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达 《桂海论丛》2005,21(3):35-37
文章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分析了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增长的状况,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揭示了人力资本存量增长质量低,第二、第三产业人力资本积累速度落后于劳动力转移速度,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与产业结构变动不同步的问题,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之一早已引起国外经济学界的重视和研究,但当今国内对人力资本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却很不够。人力资源开发的滞后使我们这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面临这样一种窘境:一方面劳动力数量过剩,一方面人力资本数量匮乏,两者已构成制约我国...  相似文献   

3.
伴随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多,人力资本投资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文章在对企业人力资本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成途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认为 ,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现阶段我国人口众多 ,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人口本身并不是人力资源 ,仅仅是人力资源形成的基础。因此 ,我国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为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智力依托。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女性人力资源质量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论证妇女继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积累的关系出发,在我国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妇女的继续教育,是促进女性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劳动就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社会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资源竞争时代。现代经济发展证明,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人类社会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竞争,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应归结为人力资本的内在的积累和增长。我国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总体素质较差,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国加入WTO标志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这会进一步刺激市场体系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  相似文献   

7.
孟安邦 《前进》2010,(11):54-54
由杨俊青等完成的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一书,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对我国非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肖娜 《人事管理》2001,(9):21-21
所谓企业人事外包化,是指企业以长远发展为目的,把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某一部分或全部职能交由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代理。此举有利于企业人才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乔萍 《理论月刊》2003,(10):63-65
知识经济是知识为基础的智力型经济,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本的利用开发是实现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对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人力资本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江泽民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思想则为我国人力资本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的知识经济世纪,必须切实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意义,找到一种激发全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积累热情的机制,动员起全民族的人力资本积累积极性,特别是在教育投资、技能开发投资、人力资源流动投资和职业经济信息投资等方面建立正常的经济机制,掀起一个全民族的人力资本积累热潮。多年来我们在强调教育培训、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时,从宣传鼓动角度下功夫多,从经济体制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1.
杨娜曼 《湖湘论坛》2002,15(5):66-67
现代企业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尤其是加入WTO后,面对国外企业或跨国集团公司的竞争,我国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装备、规模经济等方面都难以在短期内聚集和整合出优势来与之抗衡的情况下,通过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企业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WTO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经济全球化中应有之义包涵了资源全球化。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遇到新的挑战。1.资源管理中人本观念和人力资本理念淡化。大多数企业囿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  相似文献   

12.
陈斌 《人民论坛》2010,(9):236-237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是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一项迫切、紧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绊脚石,也严重制约着农村改革的深化。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只占少数,大量劳动力处于闲置和荒废状态。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只有通过对现实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将其转化为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能真正将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投入持续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投入之一,我们要通过建立平等的受教育权力制度、创新国家教育投资机制、建立农村教育特别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农村科技教育实行特殊政策等手段解决。  相似文献   

14.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城市功能的发挥。公共人力资源开发就是试图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探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通过对人力资源特点的分析,寻找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本文特别在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方面进行探讨,指出这是增强城市公共部门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逐渐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经营、资产经营,从技术经营转向智力经营;企业竞争重点已从物质资本与市场转向人力资本。在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制度创新如果不与企业内部人力资本存量的调整即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相配合,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我省部分国有企业情况表明:加快国有企业人  相似文献   

16.
引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教授贝克尔曾经指出,发达国家资本的75%以上不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成为了人类财富增长、经济进步的源泉。正是“人”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这种核心地位,决定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将会是人力资源及其开发和管理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换句话说,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力管理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承担着因人力资源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风险.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风险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研究与分析,使企业能够从借鉴风险管理的方式中来更好地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开发: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充 《长白学刊》2003,(6):48-50
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现状来看,制约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瓶颈是家族化经营、绝对权力的存在和经营理念的滞后。企业运营必须以人为本,人力资本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要想增加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招人、用人、育人和留人四个方面制定适宜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席殿晋 《前进》2001,(4):25-26
如果说,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主角的话,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适应这个经济发展时代主题的转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应当具有新的内容。这就是要正确审视我国的资源优势,明确人力资源优势的力量是人才资源,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把人才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就是说,一定要占领人力资源开发的制高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20.
愈来愈多国家的工业化实践表明,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存量的扩大是一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源泉,是构成国家物质财富的最终基础。不同于一般被动的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是最活跃、最积极的主动性的生产要素,即它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动力量。“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也表明,物质资本的多寡固然重要,但人的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得多:高素质人力资源可以弥补物质资本的不足;高素质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发挥着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