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周强 《人民论坛》2015,(5):82-85
宏观税负一直是热点问题,我国的"税收痛感"近两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文章就我国的宏观税负进行了各种不同口径的详细统计,同时统计了与税负痛感相关的各经济指标,对它们进行了分析和加权处理,得出一种新的税负痛苦指数,并与各国进行比较,以此为我国进一步实行结构性税制调整提供了依据。新税负痛苦指数综合考虑了实际税率和税收/福利比值,并加入收入分配因素,考虑了分配率和劳动者税率,分别从个人和企业的角度进行了税负痛苦指数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1994~2007年——基于OECD的概念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界定的宏观税负概念,在强调宏观税负的税收属性基础上,将调整后的我国宏观税负的数据与24个OECD国家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宏观税负目前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但增长趋势明显,税负差距逐步缩小。政府收入制度缺乏规范性和我国社会保障收入水平较低可能是我国宏观税负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宏观税负快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税收增速快于GDP增速,因此分析税收超速增长可以为宏观税负提升提供有力解释。如果我国经济持毛、高速憎长,而税收政策没有重大调整。短期内我国宏观税负仍会提高。  相似文献   

3.
朱门添  杜欣怡 《求索》2013,(1):26-28
本文通过对我国省级税负和税收竞争的相关性建立计量模型,利用我国1995-2010年的宏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基准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标准化权重的空间滞后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省级税负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很大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呈增长趋势。地方政府为了扩大征税来源制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出现地区之间的税收竞争,新增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边际税负呈递减趋势;(2)一省的税收优惠政策会影响到其他省份地方政府的政策行为,这是各省税收博弈的结果;(3)我国目前的省级税收竞争非常激烈,但这种竞争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直接税率竞争。为此,应明确中央和地方税收权限;充分发挥区域竞争优势,提高地方竞争地位;加强税收协调,建立区域税收合作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猷民 《求索》2007,(8):18-20
本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宏观税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30省区1994-2004年的面板数据,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对外开放程度、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对地区宏观税负的影响。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征管水平提高是我国省级宏观税负水平提高的最大影响因素,而FDI则在短期内对宏观税负水平起负面作用。相对来说,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宏观税负的影响比较有限。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政府预算“超支”造成的财政压力削弱了实质性减税的政策效果。如何使企业在减税降费中更有获得感,以激发市场活力是现代财税治理的重要话题。文章通过拓展的CES生产函数推导发现,政府预算“超支”会使企业实际税负向上正向偏离。基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政府预算“超支”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预算“超支”引致的税收征管力度增强起到了传导作用。现金流约束较紧、规模较小、非国有企业和位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其实际税负受到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责任改革,匹配事权与财权,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加强预算法的实施,是规避地方政府预算“超支”,进而降低企业实际税负,增加企业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1~2008年为分析期,围绕武汉地方税收发展态势,将武汉与大连等七市进行多角度比较,分析了武汉地方税收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产生这种状况的经济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促进武汉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后金融危机时代,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宝。因此,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负担,让国民合理分享GDP增长的成果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从扩大内需与当前税收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广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及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总体目标,分析广西当前经济运行数据,剖析所得税、增值税等调整思路,以期对加大税收调整力度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2-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区域环境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对IPAT模型的进一步扩展建立了面板数据实证模型,研究了我国不同税负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宏观税负与环境质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当地方政府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降低税率的策略时,环境质量会有所提升;资源税负与环境质量正相关,说明可以根据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度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别征收资源税,合理提高资源税率,可以优化环境质量;排污费与环境质量负相关,说明对政府和企业而言,在短期经济利益的刺激下,都有不严格执行此项制度的激励;而城镇化率、产业结构、环境投资以及技术水平部从不同方面影响各地区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税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与国民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立足于政府,税收是对政府因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所有付出的一种补偿;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税收具有强制性,公民有义务向国家缴纳一定比例的税额;国家通过这种强制性手段征收税收,从而为公民提供教育、医疗卫生或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及服务。本文对我国宏观税负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发现宏观税负对于公众来说是否沉重,依赖于公众对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效率感受。  相似文献   

10.
刘寿明  邢志刚 《台声》2007,(6):103-104
改革开放以来,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政策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外资重要组成部分的台资企业一直享受“超国民待遇”,名义税负为15%,实际税负水平为11%,远低于内资企业法定的33%,并且在低税率基础上还有“两免三减半”和行业特殊减半优惠。许多地方为了吸引台资,又在此基础上给予更多的优惠。  相似文献   

11.
晋茂 《创造》2001,(12):26-27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地、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形式。税负是国家加在纳税人身上的一种纳税责任。税负的高低对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税负不公的问题。为此,笔者旨在通过全面剖析云南省税负不公的原因,并寻找使税负更趋合理的途径,以资实际工作参考。一、税负不公的表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税负不公的现象普遍存在着。其主要表现有六种:一是同经济状况、同税种、不同地区间的税负不…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时事报告》2014,(3):7-7
“人均万元税负”到底重不重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2.9万亿元,有学者用它除以我国的13亿人口,得出了我国“人均税负接近万元”的结论。实际上,“人均宏观税负”跟“人均财政收入”不过是同一个指标两种叫法,但听到“人均税负接近万元”,大多数人的反应肯定是负担太重,而听到“人均财政收入万元”时,则会感到人均财力太少了。一个国家税负高低,一般用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即宏观税负来衡量。我国2012年公共财政收人占GDP的比重为22.59%,全部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5.33%。而宏观税负的世界平均水平约为40%,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湖北省的地方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税收有了较大的增长,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必须认真思考“十五”期间湖北地税的发展问题。 湖北地税与湖北的经济发展 湖北省的经济比较发达,基础雄厚,GDP一直保持在全国的前10位,人均GDP在中部6省中处于首位。 “九五”时期,全省地税部门组织的各项收入400多亿元,年平均增幅在20%以上,高于全省的GNP增幅,高于全国地方税收的平均增幅,高于全省财政总收入的平均增  相似文献   

14.
近代早期法国的王室赋税不断攀升,大大加重了农民的税收负担。沉重的税负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不仅降低了农民的消费水平,而且扭曲了农民的消费结构。此外,过高的税负和边际税率还对农业投资造成极大的抑制效应,农业投入不足使近代早期法国的农业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简单再生产状态,无法实现对小农经济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增值税扩围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对税制作重大调整,即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这次税制调整将会对地方经济及企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从地方财政收入、地方经济发展、地方财政风险、地方政府共享税分成比例以及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可以发现:税制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加大地方经济增长阻力,增加地方财政风险,但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税制改革所带来的短期内成本上升是必然的,因此,需要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制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大》2013,(10):81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浙江省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启动"营改增"试点工作,顺利实现了新旧税制转换。全省"营改增"改革实施半年多来,试点工作平稳有序,共涉及试点企业16.18万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税制效应、减负效应、经济效应3个方面。税制效应"营改增"试点促进了税收制度完善,严密了税收征收管理,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税制环境。增值税具有"增值征税、层层抵扣、税负公平"的特点,避免了营业税"全额征税、道道征收、重复征税"的缺陷,进一步完整了增值税抵扣链条,大大降低了偷逃税的可能性,也减少了重复征税因素,也降低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何发挥税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房地产税制改革应坚持 何种原则?这是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应本着划 分税权、全面课征、简化税制、税负从轻的原则,采取渐进式改革措 施,逐步完善我国的房地产税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民企恢复活力,今后应该在降低税负和开放投资领域方面的力度更大,使得民企的发展环境、税负水平和可投资领域与国际惯例一致在这轮经济增速回落的过程中,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不乐观的恐怕居多数,不乐观的其中一个理由是政府似乎不会像2009年那样推出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来刺  相似文献   

19.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强制收取的。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税收也不同,因而纳税人力图降低税负的方式和手段也有所不同,无外乎偷税、漏税、逃税和避税等,偷、逃、漏税为法律明文规定禁止的行为,它是一种违法行为,列入刑事犯罪范畴的,这三种在任何国家都会受到严厉查处,因此越来越多的纳税人采取避税方法减轻税负。  相似文献   

20.
权威发布     
《干部人事月报》2011,(6):70-70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近日发布的《中国税收风险研究报告》显示,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税负水平高于中上等收入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过高。从财政支出角度看,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存在着一些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