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犯罪及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三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及其与相关刑事犯罪的区别,旨在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日益猖獗的今天为打击该类犯罪提供刑法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客观基础、形成发展过程两个方面论述国际法将形成新的分支,即反国际恐怖主义法。目前反国际恐怖主义法已经初具规模,我国的国际法学界已经对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斗争中涉及到的重大国际法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当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国际反恐怖主义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反恐怖主义法是国际社会有关恐怖主义犯罪和处罚的规章、制度和原则、规则的总称。它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 ,而不是一种道德规范。国际反恐怖主义法本质上属于国际法范围的公法 ,它构成了惩罚恐怖犯罪的国际刑法的有关组成部分 ,因此同时兼具强行法和软性法的特性。它是由诸多法律制度、规章、规则和原则构成的。它的最主要任务是调整国家之间在预防和惩处恐怖主义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所以 ,不能把世界各个国家的反恐怖国内法当作是国际反恐怖主义法  相似文献   

4.
巴黎恐怖袭击案震惊世界,凸显了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由于多种原因,国际恐怖主义已向世界扩散,欧洲成为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异军突起,其极端恐怖行径引起世界共愤。国际恐怖主义已是世界公敌,国际联合反恐已成各国共识。目前,各国已采取联合反恐行动,但要根除恐怖主义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9·11”后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影响及国际反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琼 《理论月刊》2005,(11):149-151
"9·11"后的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及全人类心理的影响深远.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的根源、定义及反恐合作的主导权和反恐形式等多个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论,而在根除恐怖主义的行动中这些方面又确实存在着不足,只有总结经验,认真面对这些不足且加以改进,才能使国际反恐合作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犯罪日益严重威胁着整个世界.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中,完善国际反恐立法已是当务之急。当前的国际反恐立法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但还无法满足现有的国际反恐形势,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举措.统一恐怖主义的内涵.制定一部统一的《国际反恐怖主义法》,使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协调一致。而对于我国而言.同样需要完善国内反恐立法.以有效打击我国国内的恐怖主义,并为国际反恐合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国际核恐怖主义是当今乃至今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外学者一般认为防范国际核恐怖主义需要阻止核武器与可用的辐射材料被潜在的核恐怖主义组织和核恐怖主义分子掌握。基于此看法,美国学者迈克尔.利维和格雷厄姆.艾里逊博士分别提出了威慑范式和"三无原则",来杜绝国家成为核恐怖主义核手段的"来源";此外,国外学者也提出了加强核安全、减少高浓铀生产与使用、打击核黑市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情报共享等防范国际核恐怖主义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平民为目标,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破坏国际秩序的恐怖主义,是基于政治动机而使用暴力手段的现象,始于18世纪,20世纪以后演变为有组织的犯罪.当前,恐怖主义已从国内发展到国际,是国际社会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它是经济、政治、民族和宗教等各种矛盾的综合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因而单纯地用军事手段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在当今世界,有效地防范和惩治恐怖主义,需要世界各国间的国际合作,尤其是推行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法律合作.进一步完善打击恐怖主义的国内法律机制,充分发挥已有的国际公约、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方式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作用,缔结全面统一的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性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9.
核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防范核恐怖主义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国际法依据,建立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核心的全球核保安体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新的联合国安全制度。但是,最终解决核恐怖主义必须根除它产生的土壤,这有赖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渐进落实以及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反恐、保护人权与世界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国青 《人权》2005,(6):28-31
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公害”。由于恐怖主义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及民族与宗教的背景与根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以往采取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措施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消除恐怖主义的新思路和更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国际层面上,国际联合反恐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控制恐怖主义犯罪国际法律合作的历史和 1997年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及 1999年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的基础上 ,认为尽快制定控制恐怖主义犯罪的全面公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主要原因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社会的共同敌人,其手段血腥残忍,范围更扩大、方式更隐蔽、形式更多样、活动更猖獗,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认真全面分析了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原因,对深入进行反恐斗争将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芙蓉 《前沿》2002,(10):111-113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日益成为严重的国际问题。打击和遏制国际恐怖活动 ,必须依靠国际合作。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进一步扩大 ,一些恐怖活动组织在我国已初露端倪。加强立法工作并加强国际合作是反恐怖犯罪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一环——国际反恐怖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国际社会见证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巨大危害和残酷本性。有关国家在采取外交、军事、司法、金融、情报等手段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加快着手制定反恐怖法律。在很短的时间内,许多国家都通过了新的更为严厉的反恐怖法或在有关法律中增加了反恐怖条款。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了一系列反恐决议。有关起草并通过一个全面的反恐怖国际公约,成为联合国大会辩论的重要话题。但是,鉴于世界各国在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含义以及如何认定恐怖组织等问题上尚存在分歧,能否通过一个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全面的反恐怖公约,将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5.
恐怖主义,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特别是政治目的而对他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使用强迫手段,如暴力、胁迫等手段造成社会恐怖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当犯罪主要因素不限于一国时,称国际恐怖主义,如在美国纽约发生的袭击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9·11”事件,就属于国际恐怖主义的性质。恐怖主义是一种行为极端的犯罪活动,它对正常的国际  相似文献   

16.
赵永琛教授是我国较早从事国际刑事法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他密切关注国际刑事法学研究,开拓进取,在国际刑事法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国际刑事法学术研究领域广泛,科研成果丰硕,涉及国际刑法的基本理论、国际犯罪、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国际警务合作、区域刑法、跨国犯罪、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刑事诉讼法及侦查学、犯罪学、反恐学等诸多领域。他勇于开拓创新,研究自成体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洞察力强,崇尚思想宽容。  相似文献   

17.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1,(21):26-27
十年前,“9·11”,一场恐怖主义行动震惊世界。十年来,国际社会在与恐怖主义进行的殊死较量中付出了巨大代价,也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国际反恐形势依然严峻。长期以来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也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反恐怖斗争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和实际困难,逐步完善反恐怖法制建设,成为摆在中国立法部门面前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政治恐怖主义是国际国内社会各种矛盾冲突、激化派生出来的“畸形儿”,是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中冒险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潮的“异化物”。世界上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有25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其恐怖手段五花八门,不择手段,无毒不用。其中暗杀、爆炸、劫机、绑架、袭击是其主要手段。美国“9.11事件的发生,再次说明恐怖与反恐怖的较量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19.
黄小喜 《求索》2013,(3):212-214
在对被抓获的曾经组织、策划或具体实施恐怖袭击的犯罪嫌疑人适用武装冲突法还是平时刑法的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辩。美国政府通过扩张解释武装冲突的概念对恐怖分子适用武装冲突法的做法,虽然有利于美国政府使用军事力量实施定点清除,但是这种实用主义政策,却违反了国际法律秩序的基本原则,涉嫌侵犯嫌疑人藏身的国家的领土主权,同时激起无辜平民的不满,容易产生新的恐怖性报复行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唯有尊重国际法治,始可根除国际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性反恐怖主义的斗争中,研究国际恐怖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特点一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二是其组织跨国跨地区发展,三是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行动的突发性,四是犯罪活动具有多样性,五是恐怖手段和方式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