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什么要不断改善心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心智模式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项重要修炼,它的根本要求,就是不断破除不合时宜的认知模式和思想观念对人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束缚。我们要自觉突破头脑当中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不断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就要深入认识、善于发现思想观念自身所包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王晓兵 《前沿》2023,(6):14-22
“美好生活”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是关键词之一,不同文化群体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不同,不同时期其内涵也有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包含着人们的自我认识、自我期许,并经由此认识世界、期许世界。不同的观念理解会导向不同的实践内容,进而形成不同的社会结构,观念在实践中的作用原理是理解观念内涵的前提。现代性支配下,观念介入实践并产生影响的方式较之传统社会明显不同。在民族国家为基本格局的时代,核心观念的自觉自主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基于此,廓清“美好生活”观念的形成过程,对其介入实践的运行原理的反思和前提批判,是形成观念的主体自觉的基础,对“美好生活”的全面理解是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党上下掀起了对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要开展好这项活动,前提是要加深对"群众"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找准贯彻群众路线的着力点。对于"群众"这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人们往往含糊其辞,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应当被"公民"所取代的概念。对人们通常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和社会上关于群众的传统观念进行对比,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这一概念的内涵沿革进行新的审视。一、在古代中国或西方,没有"群众"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项凯标  叶龙 《求索》2013,(7):23-25,4
一个组织的团队过程对形成其团队的共享心智模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通过团队的共享心智模式影响组织的绩效。目前为数不多的关于团队过程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普遍忽略了对中介机制和调节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基于对现存研究缺口的认识,本文构建了包含中介环节的调节效应概念模型,并以某一银行的2 2家支行的3 0 3份有效问卷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团队过程—共享心智模式—组织绩效"关系中,共享心智模式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具有自已的度。人们要想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得把握事物的度。对自由的认识和实践也是一样,为了防止“失度”,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从自由的历史性上把握自由的“度”在社会生活中,一提及自由,常常有人把它理解为纯粹的抽象物,认为自己想干什  相似文献   

6.
经济理论的魅力在于其对现实世界强大解释力量,现代经济理论已经渗透传统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但要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GDP确实有一定的增长,可是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这是自然循环过程极限和作为自然组成部分的人类生理极限所决定的,这与人们追求的和谐社会、终极幸福是背道而驰的。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就是起源于人们对资源稀缺、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切。本文就幸福的经济学理解对循环经济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思莲 《前沿》2011,(21):67-70
人类总是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世界。思维方式不同,观察世界角度不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思维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要探讨哲学思维方式的真正特征,必须要从哲学发展历史的角度来阐述。本文仅围绕"蜘蛛结网"的角度来解读从近代哲学、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文中逻辑归结点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才是目前较为合理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三观”教育:思想建设的一个深层次问题董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涉及人们精神世界的内核,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的信仰、思想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9.
白刚  吕莲凤 《理论月刊》2004,1(2):61-63
旧哲学由于其形而上学性,把世界理解为抽象的精神或孤立的自然,只是在寻求世界的最高“统一性原理”,并对世界作出永恒的终极解释,因而只能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由于其实践性,把世界理解为现实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不断地为人们提供变革和协调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世界观理论”,因而是在“改变世界”。只有马克思哲学,才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并使“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保持了一种“必要的张力”,从而真正实现了哲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实践的观点不仅具有其重要的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论意蕴,还具有其更为重要的世界观意蕴和以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意蕴,即:在人类实践活动与客观物质世界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的历史链条中,在以往阶段上的人类实践活动与后继历史阶段上的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客观世界的生成过程中,起过重大的创造作用,是现实客观世界的其然及其所以然根据之一,因而,只有既从客观物质世界固有运动规律与以往人类主体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中来理解和认识问题,才能深入合理地认识和把握现实客观世界的其然及其所以然。这一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意蕴的重大当代价值之一,就在于为人们增强对现实实践活动的历史后果的预见性和自觉性,以便为更好地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哲学理论锁钥。  相似文献   

11.
<正>“在探索的认识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相联系。”[1]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手段与方式必然受制于实践活动主体、客体及环境的性质,适用于不同主体、客体或环境也必然会有不同的方法。因此,方法是变化的、发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当今,却出现许多把“以人为本”乱贴标签现象,误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成个人或某一部分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混同于非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曲解了其真正涵义。这样在实践中就会造成对贯彻新的发展观的歪曲。本文就对其真正内涵给以具体阐释,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认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矛盾论》所讨论的"对立统一"的宇宙观以自我决定的思想为精髓,它构成了毛泽东自由理论的本体论维度;《实践论》等著作将"必然王国之变为自由王国"的过程描述为"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的循环过程,构成了毛泽东自由理论的实践论维度;"自觉的能动性"等范畴将自由理解为人的本质,构成了毛泽东自由理论的人学维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中的“中国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整座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去理解、认识与改变世界,确立起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实践的、主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它通常会内化为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的现实方式,直接引导、支配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运用这种变革了的新思维方式来理解把握和践行实现“中国梦”,将导致我们能够形成和巩固对于它的本质内涵、依靠力量及实现途径等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对党中央反复强调的“两手抓”方针,有些同志学习的不够,理解不深,甚至有偏差。因此,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务求甚解,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做到观察形势,思考问题时想着“两手抓”,从事经营、组织生产、办具体事情时体现“两手抓”,使“两手抓”方针真正深入人心。 首先,要学点辩证法,充分认识“两手抓”方针的科学性。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锐利武器。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的统一体组成的。所以,人们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与经济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知识经济”的经济学解释关于什么叫“知识经济”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人是沿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 1991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解释。该报告把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即“人类正在进入以知识 (智力 )资源的占用、配置、生产、分配、使用 (消费 )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很显然 ,这里的“知识”不能从哲学的高度去理解。从哲学高度看 ,知识属于认识范畴 ,泛指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获得的认识 ,包括积累的经验的总和。如果从最一般意义上理解这里的“知识” ,那么人类经济发展的一切阶…  相似文献   

17.
现在人们对东亚金融危机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化,无论是东亚国家自身还是西方国家,都有人在研究导致这场危机的深层原因,并由此引发出对“东亚发展模式”的不同看法。就目前所表达的各种观点来看,仍以经济视角或文化视角切入者居多,前者偏重政策和体制分析,后者注目民族和区域文化机制的作用,而缺乏对当代世界历史运动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显然,对东亚金融危机的研究如果要上升到“历史意识”层面,势必需要确立与世界历史运动客观过程相匹配的理论研究范式,并以吻合于当代世界发展轨迹的体系结构作为宏观分析的单元。理论坐标:世界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一对我国出版业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认识是与一种“两重性”论分不开的,这种“两重性”是指图书或出版的两重性。“两重性”论的基本内容有四个方面。第一,图书具有两重性,因为图书“具有影响人们精神世界和指导人们生活实践的功能”,因此图书不仅是一种产品,它更是一种精神产品。第二,因为图书具有两重性,因而图书的生产即出版也就具有两重性,因为出版活动生产的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由这种图书及其出版的两重性引伸出来的就是“两个遵循”和“两个符合”,即第三,出版既要遵循物质产品生产规律,又要遵循精神产品生产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人们往往较重视做好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然而,却很容易忽视对“优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人们的认识水平高低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各有差异。人们对“优生”这个概念的理解在学校里,教师唯分数是“优”;在家庭里,家长唯出息是“优”;在社会上,人们唯才是“优”。这些认识上的差错和偏见,在学校、家庭和社  相似文献   

20.
“治安事件”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安事件”是我国公安工作特有提法的一个概念。其具体表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该类社会现象表现形态的演化以及人们认识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着;其所涵盖的范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治安事件”的涵义是:群体或个人为了满足特殊需要或者达到特殊目的,利用或选择适宜的场所、时机和环境,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或采取不正当手段,导致或促使事态加剧、扩大,从而扰乱、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越轨行为。其基本特征为:群体的聚集;公开对抗性;危害的多样性和多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