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冲脉是奇经之一。“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素问·骨空论》),“其上者出于颃颡,……其下者注足少阴之大络,……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趾间”(《灵枢·逆顺肥瘦》)。冲脉通过经络与心、肾、脾、胃相络属。冲脉秉先天肾气...  相似文献   

2.
冲脉具有维持生命机能及延续生命的生理特性。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藏元精元气;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受十二经及督脉气血渗灌。冲脉在循行及病症上均与少阴、阳明经有着密切联系。冲脉为“血海”,担负着阳明经气血的补充与濡养,与胃肠疾病联系密切。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也表明,冲脉与该病密切相关。因此,冲脉可作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首选经脉,临床可选择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公孙等穴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冲为奇经八脉之一,“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叶天士认为“八脉丽于下,隶属于肝肾。”《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下元之损,必损八脉”,“肝血肾精不固,致奇经八脉中乏运用之力。”肾气不摄,冲气上逆,见于诸多杂病中。今就降逆安冲法...  相似文献   

4.
治胃七法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与腐熟,与脾一起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以及输布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脾与胃相为表里,虽然关系密切,但二者在生理功能上又有明显区别:脾主升,胃主降;脾主化,胃主纳;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等。正因为胃有以上生理特点,故在治疗上也就有一些特殊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脾为土脏,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水脏,封藏之处,精之处.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肾中阳气的温煦;肾主水藏精,为阴阳之室,是人体一身阴阳的根本,而肾精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脾与肾,相互资生,互相促进,息息相关.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共同致病,甚至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中医对于脾肾互济这一理论历来重视,而金元四大医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笔者现对金元四大医家脾肾互济思想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素问·阳明脉解篇》“厥道连脏则死,连经则生”,此之“厥逆”指阳明厥逆,由阳明热盛、邪热内郁、气机壅遏而致;其“脏”、“经”指阳明之脏(腑)、经;“连胜则死”,指病在阳明之腑胃及大肠,为有形燥热证,病情重;“连经则生”指病在阳明之经,为无形实热证,病情轻;“死”、“生”是相对病情轻、重而言。  相似文献   

7.
略论阴结     
阴结者,正虚火衰而大便闭也。与邪实火亢之阳结判若天渊。仲景云:“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阳结;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者,名曰阴结。”阴结恒属三阴,故《素问》有“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之论。盖以肝主疏泄,肾司二便,脾与胃脏腑相连,为病固当如是。观《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与“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二句,其义概可见矣。陈梦雷注云:“泾大便,溲小便。”此  相似文献   

8.
烧伤患者常用手扑打火焰或撕脱烧着的衣服等,故一般中度以上的烧伤大部分合并手部烧伤。据我院统计,合并手部烧伤者占烧伤住院人数的50.4%,因此寸口脉无法按指,故趺阳脉则成为烧伤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因趺阳脉位于冲阳穴,故又名冲阳脉,为古代三部九候脉位之一。《灵枢·本输篇》云:“胃脉过冲阳。”故切趺阳脉可反映烧伤患者内脏气血盛衰、脾胃之通塞等,现举案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泄泻的论述,如“湿盛则濡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肾者胃之关”“肺脉……小甚为泄”,这些论述阐释了泄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脾不独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脾脏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此说于今人已成准绳,今之方书已皆释为脾对于水谷具有消化、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每论及此,皆以<黄帝内经>之说为依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然细考之,则难以令人信服,<素问*六节脏象论>所云"转味而入出者也”之功能乃脾、胃、大肠、小肠等脏腑相互配合而共同产生的,非独脾也;<素问*经脉别论>着重强调了脾之转输、布散精气的作用,而其化物功能则未明言,不能以错简遗漏之说释之,因经文已明言"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可见,饮食物在未经脾运化之前已化为精气.因此,"脾主运化”确实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1.
通法治胃疾     
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胃疾。临床表现除上腹部疼痛外,常有饱胀不适、嗳气、呕恶、纳差、甚至呕血、黑便等症状。往往病情反复,病程延久,证多寒热错综、虚实夹杂,涉及脏腑较多。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脾与胃同居腹内,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水谷之海,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水谷,故寒邪、饮食、气滞、血瘀、虚损等诸多因素皆能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使胃失和降,气机不能通达而得病。胃疾病因虽有种种不同,但其发病机制确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不通则痛是一致的,只是程度特征各异。因此,在胃部疾病的治疗中,理解并运用通法是十分重要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对《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后世医家各有诠释,但并无统一认识,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及临证所得,试作探析. 1 前贤观点存疑 《伤寒论》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对此证的认识在"脉沉紧”之前后文关系及主治证上后世医家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苓桂术甘汤证仅适用于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脉沉紧等证,不包括"身为振摇”,认为"身体振摇”是真武汤证.如丹波元坚、柯琴、张路玉等.其二,认为"身体振摇”与"心下逆满,头眩”等都可用苓桂术甘汤.如尤在泾、成无己、喻嘉言.  相似文献   

13.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头风”、“面(齿)痛”、“眉棱痛”等范畴。系外受六淫之邪致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或肝胃邪热上冲所致。目前尚乏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民间挑针疗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49例中,男13例,女36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8岁,平均53岁,其中<45岁7人,45~60岁28人,>60岁14人;病程1年左右24例,3年20例,5年以上5例。  相似文献   

14.
五体即皮、肌、脉、筋、骨,是中医解剖学的概念,它反映了人体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层次。痹是病因病机的概念,“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因此,顾名思义,所谓五体痹证就是指由于和五体相合的脏腑、经络的气血不足,感受了风寒湿热等邪而导致皮、肌、脉、筋、骨等部位气血闭塞不通的病证。《内经》对痹证的分类,主要有按病位区分的五体痹和以病因病性区分的风寒湿痹(《医宗金鉴》分别称之  相似文献   

15.
仲景《伤寒论》桂甘龙牡汤,本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盖以火逆则阳浮于上,下之则阴陷于下,阳浮于上,不得遇阴气则烦;阴陷于下,不得逢阳气则躁,二者虽异,总缘阴阳水火升降乖忤而然。陈修园虽有烦出于心,躁出于肾之论,究其治法,仍不外乎交通心肾,升降水火而已。故仲景于此证,以龙牡制亢阳而下交于阴,以桂甘启阴气而上交于阳,阴平阳秘则烦躁止  相似文献   

16.
栀子豉汤证原文: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而谵语;若加烧针,心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程批:此条与“阳明脉症”下篇第一条同法,亦三焦病也。本文禁汗、禁火、禁下,与少阳同,故柯氏注云“此阳明半表里证也”,惟云阳明之半表里证,则义不大合,盖在表之半表里证,即少阳经之小柴胡证也。在里之半表里证,即三焦募原府也,募原近于胃府,故并入阳明病中。且伤寒亦由上及  相似文献   

17.
湿为阴邪而有内外之分,其为病乃以内湿多见。《内经》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指出了人体内水液的代谢过程及其脏腑调节。在生理情况下参如果各脏腑功能正常,各司其职,升其清阳,降其浊阴,取其所需,排其所弃,升降出入有序,气化功能循常,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水湿自归于膀胱,由小便排出体外,何能聚湿成疾!湿的成因主要由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升降之机失常所致。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其中“无犯王法”一语,历代注家均释为诚人勿触犯国家法律,以免刑杖加身而致外伤,千百年来,几成定  相似文献   

19.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脾咳之状,咳则右下胁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诸)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则腹满,不欲食饮。笔者细省百日咳痉咳期之面浮,体乏,咳时呕  相似文献   

20.
一、经络体外循行的交叉问题, 手六经循行,秩序井然,表里对称。足六经则出现循行交叉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交叉是与各经病候有关。如肝经是动“丈夫溃疝,妇人少肿”,胆经是动“心胁痛不能转侧”。为了贯串其循行路线,不免与邻近经络交叉,经络表里互通,各经有自己的走行路线,也有与邻经互通的路线,所以虽然交叉并不影响每经的由首至尾的循行,经络在人体是上下循行、内外交织的纲状分布,并不影响交叉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