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与"历史"何者为马克思的"新世界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实践"与"历史"的马克思式理解。只有将"实践"理解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也即否定性的统一,"历史"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也即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彰显马克思的"新世界观"之"新"和在哲学史上实现转向的伟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与"历史"互释中,不仅深化了自身的理解,而且升华了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马克思"新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党群关系是当代中国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关于党群关系,在经典作家和革命领袖那里有着诸多脍炙人口的比喻,例如将党群关系比作"种子与土地"、"学生与先生"、"安泰与大地"或"儿子与母亲"、"鱼与水"、"游泳者与水"等。这些比喻将政治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将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形象的小道理,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口耳相传。它们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微观案例。这些耳熟能详的比喻都有其文本渊源,需要我们去追溯;都有其丰富涵义,需要我们去分析。这些比喻主要是在价值期许的层面上而言的,我们应该设法促使其从"应然之期许"转化为"实然之状态"。  相似文献   

3.
创先争优体现了创新与发展、先进与优秀、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组织等方面的统一,蕴含着六个方面的精神内涵与政治品格;以"创"为先,贵在改革创新;以"先"为核心,贵在与时俱进;以"争"为精神状态,贵在艰苦奋斗;以"优"为榜样,贵在见贤思齐;以党员为主体,贵在发扬民主;以天下为己任,贵在无私奉献。这些精神与品格,正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时代体现,也是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剩男"们为改变在婚姻中的不利地位,形成了以购房为手段、以实现婚姻为目的向城镇大量移民的"新移民"现象。应合理引导婚姻移民与实现"人的城镇化"的良性互动,通过政府与进城农民、城市与农村的互动,实现由"转移人"到"提升人"的转变,变被动城镇化过程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基本方略,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政治依据和方法论依据。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一种结构性、实质性的变革,属于内发型政府再造与自我革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新时代必须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基本准则与价值导向。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应当是"一切为了人民"的政府,是官"仆"民"主"的政府,是以"富民"为要务的政府,是"权"服从"法"的政府,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相似文献   

6.
以政改与"真普选"为主要诉求的香港"占中"抗议活动的爆发及延续,是香港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香港政治格局从原先的泛民主派与建制派的权力结构,转变为更大范围以黄丝带为标志的"占中派"与蓝丝带为标志的"反占中派"两大政治社会阵营,未来将可能走向类似台湾的蓝绿政治结构,即黄蓝结构。"占中"爆发后,在海峡两  相似文献   

7.
建构"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参与北极治理的重要举措。它与"一带一路"共同构成了中国优化国际关系、强化责任担当的主要的外交行为方式。与"一带一路"相似,"冰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北极航道的开发与建设,更是为了实现北冰洋海域内的物资流通、协作发展、民心相通、共享共荣。"冰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相互补充、相互衔接,为践行中国智慧搭建平台,为优化各国协作创造桥梁。深入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正确认识"冰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关系,可以为更顺利地推进"冰上丝绸之路"的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长期困扰社会学理论界的"社会结构制约性与个人行为自主性"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困境,吉登斯构建了以对传统的"二元论"社会学理论的批判为逻辑前提、以"结构二重性"与"实践"概念为逻辑起点与逻辑中介、以微观的个人行动框架与宏观的社会结构框架之间的互动为逻辑展开的、系统而具内在逻辑的"结构化理论"。结构化理论追求一种动态的平衡,整套理论以社会结构制约性与个人行为自主性这传统"二元"为两条主线,通过"实践"实现了对它们的架通。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第一套解决"二元对立"社会学理论困境的完整的理论,为开展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于以后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具有指向性的方法论意义,因而堪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种承前启后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智库反映一个国家的智慧能力,彰显一个国家软实力。我国智库建设总体来说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但是,在当前智库建设轰轰烈烈的发展态势下,智库建设需要冷思考。为此,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智库建设要处理"智"与"库"的关系、"实"与"虚"的关系、"精"与"众"的关系、"严"与"宽"的关系、"一"与"多"的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走向健康发展道路,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献计献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智慧支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12日,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共党史学家龚育之因病在北京逝世。龚育之先生生前,一直关注和思考"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曾多次为本刊撰稿,对《民主与科学》杂志给予了真挚的厚爱和支持。为纪念龚育之先生,本刊重新刊登先生为纪念"五四"八十周年撰写的文章,先生关于"民主"与"科学"的思考,将继续鞭策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11.
李佳薇 《湖湘论坛》2020,33(4):71-80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呈现一种由"国家中心论""社会中心说"向"关系互动论"的转向。但研究中尚缺乏较为本土的分析框架。借用梁启超"超国家主义"的概念,以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与社会的长时段关系实践为分析对象,创造性地从"化"与"治"、"礼"与"法"两个维度的权力拉锯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展开权力视角下的研析,尝试进行实体论创新与关系论整合。研究发现,这一历史时期"国家融于社会""无国家"与"超国家"特征明显;"文明国家"与"伦理社会"并置,且在"化"与"治"、"礼"与"法"的权力互动中表征为"内圣外王"之理与"平天下"之目标的匹配,"皇权不下县"与基层乡治传统的耦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具有明显的"超国家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2.
罗淳 《思想战线》2011,37(5):128-132
西部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着现代化追赶的历史任务,但在现代化战略实施中面临着多重两难选择,需要科学认识并善加处理"保护与发展"、"依附与摆脱"、"劣势与优势"、"共性与差异"等关系,把可持续发展纳入现代化追赶战略,将以追求GDP增长为核心的"增长优先战略"转变为"以人为本"理念,创新"社会优先发展战略",才有可能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长治久安与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3.
当代绘画的艺术观念与形式愈发多元化,艺术家开始对传统绘画进行重新认识与探索,逐渐解放固有的艺术观念与绘画技法,尝试艺术的多种可能性,追求感性表现和真性情的自我表达。我们看到,少儿美术教育中常常以"玩"为创作活动的过程,形成以现当代艺术大师"拙"为结果的形式倾向。通过分析高考美术教育过程与结果的艺术本质背离性,以及国内外艺术家、艺术活动与"童趣"的"拙"与"玩"的关联性,以"拙"与"玩"作为一种方式的当代艺术表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涵,重视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性、互动性与耦合性,并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内化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全过程,促进党的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同步推进,实现政治建设统领下经济的又好又快又稳发展。  相似文献   

15.
30多年来,性别与领导力研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范式转变:在研究视角上,表现为从"差异视角"到"平权视角"的转变;在研究隐喻上,表现为从"玻璃天花板效应"到"迷宫"与"玻璃峭壁"的演变;在研究方法论上,表现为从"认同同质化"到"交错性范式"的变革。性别与领导力研究的范式转变,不仅有助于纠正传统领导理论及性别与领导力研究中的"认同同质化"的本质主义倾向,促进对多元边缘化群体的关注,揭示女性领导者复杂的多元经验;而且有助于促进研究方法论的变革,从而厘清多元交错的社会认同对女性领导者经验与行为的影响,揭示权力与社会不平等的生产机制,促进女性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徐平 《人民论坛》2012,(5):9-11
诚信建设应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经验,理顺个人与社会、效率和公平、科学与盲从的关系,实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在全球化时代,西方以个人为单位讲求"竞争"的"效率优先"文化,与中国传统以群体为单位讲求"和合"的"公平优先"文化,必然会在冲撞中交融,会对中国以及世界的未来发生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凭借语言质料,以突破"侦查死角"为切入点,以"法哲学"与"语言哲学"为其认识论指导,吸收和借鉴"刑侦学"、"语言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以此讨论"语言刑侦学"之理论基础;以"刑侦原理"为其实践操作支持,通过"语言"的功能二重性潜移默化准刑侦人员(学员)的逻辑推理能力与人文素质养成,以此分析"语言刑侦学"之应用价值,以期为"语言刑侦学"学科立言。  相似文献   

18.
唐天勇  贺争平 《传承》2011,(5):65-67
"仁"是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孟都崇尚"仁",认为"仁"是忧愁之不染,是精神之安宅。通过实践仁德,即以"爱人"求仁,以"克己复礼"为仁,以"忠恕之道"近仁,以"慎言""好学"亲仁,提高自身修养与提升仁德境界,为当今由于追求物欲而致内心之空虚迷惘提供安立处所与精神支撑,从而挺立与实现人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与《耶路撒冷》相比,《王城如海》呈现出了不同的叙事特征:在精神的象征物上,从"域外符号"转换为"中国意象";在精神脉络的设置上,从"到世界去"转换为"归来";在叙事维度上,从"成长记忆"转换为"现实面向"。在这种种不同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以及精神体悟与生命意识的拓深,"70后"的书写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以贵州榕江瑶族"摏杵舞"为例进行研究,深入瑶族村寨,探究"摏杵舞"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活动形式、文化内涵及挖掘与整理的注意事项。旨在为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摏杵舞"提供良好的素材及资料,从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