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作动态     
全国救灾工作 座谈会在江西 九江市召开 近日,全国救灾工作座谈会在九江市召开。范宝俊副部长在会上要求推行救灾款专户管理制度。专户管理制度是防止救灾款被挤占、挪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救灾款及时、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的一条“安全通道”。民政部把建立救灾款专户管理制度列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救灾款管理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重视和支持。要进一步加强救灾款的管理使用工作,严格掌握救灾款的使用原则和使用范围。要加强对救灾款使用…  相似文献   

2.
救灾款是灾民的“救命钱”、“及时雨”,如何管好、用好救灾款、如何把救灾款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最需要的灾民手中,这是整个救灾工作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救灾款的管理使用必须明确一个范围、强化一项制度、坚持五项原则,才能有效地发挥救灾款的作用,才能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一、明确一个范围 某种款项都有自身的目的和一定的使用范围,救灾款的使用范围是无偿用于灾民生活,解决灾民生活上自身无力克服的吃、穿、住等困难,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扩展它的使用范围和用途。明确范围、合理使用救灾款是整个救灾工作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 二…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获嘉县从 1994年开始实行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8年来,共列入同级财政预算154.4万元,其中83.6万元预备金由同级财政专户储存备用,70.8万元救灾匹配款、救灾粮差价款,全部由同级财政转入民政救灾帐户,实行专款专用,使灾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该县为使乡镇级救灾匹配款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发放使用,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救灾匹配款一步到位制。县里下拨救灾款时,统筹考虑各乡镇救灾匹配款的落实情况。对不及时匹配的乡镇,民政部门停拨救灾资金,如出现问题,依法追究责任。二是跟踪监督检…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大同市民政部门大胆尝试农村救灾救济改革,去年以来,全市为农村灾区下拨救灾款1560万元,90%的资金直接用于采购优质救灾粮,及时救助了灾民。  相似文献   

5.
孙爱东 《半月谈》2004,(15):43-43
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地区发生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灾情发生后,国家总是想方设法以最快速度把救灾款物送到灾民手中。救灾资金是灾民的“救命钱”。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或部门挪用、截留救灾款的情形时有发生。为杜绝这类问题,确实保障灾民的权益.即将出台的民政部灾民生活救济管理规程。对灾民救济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最近确定,从今年开始实行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新体制。救灾救济新举措主要有五项:一是由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财政各列500万元,共1500万元自然灾害救济款(列入217科目),与中央下拨的救灾救济款统一使用;二是从中央和地方划拨的救灾款中切出3O%作为救灾扶贫资金,进一步扶持贫困户和灾民发展生产,走生活救济和扶持生产相结合的路子,因地制宜地发展救灾扶贫流动富群和社会保障田;三是广泛开展社会救助活动,组织好对灾区的捐赠工作。巩固和发展互助储金会、储粮会等基层群众社会救助组织,完…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政府就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民政,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增进对受灾困难群众的感情.各负其责.加强配合.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分配、国库及时调度,救济及时到户。要按时拨付发放救灾资金。市级财政、民政部门接到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拨给所辖区的救灾款文件后,要在3日内转拨到区。县、区财政、民政部门接到省,市拨款文件后,救灾应急资金要在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新灾救济资金和冬令、春荒救济资金要在1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所有以现金形式的救灾补助资金发放到户时间,均以打八财政涉农补助资金银行卡日期为准。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是一个灾害频发地区,正常年景下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亿元左右,有80余万重灾民需要国家救济,救灾救济工作任务繁重。我省救灾工作现状(一)各级领导赈灾意识增强。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后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把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了救灾款的发放、管理、使用严格照章办事。(二)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救灾款的发放、管理、使用逐步走向了群众化、规范化、法制化。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救灾款申请报告;二是坚持领导集体审批;三是坚持救灾款…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6,(8):29-29
湖南省民政厅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当前灾民生活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紧急通知》(湘民救发[2006]10号)。通知要求,当前救灾工作要突出几个重点。一是要进一步做好查灾核灾工作。深入灾区,逐村逐户核查灾情,准确掌握灾情和受灾群众的生活情况,登记造册。建立灾民倒房台帐,做到不漏一户。二是要切实做好灾民生活安置。按照每人每天3-5元的标准,安排好一个月的生活费并分发到户到人。对无生活来源的特殊困难对象可酌情安排2-3月的生活费。对因灾造成的孤儿和孤老要送福利院或敬老院妥善安置。三是要认真做好恢复重建工作。落实好灾民建房优惠政策。民政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为灾民建房提供便利,加快恢复重建工作进度。制定好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加强对建房质量的监管,保证房屋质量安全,确保灾民有一个安全的住所。四是要积极做好赈灾募捐工作。管好用好救灾捐赠款物,主动配合审计、监察等部门进行跟踪监督。认真做好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五是要严格救灾款物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制度,掌握每笔下拨资金的发放时间、用途、使用效果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救灾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  相似文献   

10.
郎溪县梅清镇因其坡状的地形地貌之故,常年易旱易涝。在长期以来的救灾救助工作中,他们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救灾救助工作方针政策的同时,既不死搬教条,也不超越救灾救助的范围,形成了一套既切合自身实际,又规范、有效的救灾资金使用管理模式,使救灾救助工作既能为政府分担救助工作的压力,也为灾民安度灾荒提供了有效而安全的保障。准确掌握灾情和重灾户基本情况是做好救灾款分配的基础工作救灾救助工作要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有限的救灾款用在最需要救助的重点灾民身上。对这一点的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应该是梅清镇救灾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八方传真     
湖北省孝感市领导高度重视救空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与发放。严格把守“五道关”,规范救灾款物的接收、管理与发放程序,确保被灾收视为“示例钱”的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自去年7月分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以来,各地领导部门非常重视,并及时下拨救灾专款。广大群众也纷纷捐款捐物。市委、市政府为了妥善安置灾民,不浪费一分一物,反款物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严把“五道关”。一是严把“接收关”,对接收救灾款物采取银行收钱,民政管收据,统一储存管理,并及时进帐,不少开、漏开一分一物;三是严把“核查关”,对当日接收的款…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敦煌市近期发生严重的洪灾,市政府采取强力措施,全面开展了防灾救灾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汛期救灾工作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汛期救灾工作,提前做好抗大灾的准备;二是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受灾区域,全面准确进行调查、核实灾隋,及时上报,为市委、市政府作出救灾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完善细化市乡两级自然灾害救灾救济应急预案,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离岗脱岗,确保灾情信息畅通;四是及时下拨各乡镇救灾款20万元,用于解决洪涝灾害期间“三无户”、特困户和缺乏自救能力的重灾户的生活问题;五是加强救灾款物管理。  相似文献   

13.
绿色通道"是怎样开通的内蒙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风、雹、火、雪等自然灾害发生。长期以来,救灾款的下拨一直采取指标和资金"两条线"的办法。一条线是通过民政和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下拨指标,另一条线是财政预算部门通过银行在金库中调拨相应数量的资金。第一条线随灾情发生随时下发,而资金调拨的速度远慢于指标下拨。这种救灾资金管理体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资金运行速度慢,经常延误了救灾的时机。水火无情。救灾本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救灾款之所以被称作"救命钱",意思就是指它是应该…  相似文献   

14.
张军  张婷 《中国民政》2012,(8):59-60
湖北省南漳县民政局印发《关于加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切实加强救灾款物管理工作。具体内容:一是严格使用范围,确保专款专用。下拨到镇(区)的救灾应急资金主要用于灾民紧急抢救转移安置,解决灾民吃穿住医等生活困难,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  相似文献   

15.
1984年以来,云南省各级民政部门对救灾款(指特大自然灾害救济款,下同)的使用办法进行了改革.即将以往救灾款单纯用于灾民生活救济改为在将救免受主要用于无偿救济灾民生活、确保灾民贫困户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适当提取少部分(规定不超过救灾款总额的30%)用于对灾民贫困户开展生产自救进行有偿扶持。10多年过去了,对这项改革是肯定还是否定。人们说法很多。到底此项改革是否成功?有没有必要继续坚持?带着这些问题,最近我与厅里4名同志二同到全省救灾扶贫周转金使用数额最高的曲靖地区进行了调查,先后到了曲靖、富源、马龙三市县…  相似文献   

16.
救灾工作建立分级管理的体制即是按灾情的客观标准分为特大灾、大灾、中灾和小灾,明确会级政府承担的责任.小灾主要通过县、市两级财政,基层经济组织和群众的互助互济解决;中灾由省级帮助解决;特大灾、大灾以省以下各级解决为主,中央予以补助。从1994年起,地方财政要列自然灾害救济费预算,用3年时间逐步建立起新的救灾工作管理体制。这是解放以来救灾工作的重大改革。笔者认为,这项改革和弊兼有。其利:一是有利于各级政府将灾民生活救济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以往的救灾工作主要是靠民政部门向上级要救灾款,要来多少,下拔多少,而…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获嘉县自1994年实行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责任制以来,共列入乡镇级求灾匹配资金114.65万元,并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使灾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自然灾害频繁的 省份。近年来,全省连续发生了以特大干旱 和暴雨洪水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灾区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长期的救灾救济工作中,陕西省各级民政部门,以增加抗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灾民生活为目标,不断深化救灾救济体制改革,拓宽救灾救济工作途径,创造出许多富有特色的成功经验。 一、实行实物救济,救灾到户 传统的救灾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两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报灾浮夸,核灾不实;二是救灾款被挤占挪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挤占挪用问题表现尤其严重。 为了使有限的救灾款发…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国家每年要下拨近百亿的灾害救助资金用于救灾。如此巨大的资金如何公平合理的分配到灾民手中,使受灾群众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救助,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在长期的救灾救济工作和研究中,笔者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灾害救助资金分配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突出救助重点,妥善安排灾民生活。2006年春荒冬令期间,省级民政部门及时下拨救灾资金1.625亿元,救助灾民累计200万多人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