客观现状,分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妥善处理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最佳途径,下面对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一粗浅分析。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1、社会客观现状问题第一,自1999年开始,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国家做出了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从此每年高  相似文献   

10.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就业更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保障残疾人劳动的基本权利,我国的宪法、法律都明确规定了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要给予扶持优惠和保护.多年来,残疾人就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和残联的努力下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残疾人就业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求职就业依然是让很多残疾人牵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许浩 《桂海论丛》2006,22(2):95-95,F0003
目前,大学生贫富差距已成为影响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严重障碍。大学生贫富差距导致的诸多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造成的。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化解彼此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构建起高校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2.
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辉 《思想战线》2005,31(6):1-6
贫富差距的程度与社会和谐稳定状况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急剧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大公平优先的二、三次分配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会安全阀”,疏通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的通道,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造成的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陆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积极拓展境外就业、谋求国际劳务合作是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当前,拓展境外就业应尽快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技术劳务输出;制订“境外就业保障和促进法”,保障境外就业者权益;改革劳务输出管理体制,成立“境外就业促进局”,建立“一站式”境外就业服务;设立“促进境外就业保障基金”;加速境外劳务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以境外就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境外就业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教育、服务、育人等组织功能,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构建就业服务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协助校内外有关部门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实现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只有从公平角度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结构、分配关系、改革的配套措施以及制度安排等方面的诸多矛盾,才能实现既要"结果公平",又要"机会公平",建立健全"第三次分配"格局,强化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下决心调整初次分配结构比例。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就必须在"民富"上下功夫。为此,要改变"国富民贫"格局,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努力寻求普通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获得"相对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承实践不断促进理论创新,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就是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价值取向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的指导,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构建: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着观念、体制、社会、环境和就业等方面的障碍因素。破除这些障碍因素,一是要加快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三是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结构和教育结构,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促进就业;四是要建立全民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五是要改革政府职能,建设法治社会,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收入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差别拉大,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加。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寻找多种途径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即以发展来促进公平;从思想上更加关注公平;以制度来保障公平;从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入手来促进公平。  相似文献   

19.
效率与公平二者并重,不可偏废。舍弃效率只求公平,只能够导致共同贫穷;突出效率忽视公平,势必造成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与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社会稳定的基本点则在于是否能够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三大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结果。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提升;把构建和谐社会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对社会动力与平衡机制运行规律的进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