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26只银黑狐粪便拭子进行空肠弯曲菌检查,共检出带菌狐14只,其中成年公狐(40只)、成年母狐(121只)、母仔狐(40只)和公仔狐(25只)分别检出3,8,2和1只,检出率依次为7.5%,6.6%,5.0%和4.0%,平均检出率为6.2%。对189只银黑狐粪便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检查,检出带菌狐31只,其中成年公狐(13只)、成年母狐(122只)、母仔狐(51只)和公仔狐(3只),分别检出4,18,8和1只,检出率依次为30.8%,14.8%,15.7%和33.3%,平均检出率为16.4%;共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34株,代表15个血清型。对69只银黑狐粪便检查,未检出A~F群沙门氏菌及A群Ⅰ、A群Ⅱ、B群和D群的志贺氏菌。对一起3日龄仔狐死亡原因调查,证实是由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所致。  相似文献   

2.
对1只死亡的亚成体大熊猫的临床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微生物学检验,表明该大熊猫是因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混合感染致死。2种菌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76×108和4.05×108个菌。其中大肠埃希氏菌的免疫原性较低。死亡大熊猫甲状腺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3.
鸡非典型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治郑州郊区某养鸡户笼养罗曼褐壳蛋用鸡2600只,230日龄时发病,1周后产蛋率由85%下降到36%,死亡鸡由每天2~3只逐渐增加到20~30只,经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病毒与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临床症状鸡群产...  相似文献   

4.
业已确诊,甘肃省许多地区未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大肠埃希氏菌。由于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繁多,使本病的防制受到一定的区域性限制,亦由于该菌产生的热敏肠毒素(LT)在致腹泻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抗原性,因此进一步研究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和LT,筛选强致病性的...  相似文献   

5.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是动物肠道内常见的条件性病原菌。亚成年大熊猫由于体质弱,在受到气候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影响时,大肠埃希氏菌便会在肠道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肠道粘膜炎症并导致腹泻,严重时造成死亡。1996年9月1只1岁...  相似文献   

6.
从1只突然死亡的1月龄雄性岩羊体内分离到1株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和1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经毒力试验测得大肠埃希氏菌LD50为4.4×108CFU,A型产气荚膜梭菌LD50为6.1×109CFU,同时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今后预防和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对9株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耐药基因定位,结果表明有4株菌株的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位于质粒上.通过对中草药煎煮、水蒸气蒸馏等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对耐药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耐药性消除试验,结果发现大蒜油等对大肠埃希氏菌氨苄青霉素耐药性有消除作用;鱼腥草、紫草等对大肠埃希氏菌庆大霉素耐药性及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消除率分别为2.98%和4.20%.  相似文献   

8.
对从母猪和发病仔猪肛拭标本中分离的5株普通大肠埃希氏菌和70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了质粒指纹图谱分析,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70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共分为32种质粒谱型,质粒含有4.4×102~9.62×104bp,相同来源的菌株属于同一种质粒谱型,不同来源的菌株属于不同的质粒谱型。从母猪和发病仔猪肛拭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具有不同的质粒图谱和质粒酶切图谱,提示二者之间无同源性。本试验结果亦证明质粒指纹图谱法适用于大肠埃希氏菌菌株的分型鉴定,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产vero毒素大肠埃希氏菌(verotoxinproducingEscherichiacoli,VTEC),又名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higaliketoxinproducingEscherichiacoli,SLTEC),可以引起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鸡大肠杆菌病疫苗多使用鸡源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O1,O2和O78抗原提纯菌毛配以油佐剂或福氏佐剂制备,也有用鸡源大肠埃希氏菌O2,O78和O35抗原用甲醛灭活再加油佐剂或氢氧化铝佐剂制备。免疫途径多为鸡皮下和泄殖腔...  相似文献   

11.
大肠埃希氏菌引起蛋用鸡输卵管炎的诊治王福传张玉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在太原市南郊区一种鸡场发现鸡群爆发大肠埃希氏菌而引起的蛋用鸡输卵管炎的病例,经过消毒和治疗迅速使病情得到控制。1发病情况1997年3月,南郊区某种鸡场鸡...  相似文献   

12.
通过病原菌分离、血清型鉴定及本动物致病性试验对辽宁省禽大肠埃希氏菌的主要血清型分布与致病性进行了研究。2001~2005年从该省14个市的病死禽和死胚中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226株,血清型鉴定105株,其中O_(78)型占29.52%(31/105),O_(109)型占10.48%(11/105)。结果,O_(78)、O_(109)血清型是流行于该省致病性禽大肠埃希氏菌的优势血清型。随机选取49株分离菌,以每株1×10~7CFU的量于气管内给6只1日龄SPF鸡接种,根据接种后7 d内死亡和病变的情况,确定高致病株、中度致病株和低致病株,它们分别占75.5%、18.4%和6.1%。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均有致病性,并在国内首次分离出禽O_(109)型大肠埃希氏菌。  相似文献   

13.
用碱裂解法提取分离的10株鸡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质粒.结果多数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含有大质粒,分子量为50~230kb.这些大质粒可能含有毒力相关基因,与细菌的耐药性、大肠埃希氏菌素的产生及质粒的传递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白氏菌是动物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体弱和幼龄动物受气温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内的这些条件性病原菌便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胃肠道疾病或败血病。1996年9月,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1只亚成年大熊猫因大肠埃希氏...  相似文献   

15.
已构建的能表达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CPB)和大肠埃希氏菌ST融合蛋白(CPBST)的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ECBS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株中提取的包涵体和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株全菌体制备抗原免疫小白鼠,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小白鼠能分别抵抗1MLD的B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58-1)和产ST的大肠埃希氏菌工程菌株HB101(pSLM004)的攻击。用灭活的全菌体免疫家兔后,其免疫血清能中和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和大肠埃希氏菌ST的毒素活性。结果表明,构建的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ECBST1)可以作为预防由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和大肠埃希氏菌ST引起的幼畜腹泻的基因工程苗侯选菌株。  相似文献   

16.
1998年4月,合肥野生动物园的孔雀发生急性死亡,经调查证实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所致。1发病情况1998年4月10日早晨,合肥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发现所饲养孔雀死亡1只,当时体温尚存;另有几只孔雀精神萎顿,拱头缩颈,呆立一处;拉白色、黄绿色水样稀粪...  相似文献   

17.
根据大肠埃希氏菌O157∶H7wzx和fliC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特异性检测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二重PCR体系,扩增产物为395bp(wzx)和1057bp(fliC)。人工培养基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检测下限为2.3×102CFU/mL,人工污染的牛乳、猪肉及牛肉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检测下限分别为5.8×102CFU/mL、4.3×102CFU/g和3.1×103CFU/g。样品经3h预增菌后检测下限可达3.1×100~5.8×100CFU/mL(或CFU/g)。试验结果提示,针对wzx及fliC基因的二重PCR方法可以快速特异地检测出牛乳、猪肉及牛肉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鸡抗猪大肠埃希氏菌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肖驰周淑兰涂志罗建模周兴举(四川省养猪研究所荣昌402460肠毒素型大肠埃希氏菌(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引起的腹泻是仔猪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Wilson,198...  相似文献   

19.
对1株无致病性鸡源大肠埃希氏菌(O21)和5株已知毒力强弱的大肠埃希氏菌(O2、O1、X2、148和O78)进行质粒图谱(PP)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菌株属于不同的6种质粒谱型,其毒力的强弱与其所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有关,但不同毒力株间也有少数几条相同大小的谱带.试验结果表明PP图谱法可作为大肠埃希氏菌分型和鉴别其毒力的间接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初步鉴定大肠埃希氏菌O_(157):H_7的研究@张晓东@骆德海@陈小健@李泰万@张集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锦渡动植物检疫局利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初步鉴定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研究张晓东骆德海陈小健李泰万张集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锦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