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台声》2016,(21)
正台湾岛上,百分之八十是福建漳泉地区移民过来的,虽然经过日本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但是闽南语仍是庶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国民党政府光复台湾后,推行以北京话为主的国语运动,在学校讲母语闽南话还会被罚钱、罚站;在祖父母、外祖父母那一辈虽然要学日语,但是私底下也都是读汉文私塾,用闽南话朗诵中国古书,虽然只会听讲闽南话,但是汉文字在华夏大地上除了少数如蒙、满文等以外却是完全一模一样,在我们这个传统的闽南家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闽南枭雄陈国辉驻守龙岩,与全国各地大小城市一样,在城市中心区拆城墙建造中山路。我的曾祖父从客家祖地火烧火燎地赶赴龙岩,在最中心的上井地段买下一块地,先于邻居们建成一间店铺。从此开始了井水低呤、灯笼高悬的市井生活。  相似文献   

3.
魏秀堂 《台声》2013,(12):112-112
日前,福建厦门海关12360服务热线专门开设闽南语座席,用闽南语为台湾同胞及本地群众提供海关业务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热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华 《黄埔》2009,(6):30-30
我的太爷李运昌,与我的曾祖父李国先(原名李芳荣)是堂兄弟,其父李信已和我的曾祖父李国先的父亲李信原是同胞兄弟。太爷与我曾祖父李国先来往很多,关系密切,感情很深,曾祖父经常资助太爷家。太爷参加革命后,特别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后,经常遭到国民党的抓捕,曾两次避难在我的曾祖父李国先家后院,我的奶奶杨玉花,不惧危险大胆地给太爷送衣送饭,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下 ,日据时期台湾社会出现了闽南语的生存危机 ,台湾一批有识之士起而呼吁振兴本土语言 ;针对文艺脱离民众的状况 ,新文学运动内部也开始探索文艺大众化的途径 ,一些人主张用闽南语进行文学创作。由于闽南话在台又称台语 ,故此一运动通称台湾话文运动。从本质上看 ,该运动是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同化政策、拯救台湾地区中华文化及闽南语这一中国地方语言文化的民族文化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6.
一到龙海,我就想听锦歌…… 锦歌是流传于闽南一带的民间曲种(主要是漳州地区),历史悠久。据地方史志记载,唐宋间初步形成,明代已较为定型。明清时期,乡里就有弦歌堂乐社。表演形式,漳州以坐唱,厦门以站唱,用闽南语演唱,传统伴奏乐器主要有月琴、洞箫、琵琶和二弦。  相似文献   

7.
一见到了,一片波澜壮阔的旗海,就在天安门广场上汹涌澎湃!那年,我虽然在马来亚的米字旗下,却能从《南侨日报》一睹红旗的风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春雷一声,宣告中华民族迈进一个新时代。我祖辈从未见过闪耀五星的红旗,而此刻我这华侨却能先睹为快。我的曾祖父在龙旗下拖着长辫子,匐匍在闽南生活底层穷愁无奈,不得不离乡别井冒险飘洋过海。  相似文献   

8.
记得几年前,来厦门访问的一位台湾教授在早上散步回来,紧张地用地道的台湾话对我说:“老乡,不得了!厦门人都在讲我们台湾话,台湾在大陆的影响太大了。”我告诉他,台湾话就是福建南部即闽南方言,他才恍然大悟。其实,我也有同样的经历。1948年到厦门大学念书的我,在黑暗的小街上听到哀怨感伤的故乡歌仔戏哭调时,不禁柔肠寸断。一问才知道歌仔戏的源头在闽南,哭调充分反映彼时两岸人民痛苦的心声。有尚清雅的南管(南音)也是从闽南传去台湾的。我曾听厦门一些语言学者用闽南方言吟诵唐人的诗歌,比用普遍话(国语)吟诵更上口。难…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通讯员冉晏青)9月30日,厦门市海沧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小学开展闽南语教学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区政府以全面推进"闽南方言文化进校园"活动为重点,开展各种形式的闽南方言文化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针对闽南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加强对闽南方言文化的宣传,引导学生、家长及教师正确认识闽南方言及其社会文化价值;进一步丰富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闽南语的浓厚兴趣;进一步保证教学实际效果,将  相似文献   

10.
在台湾通行的语言有普通话(又叫国语)、台湾话。什么是台湾话?按台湾林绍贤先生在其所著《实用台语会话》(正中书局印行)所言:“简单说起来,台湾通行的方言,就是台湾话:分析起来,有闽南语、客家语和山地语三种。台人祖先十九来自漳泉,所以湾泉方言(闽南语)分布区域最广,为本省首要方言。普通所谓台湾话,就是指闽南语这部分而言。”方言,是服务于使用它的某几个地区的全体人们的。一般而言,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们,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都有一致之处。正因为闽南话在闽台地区被广泛使用,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故…  相似文献   

11.
唐梦秋 《台声》2013,(10):97-97
“天黑黑,欲落雨,天黑黑,黑黑……”每次听到这首用闽南语演唱的台湾童谣,我总会不由自丰地想到我开朗快乐的外婆郑祝。出生在台湾云林的她,1949年随川籍国民党空军机械师的丈夫从台湾来到都江堰,这一待就是64年。  相似文献   

12.
闽南语正面临严重弱化 闽南语是根源于河洛话的汉、唐古音,为语言学界公认现存汉民族众多语言中最古老的语言。闽南语遍布闽南、台湾、雷州东部、海南半岛北部等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原本是很强势的语言,但是到了最近几十年以来,却严重弱化,正面临继续消萎、灭亡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黄埔建校80周年大庆,回溯过去峥嵘岁月,我黄埔子弟牺牲奋斗,轰轰烈烈地用头颅和热血,完成了东征北伐、抗战等神圣任务,开创了20世纪光荣的史页。如今21世纪的新时代,面对两岸尚未和平统一的局面,考虑国家民族的命运,我黄埔子弟痛定思痛,理应团结奋起,肩负起报国救民责任,反“台独”,救台湾,促使国家和平统一的那天早日来临。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成立至今已十多年,蒋纬国将军高瞻远瞩,成立了大陆事务部、海外事务部,开创两岸及海外黄埔工作的新局面。我奉命首任大陆海外事务部主任,责任之重,百感焦虑,在经费拮据下,个人出钱出力,遍访大…  相似文献   

14.
母语和我     
母语与故土文化对我的影响 我是个纳西人,纳西语是我的母语,它对我来说,有一种魂牵意系的魔力.我觉得它是世上所有的语言中与我的精神和心灵世界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尽管如今我当了教授、博士,并常有机会到国外讲学访问,在生活和工作中用得最多的是汉语以及英语,写作最多的是用汉文,但我不能想象,如果我不讲自己的母语,我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会有多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乡土诗歌虽然遭受日本殖民文化的残酷摧残与战后西方文化思潮的猛烈冲击,但它仍在顽强生长。这除了其外部的生存条件和自身的内部因素外,还与其扎根现实生活沃土,执着地汲取台湾民间蕴含的闽南风情有密切的关系。考察台湾乡土诗歌对闽南风情的汲取与弘扬,探讨产生这种文学现象的内外诸因素,对我们深入研究台湾乡土诗歌,显然是有意义的。台湾乡土诗歌对闽南风情的汲取与弘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取用闽南方言音律。台湾乡土诗人注意汲取活在民众口头的闽南方言和闽南语歌谣及俚谚入诗,以闽南方言独特的音律来加强作品的地方色彩。(一)适应乡土诗的乐感需求,表现诗作的乡土音乐美。台湾乡土诗歌具有与其他流派诗歌不同的属性,即特别重视对民俗歌谣音乐的挖掘与表现。由于台湾民间的歌谣唱词大多为  相似文献   

16.
初识台商陈如龙先生,是在去年底的一次台胞台属联欢会上.他主动“请缨”,为大家演唱,做节目主持人.我问他将演唱一首什么歌?他带有几分神秘地笑道:让我自己来说吧.接着,他便与另外一位台湾朋友一道用闽南语演唱了一首颇有 韵味的台湾歌曲.直到歌毕掌声响起,他才报出歌名——《爱拼才会赢》.一个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与九江非亲非故的台胞青年,居然跑到既非大都市,也非沿海特区的九江来,办起了一家以招商引资为宗旨,兼做国内外贸易的江西英特中介服务有限公司,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闽南语“仔”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字,尤其“仔”字可以结合许多语词或短语,而形成多样化的搭配。中国文字,如果同一个字见于国语词典和闽南语词典中,其训义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而“仔”字却是在“雅”、“俗”系统中明显分道扬镳;文章首先针对这一特色,粗略地呈现其样貌。其次,针对目前闽南语词典中“仔”字的编写顺序和训义加以探讨,指出值得斟酌之处,并依照个人看法,将它重新编排,同时让它的词性、训义、声调、用法都更臻精确。  相似文献   

18.
我开始做学问是在1985年考上研究生之后,我学的专业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导师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曾祖荫、周伟民和王先霈三位先生既有厚实的国学功底,又对新的理论和方法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透彻的化解力。他们治批评史从选注古代小说序跋开始,继之分别用美学的、比较文学的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古文论。有其师必有其徒,受三位先生(尤其是王先霈先生)的影响,我也学着用西方心理学的方法和观念来重新解读中国古代文论。出道之初,我的解读对象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  相似文献   

19.
姚同发 《黄埔》2008,(3):104-107
中国境内究竟有多少种语言,目前还很难说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一般估计,大约有七八十种之多。按国内语言学界的传统看法,这七八十种语言分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印欧语系。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重要的语言,它包括七大方言,即官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其中,闽语在台湾地区的覆盖面最广,人们通常所说的台湾方言(或台语、台湾话)指的就是台湾的闽南方言(或称闽南语、闽南话);客家话在台湾也有相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1826年以来海峡两岸闽南语歌仔册之版本的收集和收藏、传本的原型和同型、文本的用韵和用典、读本的用字和用语及唱本的声调和曲调诸问题提供若干参考的资讯和思考的线索。闽南语歌仔册属于活态文化(living culture),迄今仍然存活于海峡两岸之闽南语方言区,存活于民间;闽南语歌仔册是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传播的一种载体,闽南语歌仔册在日据台湾时期广泛流传于海峡两岸之闽南语方言区的史实表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即使在日据台湾的50年间也不曾“阻断”或“隔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