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经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充分运用了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主要解决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环境污染的控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经济学视角看,循环经济理论触发了对稀缺、效率、产权和市场等经济学核心问题的再认识,是对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循环经济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循环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为解决生态环境恶化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杨新荣 《求索》2010,(5):9-11
生态农业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与功能,其自身的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在实践中必须科学地运用这些规律对生态农业系统进行分析和诊断。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的“忧郁”和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的"忧郁"是指以李嘉图、马尔萨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一种早期的"忧患"意识.经济学的"忧郁"敲响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警钟,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反思,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环境意识缺陷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及其教学的环境意识缺陷进行了揭示和批判,认为环境问题与传统主流经济学把经济系统独立于环境系统之外,忽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偏激化、无视环境的价值性、资源性和有限性,认为环境是没有竭尽的自由取用物,忽视人类的多种需要和环境的多种功能等等。一些经济学理论被曲解和滥用,当前的经济学教学充斥着经济学与环境相互分离的倾向,强调单纯谋求经济利益,也对环境问题的恶化和扩散起到了明显助长作用。  相似文献   

5.
行为经济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周华 《前沿》2004,(7):36-39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 2 0世纪 90年代 ,它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 ,即假设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 ,提出了挑战 ,正式承认了人也有生性活泼的一面。行为经济学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研究市场上人们行为的有限性和复杂性。这一学说是西方国家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并已在多个领域指导人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自从20世纪80年代演化经济学复兴以来,许多经济学家一直寻求运用演化经济学范式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的方法。演化经济学以其时间不可逆、个体群思维和不确定性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启迪了人们的思维灵感,为人们深刻理解和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拓展了新的视野。本文在反思发展经济学传统研究思路的基础上,从本体论与认识论、方法论与思维方式、研究活动等三个层面,阐释演化经济学何以超越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思维视野,继而以国家与市场关系等经济发展主题,探讨了演化经济学对发展经济学理论建构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谈谈经济学     
经济早已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学家马歇尔对经济学的定义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既然经济学是一门关于人们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当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我们高一的政治课刚好也叫做经济生活,经济问题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时有争论。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和态度必须从马克思的经济学主张展开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规律论、现实论和实践论,其实质也是反映了马克思对经济学是否科学问题的回答。把握其中所反映出的经济学研究过程和方法对于搞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李琼 《求索》2011,(5):256-256
经济活动区位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它关系到市场主体生产与消费的布局。关于这一点,传统经济学是始料未及的,而空间经济学却一改传统,发现并努力解决了这一经济学问题。空间经济学以经济活动区位及资源的空间配置为研究对象,以经济集聚为研究核心,研究了生产要素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毒品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国际性难题。各国政府、毒品问题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组织等,都对之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通过检索和梳理近5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国内外关于毒品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大致有毒品的经济学特征、毒品问题的经济属性及其运行特征、毒品需求与供给特征、毒品问题的相关经济学分析和禁毒的公共政策思路等内容,并能运用经济学的商品理论、商品供求理论、价格均衡理论以及犯罪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等理论,结合禁毒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研究,从而为各国政府对毒品问题的公共政策选择起到了积极的决策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岩 《前沿》2011,(5):120-123
幸福经济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学分支,以经济增长与幸福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本文对幸福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幸福经济学仅仅得到了一些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结论,没有触及幸福问题的实质。要纠正片面强调GDP指标的认识偏差,正确的思路应该是认识到经济学解释力的局限性,给关注人类自身命运的其他学科领域足够的重视和尊重,用生命的方法解决生命的问题,而不是随意扩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重工业领域以及新兴产业领域出现结构性失衡,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化解产能过剩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营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都对产能过剩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古典经济学无法有效地对经济主体行为作出解释,而行为经济学以其更切合实际的理论方法为理解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从行为经济学出发,剖析在形成产能过剩过程中存在的禀赋效应、羊群效应、囚徒困境、认知失调、公平偏好,对于化解过剩产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通过对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的比较,认为在现代社会,传统政务的机会成本较高,所以总体上必然转向电子政务。而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主要是如何降低其中的交易成本,达到规模效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法和经济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基于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律制度和基于法学角度解决经济学的问题。法和经济学理论经历了繁荣发展的过程,但其理论中理性人假设、价值主观性、财富最大化等层面存在大量的质疑。从法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法和经济学的方法可以有效解释法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相关批评存在一定的偏见和缺陷。如今,法和经济学的发展已遇到瓶颈,需要更加注重法和经济学的实践应用以及自身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犯罪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领域还有一些用传统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如犯罪率为何难以大幅度下降、激情犯罪怎么发生、犯罪怎么判断等问题。本文应用行为经济学展望理论、自我约束问题、衡量能力三大主要理论分别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相对而言,比较客观地解释了犯罪决策中一些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系统理论的支撑,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本文拟就旅游产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作一探析. 一、价值规律为旅游产业发展 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旅游产业作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价值规律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张林 《思想战线》2016,42(6):109
正经济学的主流研究早已抛弃了历史,(1)但两个原因驱使我们逆势而为。第一,我们主张,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不应该是抽象的、非制度的、先验的,而应该是历史的、制度的。这是经济学中的主流与非主流两种不同的研究进路。主流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资源配置中的选择问题。这个狭隘的定义使得整个主流经济学界充斥着各式各样精巧、复杂的数学模型,用形式化来伪装经济学的科学性,掩饰其一成不变的机械理论和  相似文献   

18.
法律经济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经济学”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之后,这门学科已成为美国大学生的一门显学。法律经济学是建立在一些崭新的概念——交易费用、科斯定理、公共选择上面,研究范围日益转向日常的、传统上是由职业法学家和法官占据的领域:普通法和公法。如何将经济学应用到法学中去,学者们的方法是:第一种,“预测人们的行为”;第二种,“效果评价”;第三种,“运用经济模型构造法律规则”。这种模式隐含着一个赋予争议的前提——法律的目的应该是提高经济效益。科斯定理提醒人们,“让我们研究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这也就是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数量经济学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际运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整个经济科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开始受到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但是,作为一门新成长起来的学科,它本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想就数量经济学的对象、动力及面临的困难等若干问题展开讨论,其中有些观点与我国传统的、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所不同,特提出来与经济学界尤其是数量经济学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秀君 《前沿》2006,(8):181-183
民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分类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本文从其学科性质和学科分类的现状出发,寻找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原因,并从民族经济学的创设初衷、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和学科关系五个方面进行论证,认为民族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应归类于经济学,并提出了边缘性学科的学科性质确定依据和学科分类的划分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