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农民群众在想什么?他们有些什么要求?前不久.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些县、区、乡、村干部和农民.由此得出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普遍对市场经济感到无所适从。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的原因.民族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低,商品经济十分落后,农民群众的市场观念极为淡薄。因而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而至的时候,思想准备不充分,心理承受力差,加之有的基层组织和领导错误地把市场经济视为“自由经济”一把“放手”当成了“撒手”.广大农民面对市场经济普遍感到困惑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是又一次重大突破,而且对于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否定,而是对“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继承和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重点是商品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青年官兵从商心理探析吴祖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商品价值取向将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经济化是时代的潮流,观念商品化将成为时代发展的总趋势”。那么,军营这块铁打的营盘,商品经济的“佛门圣地”,在未来市场经济化的潮流中,是商品“禁地”,还是“军营特区”?军人是死守铁门,还是参与商品经济大循环呢?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探讨军人从商心理,对于了解部队新情况,把握部队青年官兵思想特点,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保持军队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青年官兵从商心理现状最近,笔者对豫北部队500名青年官兵从商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他们的从商心理主要有三个具体表现:一是态度认可明朗化。军人从商心理就是军人欲参与商品经济活动和商品交换的愿望和想法,也即经商的期望和态度。147份问卷调查表明,青年官兵对改革开放形势下,军人经商持赞同态度的占22.4%,基本赞同的占23.3%,非常赞同的占15.6%,有效认可率达61.3%。某部二营16名营连干部,有13人认为军人经商可以,机关干部83.4%的人员认为军人经商可以减轻国家负担,完善军队待遇,缩小军地反差。对问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保卫祖国,绝不允许有经商行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舒国增 《政策瞭望》2013,(12):19-21
改革的实质,说到底是一种权力再调整和利益再分配。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的问题是方向选择.于是有了姓“社”与姓“资”、姓“公”与姓“私”的争论,有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抉择。  相似文献   

5.
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严格意义的,或说社会范围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由此进行逻辑推理,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上并无突破,似可成立。但是有计划商品经济作为体制目标,并没有明确表明它采取的是什么运行模式。而人们对此的理解是不同的,基本上有三种:市场经济模式,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双重机制模式,计划经济模式。然而,判断不能以人们的理解为标准,重要的是中央决策所指是什么模式。这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历史回顾。《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曾这样明确写道:“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这与小平同志在1979年11月第一次谈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想法是基本一致的。当时他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6.
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造就多能型领导人才曹列佑1987年,为迎接商品经济大潮的挑战,中共英山县委制定并实施科技开发与经济开发的“双开”战略,开始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战略转移”。实现这一重大“战略转移”,需要大批能够在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驾驭全局的多能型...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商品经济,应该在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模式中,区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当前,就必须使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落脚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上。从根本上讲,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但在传统观念中,似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经济相对立的。事实上,并非如此,有必要为市场经济恢复“名誉”。  相似文献   

8.
袁建提出“树根理论”袁建认为,如果“现代市场经济是资本经济”这一命题成立的话,那么,我们过去所学的经济学恐怕都要重新编写,因为那些经济理论是以商品为基础的理论而现代经济学则是以资本为基石。由此他提出一个“树根理论”:国民经济或一个企业的经济就像棵大树,地下部分是商是经济,上面是资本经济。如果极浅,风必榷之。近年,中国的房地产钢材市场为什么会出现泡沫经济,就是因为其发展已超出商品经济中人们的需求,这正是资本经济与商品经济发展不和谐造成的。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是:商品经济已具一定的基础,而资本经济又处…  相似文献   

9.
多影的春天     
20年前,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城市.一个春天的故事.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在创业者中间传播开来。这之前的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方谈话”.用题词结束了关于特区的争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商品经济”第一次写进了中央文件。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一词流行于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之后。它和商品经济所指的是同一类型的经济体制。“商品经济”是本世纪初期俄语的表达方式,不是现代经济学的通用语言。商品经济是根据产品通  相似文献   

11.
卓炯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现实意义范正兴,刘月婵卓炯毕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成果颇多,在商品经济理论方面的建树尤为突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先驱。早在60年代初,他就在全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7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2.
一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李鹏同志在几次会见外国朋友时也说:“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原则。”“中国不能完全搞计划经济,也不能完全搞市场经济。比较好的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我们要进一步从理论上弄清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条件、方式及其变动趋势,从实践上逐步建立和形成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首先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涵、两者存在的经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讨论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刘安海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商业文化迅速崛起,文学、艺术以及其他人文学科诸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中国文坛由原来反左和声讨“文革”罪行结成的“契...  相似文献   

14.
他秉承“公众讨论是市场经济清道夫”的理念。所以,过去的10年间。作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意见领袖,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以“能言善辩的优势”,义无反顾地参与到关乎行业生存.发展的讨论中。  相似文献   

15.
高石磊 《求索》2013,(12):129-131
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优势与“失灵”弊病悖论性并存,于是,在“反思改革”中.有学者将其称之为“伪市场经济”。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体制历经了以下阶段.并呈现出各自经济哲学思辨:市场效率发展体制彰显人性从压抑向张扬的飞跃.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体制凸显政府的“社会集体理性”.庇古福利经济理论体现发展的“普惠”性社会本质.生态平衡发展体制指引市场经济向可持续径向迈进。  相似文献   

16.
一起在路上     
潮州人自称“省尾国角”,但就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商品经济自古就很活跃,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给这个地方带来了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17.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为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讲究开头艺术,在“巧”字上狠下功夫。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并实践了开头的六种方式,今提出供同仁们参考。一、漫画开头我在讲“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节教材时,充分利用中学生求新、求异特点,借助于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事先准备好的漫画(一个老农坐在桌前,双手捧着《经济信息》报,桌上还放着《市场指南》,认真地进行思考。下面写着“以前”上级让种什么就种什么,“现在”种什么好…  相似文献   

18.
走出误区──当前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徐元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人们重视商品经济观念普遍增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市场的魅力。然而,在“市场热”的背后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些地方在市场建设中步入了误区。误区之一:把兴建有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这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经常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改进德育应在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旗帜下,大量注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伦理观念的内容。所谓商品经济伦理观念,是指人们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中所产生的道德认识和评价标准。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生活方式,一种社会存在,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伦理观念。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  相似文献   

20.
孙新彭 《理论月刊》2010,(1):38-40,63
马克思恩格斯由于时代的局限,无法预见社会主义也能够以商品经济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现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成功表明,必须在理论上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方位问题。本文认为,在时代的视阈上认识问题,是我们正确把握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武器。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类社会通往理想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